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了一個私董會,大家在會上一起就人才的招聘和管理問題搞了個腦力激蕩,還是很有感觸;說起來也是簡單,其中一個朋友的公司正面臨轉型、變革的前夜,現在問題的癥狀表現在于市場開發人才尤其是管理者的短缺,另外工程成本的存在很大的管理空間。
經確認的基本觀點:
一、所處行業為典型藍海產業,市場存在競爭,但競爭強度明顯偏低!
二、目前所處市場最起碼還存在不少于十年的黃金時期;當下和遠期市場空間巨大,屬典型的顯性市場!
三、市場缺少強有力的領導者,以山東省為例,主要競爭對手為來自于外阜的競爭對手;朋友公司屬市場跟隨者,但有巨大上升空間。
四、關聯市場可迅速切入,同樣屬于藍海市場,缺少典型領導者。
據朋友講,當前存在的典型問題為人才尤其是市場開拓人才的招聘、管理問題;表現為難以招到合適的營銷管理者,即便有合適的到崗者也很難以留。
中間的腦力激蕩就不再羅嗦了,從個人建議角度來看;實際上還不是人才招、用、管的問題,表象背后的問題在于朋友并沒有在戰略高度上去充分的審視和把握市場,缺少對市場的統一規劃和安排;很顯然作為掌舵人,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當下,更要考慮中長期規劃,沒有戰略層面的規劃和把控,戰術層面上責權不明、崗位不清、累的累死、沒事的沒事等等問題就在所難免;如果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就會陷入不停救火的尷尬局面,不但問題很難解決的好,還很容易陷入難以為繼、無力回天的泥潭!
交流過程中,還是客觀的把自己的想法坦誠相告,不過從最后朋友的陳詞中很遺憾的發現,行動計劃中沒有任何關于戰略層面的考慮;也許是他心有所想,筆下卻無;不過從他在操作層面的措施來看,也是明顯的缺少主線,心中還是不免牽掛!一個相當不錯的行業啊,做得好的話,可以很快的做得風生水起!
由此也深切的感覺到做企業的辛苦,每天都要考慮明天該如何打算,隊伍該怎么建設、品牌、市場、技術、售后、財務等等,千頭萬緒;不過從管理的角度來講倒也不是一鍋粥,正如劉邦舉兵興漢,劉邦的成功應該算是典型的團隊建設范例了,劉邦手下的謀臣悍將有不少是從項羽那里過來的,但最終留在了劉邦帳下,并協助劉邦一統河山,成就大業,這里面的作為當家人確實可以從劉邦那里學到不少東西!諸如:信任、授權、從善如流、肚量、激勵等等,這里里面見仁見智,就不再多說了!
最后在回到題目上,戰略眼光的缺失對創業者來說,無疑是忌中之大忌;所謂皮之不存毛將附焉?而我們不但要在高度上、方向上謀皮,也同樣要再基礎操作層面上謀毛!二者都重要,但很顯然還是有個主次,輕重緩急的問題;在戰略層面的問題沒有解決的前提下,很顯然戰略方向的考量才是矛盾的重點,在戰略層面的問題解決之后的問題,就是資源配置(人才隊伍、資金、組織機構、政策、生產、物流、售后等等)和內含其中的行動展開的問題了,當然這里面也是有很多子系統,每一個問題又都可以再做細致之展開,那就是題目之外的文章了!
不管如何,還是希望朋友會雄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