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本短缺時代
知識庫 > 戰略規劃 > 正文 885 2012-04-02 13:52:03

 成功地將勞動力成本優勢轉換成人才資本優勢,是中國企業乃至中國模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最近讀了德意志銀行的《中國、印度及全球人才短缺報告》,有兩個結論讓我很受震撼:  第一,全球儲蓄過剩、流動...

 成功地將勞動力成本優勢轉換成人才資本優勢,是中國企業乃至中國模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最近讀了德意志銀行的《中國、印度及全球人才短缺報告》,有兩個結論讓我很受震撼:

  第一,全球儲蓄過剩、流動性過剩和產能過剩的局面將持續惡化到2015年。中國的儲蓄率居高不下,印度和美國的儲蓄率將持續上揚。便宜的資本(投資和熱錢)將長期充斥新興國家。

  第二,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下游的統治地位將逐步由人口紅利依然旺盛的印度、越南等國接盤,這個趨勢在2015后將會大大提速。2015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將達到頂峰,9.98億人,而印度勞動力人口增長的趨勢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達到11億人。

  建立在勞動力成本優勢上的中國模式將無以為繼,轉型升級已到了十分緊迫的當口。而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是否能成功地將勞動力成本優勢轉換成人才資本(talent capital)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在硬資產(如規模、資金、設備、品牌、商業模式)方面做了大膽的探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長期以來,人才只是硬資產的配件,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只要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資本就能自己照顧好自己,不需要對人才投入多少。”這種“重物輕人”的觀點一度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共識。企業界對人才資產的忽視,加之中國教育的落后,造成了今日中國人才資產嚴重短缺的局面。

  一直在“勞動力市場是買方市場”的結論上高枕無憂的企業家到了夢醒時分,人才危機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已然非常嚴峻。根據麥肯錫的《新興市場人才報告》,中國工程和金融方面的畢業生只有10%左右具備全球化企業的雇用價值。中國大學生往往擁有過度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在實際工作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死記硬背沒有操作經驗的人不被雇主看好。中國本土的MBA畢業生只有少于20%的能夠勝任管理工作。人才的極度短缺將嚴重阻礙中國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

  以IT外包服務業為例,中國大學每年只能生產16萬能夠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的技術人員,90%左右的工程系畢業生由于英語水平和實際工作經驗的欠缺而無法有效地提供跨國IT服務。在人才短缺約束下,中國IT服務業總收入中高附加值的跨國服務收入只占10%,而印度的這個比例是75%,而且中國的跨國IT服務中65%來源于附加值較低的日本,不像印度那樣對高附加值的歐美市場具有壟斷地位。

  沒有人才,在流動性過剩的中國,資本將遠離實業,涌入股市、期貨、房產等投機領域,導致中國經濟的嚴重杠桿化和泡沫化,貧富差距會持續惡化,內需會不斷被掏空,F有模式的中國經濟將走向衰敗甚至是崩潰。

  這個轉型做得最好的就是曾被人形容是制造業大象的IBM.拋棄制造業后,富可敵國的IBM致力發展出一套秘密武器——人才資產經營系統(MOT),是一個把商業模式、業務計劃和人才戰略整合在一起制定實施的平臺。人才資產指的是人才儲備(Talent Pool)的知識資產(knowledge asset)。知識資產包括技能、執行力、遠見卓識、性格優勢等等,IBM制訂了專門的術語對此進行標準化的描述,然后通過數據庫進行可視化的統籌規劃維護和增值。在MOT的平臺上平行互動地制訂業務計劃和人才計劃,通過業務業績和人才資產的維護增值業績的對照評估企業和領導者的業績。MOT把人才在價值鏈中做大做強所面臨的障礙作為企業管理創新的引擎,把人才的成長價值、情感價值、認同價值、經濟價值完全整合到了企業的價值鏈當中。為了把知識資產無限放大復制,IBM還建立了“導師制度”,讓人才把自己的知識技能等傳輸給后輩,傳輸的業績將作為人才升遷增值的重要依據。

  如果中國能夠突破人才資產上的瓶頸,其意義將遠遠大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因為人才資產的突破將創造出一個數量可觀的中產階層,成為緩和貧富差距拉動內需的捷徑。人才資產也是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最強有力的杠桿,資本將無需嚴重依賴金融杠桿。企業對公權力尋租的需求也將大大降低,因為公權力可以對資金等經濟資源進行大規模的不合理分配,可以對規模、品牌、商業模式進行嚴重扭曲,但人才資產的優勢卻是難以抹殺和強制分配的。把企業發展的杠桿建立在人才資產之上,不但別的企業難以復制,而且還將打造出一個在經濟繁榮或經濟危機當中都披荊斬棘風雨無阻的商業模式。硬資本時代終結在即,讓我們擁抱人才資本時代,去實現中國經濟的華麗大轉身!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