甲骨文創始CEO掌舵37年 任期成傳奇
資訊 > 訪談 > 正文 910 劉瓊 第一財經日報 2014-09-28 08:51:03

由于現階段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活躍時期,所以整體表現是CEO平均任期在縮短,但如果經濟和技術發展處于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CEO任期可能會有所延長

\

[由于現階段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活躍時期,所以整體表現是CEO平均任期在縮短,但如果經濟和技術發展處于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CEO任期可能會有所延長]
 
上月剛過完70歲生日的拉里·埃里森(LarryEllison),終于做出了改變。
 
在創立并領導了甲骨文公司37年后,他上周宣布將卸任甲骨文CEO,僅繼續擔任執行董事長。埃里森的首席執行官職務將由公司現任聯合總裁馬克·赫德(MarkHurd)和沙弗拉·卡茲(SafraCatz)接任。
 
作為甲骨文歷史上唯一的CEO,也是硅谷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科技公司CEO,埃里森的創業及經營生涯將甲骨文打造成了傳統商業軟件市場的主導企業,市值高達1820億美元,年營收高達380億美元。埃里森本人也以46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七位。
 
“像埃里森這樣如此長期擔任公司CEO,并且還保持不錯的業績,可算是傳奇。”管理咨詢公司Strategy&全球合伙人徐滬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方面與他是創始CEO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當年的時代環境相關,而如果在現在的歷史時期,一個企業CEO能擔任三十多年,并且還能保持較好的業績可能較難實現。
 
CEO的新挑戰
 
作為創始CEO,埃里森是硅谷科技公司中最新卸任的一位。與他同一時期的創業者們早已歸隱,比爾·蓋茨(BillGates)10年前就交出了微軟帥印,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也在2011年去世前不久把CEO職位交給蒂姆·庫克(TimCook)。
 
“作為創始CEO,埃里森在企業中有其獨特的作用。”肯耐珂薩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胡彭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就像馬云之于阿里巴巴、馬化騰之于騰訊,他們跟企業內在的血脈相連與凝聚力跟加盟的職業經理人有本質區別,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或是本人不適應企業內外部挑戰,董事會一般不會將其趕走。
 
時代環境可能也造就了埃里森式傳奇,實際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CEO人選穩定、任期較長都被認為是一種優勢。杰克·韋爾奇(JackWelch)執掌GE20年,直到2001年功成身退,他的繼任者杰夫·伊梅爾特(JeffImmelt)在過去13年間重塑了GE,并推動公司走向全球化;雅培首席執行官白千里(MilesWhite)也曾擔任該職位長達15年之久。
 
“但是現在的情況很不一樣。”徐滬初說,首先,外部環境變化快,競爭更加激烈,消費者需求更多也導致知識淘汰快,這需要CEO本身的學習能力比較強,與時俱進,否則其原有的優勢能力無法與外部的快速變化相匹配。
 
其次,技術發展對公司推動的作用更加明顯,一個曾經有優勢的公司可能隨時會被創新革命所顛覆,如果企業及其CEO不能掌控創新和技術發展趨勢的影響,保留長期的固有思維方式則很難適應新的形勢;此外,全球化也是對CEO的新挑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果CEO沒有足夠的全球化視野,也不能適應新的環境。
 
所以盡管甲骨文的最新財季業績不如華爾街預期,“從上述三個方面來說,埃里森37年來一直擔任甲骨文CEO,多次擊敗對其構成威脅的競爭對手,讓甲骨文保持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地位,可算是傳奇。”徐滬初認為。
 
任期的季節模型
 
相比埃里森的“悠長任期”,非營利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今年4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3年Fortune的美國500榜單上,CEO的平均在職時間近年來僅為9.7年。
 
LG經濟研究院分析了長壽CEO的業績,認為他們有利于公司和企業的發展,能通過加強企業中長期規劃、實施中長期戰略、追求經營革新,提升企業的實力;頻繁更換CEO可能導致短期效應,促使CEO追求短期業績或股價管理。
 
但CEO任職時間過長的危險也顯而易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組織管理系教授唐寧玉認為,“長壽CEO”可能使得組織過于因循守舊,推行某項曾經有效但如今過時的戰略;或是由于內部王國過于強大產生各種矛盾等。
 
對于CEO任期與公司績效,唐寧玉介紹,國外學者研究認為存在“倒U形”的關系,并提出了CEO任期的季節模型,包括任命期、探索期、模式選擇期、模式集聚期與功能障礙期,“成熟的企業在某任CEO帶領下會經歷業績逐漸增長到后期的停滯階段,需要新的思維來激活,不同的企業在不同階段拐點的時間不同”。
 
與CEO長期任職相反的危險是,公司過于頻繁地更換領導者。雅虎公司在聘用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Mayer)為現任CEO前,曾在17年間8次更換CEO:平均任職時間僅2年。
 
“現在的互聯網企業發展與變化迅速。”胡彭令表示,企業及其董事會可能會更有急躁心理,往往希望新的CEO對業務方向更加敏感、對行業發展更有前瞻性,希望2~3年左右就能見到業績良性循環的表現,所以這個行業CEO變動也更加頻繁。
 
徐滬初也認為:“如果該企業處于成熟行業,競爭相對平淡,不同的CEO人選可能差別不是很大,但如果是如今的科技行業,風險大、變化快,CEO更替頻率也就更高,除非CEO本人是某方面技術的見長者,且能驅動公司的顛覆性創新發展。”
 
CEO任期該多長
 
那么,CEO到底應該任職多長時間,才能更有利于公司的發展和業績表現?
 
雖然有才華的領導者任期多長沒有一定之規,但徐滬初認為,7~10年似乎比較合適:一個CEO到任通常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來了解企業,之后審視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而制定戰略并規劃采取措施,可能也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見到初步成效可能需要2年時間,而此后再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戰略,真正到見到變化與成效可能還需要4~5年時間。
 
“沒有2個任期(4年一個任期計算),很難做長遠規劃。”徐滬初說,而如果CEO在上任時知道自己可能干不長久,那很有可能只做些華而不實的事情,提振短期股價,讓期權能夠高價脫手,而不考慮公司長期發展的最佳途徑,然后瀟灑告退,讓繼任者來修復對公司造成的損害。
 
 
不過,有研究顯示世界大公司的CEO任期與十年前相比,存在越來越短的趨勢。咨詢公司Strategy&的年度調查顯示,世界2500強企業CEO2010年的平均任期大約是6.5年,而2000年時的平均任期為8.1年,CEO的平均任期比10年前縮短了18個月。而計劃內更替的CEO(指董事會對CEO的離職日期提前進行了安排),在過去的11年中平均任期縮短了30%,從10年減少為7年。
 
對于這樣的趨勢,徐滬初表示,由于現階段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活躍時期,所以整體表現是CEO平均任期在縮短,但如果經濟和技術發展處于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CEO任期可能會有所延長,“這是隨著經濟發展的狀況有所波動變化的趨勢。”
 
從單個企業來說,“CEO的年限不在于長短,而在于這個CEO能否有不斷反省、創新思維、自我提升的能力。”胡彭令說,“以現在而言,即便是傳統行業CEO也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與互聯網相結合進行生產、銷售、售后等,這樣CEO才能成為企業變化的原動力。”getty圖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