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關乎企業轉型成敗的五個關鍵問題
知識庫 > 戰略規劃 > 正文 961 商業評論精選 2018-10-11 09:54:15

導讀本文研究發現,相比穩定競爭環境中的公司,動蕩競爭環境(銷售額變化排名位居前25%的行業)中的公司,更有可能需要轉型,但也更可能轉型失敗。動蕩環境中的大公司有37%經歷了嚴重的股東總回報下滑。與之相比...


導讀
本文研究發現,相比穩定競爭環境中的公司,動蕩競爭環境(銷售額變化排名位居前25%的行業)中的公司,更有可能需要轉型,但也更可能轉型失敗。
 
動蕩環境中的大公司有37%經歷了嚴重的股東總回報下滑。
與之相比,穩定環境中的大公司只有30%是這樣。
其實,決定公司能夠轉型成功,取決于是否回答正確了文中的這些問題:有正式的計劃嗎?更換CEO了嗎?有沒有投資研發?……
十幾年來,32%的大公司經歷了股東總回報的嚴重下滑;在下滑發生后,只有四分之一公司的經營業績能夠在短期和長期超過行業平均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轉型的風險越來越大。
 
衰退最嚴重的公司——兩年股東總回報下滑超過20個百分點的那些公司——尤其不太可能在轉型方面取得成功。這類公司中有超過95%未能恢復其先前的業績水平。
這一情況表明,領導者必須盡早發現業績下滑并迅速采取行動,因為要是坐等危機達到積重難返的程度,公司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元氣。
簡而言之,轉型需求正在不斷增加,而成功轉型的可能性卻在持續降低。好消息是,我們的實證研究也揭示出了一些因素,可以幫助大公司取得超乎預期的成功。
 
1. 要想取得轉型的短期成功,效率和投資者預期是關鍵
不出所料,我們的分析發現,從股東總回報的嚴重下滑中成功復蘇的那些組織,在轉型的第一年依靠的主要動力是削減成本。令人驚訝的是,相比成本而言,(以公司估值與收益之比測算的)投資者預期,對短期股東總回報的推動作用更強,對績效領先的貢獻達到37%。
這就意味著,轉型要想從一開始就順利推進,單靠削減成本還不夠。領導者還必須講述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說明自己打算怎樣利用新發現的靈活性取得未來的成功,以重建投資者的信心。這樣做的話,他們就可以確保公司仍然大有可為,并且能夠抵御短期的市場壓力,籌集到用于未來轉型階段的資金。
 
2. 轉型的長期成功主要還是靠收入增長來驅動
雖然削減成本和投資者預期對于保證轉型在短期內成功不可或缺,但我們的研究表明,在轉型一年之后,收入增長就成為股東總回報取得成功越來越重要的驅動因素。到了第五年,它的影響就會超過原先的主要成功因素。(參見下圖“收入是長期成功的主要動因”)
因此,轉型工作不能僅僅著眼于短期的、運營方面的改進。它們還必須推出新的增長戰略,即轉型的“第二篇章”。第二篇章要求領導者質疑公司商業模式的根基,提出一個新的增長愿景,并致力于將計劃貫徹始終。
在一個長期變化的時代,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企業不能靠周期性反彈來恢復業績水平,而是必須學會如何在新環境中蓬勃發展。
 
3. 長期戰略和研發投資有助于轉型成功,尤其是在動蕩的環境中
多元分析顯示,在長期戰略導向方面超出平均水平(依照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判定)的轉型公司,與那些戰略導向低于平均水平的公司相比,業績高出4.8個百分點。當轉型公司是在動蕩環境中經營時,這一結論更加明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期導向的公司其股東總回報會提高7個百分點。
能夠預測轉型成敗的另一個指標是研發投資。我們的分析發現,在轉型期間,研發支出超過平均水平的公司,其業績明顯優于那些研發支出低于平均水平的公司(對股東總回報的影響是5.1個百分點)。
 
然而,如果只是加大研發投資力度的話,轉型公司可以實現的效果是有限的。我們的分析表明,隨著投資水平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研發回報率將迅速下降。
資本支出也是轉型時的業績驅動因素之一,但其影響程度不如研發支出。我們發現,資本支出(相對于業內同行)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轉型公司,在五年內的業績會略好一些,但這種影響只達到研發支出影響的三分之一。
這進一步強化了長期戰略性投資的必要性,因為資本支出投資往往著眼于優化現有模式(例如,升級生產設備),而不是尋找新的增長源。
 
4. 新任外聘領導可以提高轉型成功的可能性
我們對轉型公司的分析發現,只有24%的公司更換了CEO。這比所有其他公司的CEO變動率(19%)略高一些。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投資者積極性和業績壓力都在不斷提高的時代,陷入困境的公司有超過四分之三還是抱著現任領導人不放。
 
盡管如此,轉型公司中CEO換人的長期影響是正面的。新任CEO在五年當中將股東總回報提升了9.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原CEO只將股東總回報提升了4.6個百分點。但是,從短期來看,更換最高領導付出的代價是:相比原CEO,在復蘇的頭一年里,新任CEO的業績更差(對股東總回報的影響是-3.9個百分點)。
除了CEO之外,領導團隊的變動也是預示轉型成敗的一個指標。我們發現,只有20%的轉型公司在股東總回報下滑后,立刻就出現了很高的高管離職率(定義為超過20%的高管離職),但高離職率對于轉型成功有積極影響(股東總回報提高了4.4個百分點)。
 
新任CEO從何處來——內部還是外部——是轉型公司的另一個重要抉擇。這里同樣要有所取舍,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瑟夫·鮑爾(Joseph Bower)明確指出的:
內部人士了解公司及其員工,但往往對徹底變革的必要性視而不見——他們喝了迷魂湯;
外部人士會看到采取新方法的必要性,但因為不夠了解公司或所在行業領域而無法促成變革。
我們的分析顯示,多數公司會選擇喝下迷魂湯:在轉型期間聘任的新CEO中,有超過80%來自公司內部。但平均來說,外部聘任者在轉型中的長期業績更好(在控制其他因素之后,對股東總回報的影響是4.5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外聘者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都比內聘者多。這意味著,轉型公司應該仔細考慮其風險承受能力,然后從組織外部選任一位新的領導者。
 
5. 正式的轉型計劃會有幫助,只要它們有足夠大的范圍和規模
短期而言,正式的轉型計劃大幅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使得股東總回報增加。在擁有正式計劃的公司中,有46%堅持執行計劃五年以上。這些長期的努力特別有助于推動轉型公司在動蕩環境中取得成功,五年內股東總回報增長了10個百分點。
規模較大的轉型計劃,相比規模較小的努力而言,對長期成功的影響更大:對五年股東總回報的影響要高出5個百分點。
上述所有成功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公司轉型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能夠結合起來加以運用,將發揮更大作用。
 
簡介:馬丁·里維斯(Martin Reeves)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資深合伙人,常駐紐約辦公室,同時也是BCG亨德森智庫(BCG Henderson Institute)全球負責人。拉爾斯·費斯特(Lars Fste) ,BCG資深合伙人,常駐哥本哈根,同時也是BCG轉型業務主管。凱文·惠特克(Kevin Whitaker),BCG亨德森智庫研究員。法比安·哈桑(Fabien Hassan),BCG亨德森智庫大使。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