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跨國經營的,從中國三個領域走勢來講,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大變化。一個是制度的變化,從高度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到市場經濟,第二是生產方式的變化,從中國制造、中國仿造到中國創造...
一個是制度的變化,從高度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到市場經濟,第二是生產方式的變化,從中國制造、中國仿造到中國創造。第三從企業經營來講,從國內發展到國際,現在發展到全球,剛才幾個院長都他到人力問題,對企業的成本和用人的問題,要培養全球視野的領導者的問題。實際上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講,一個方面用人,跨國公司用人是四種方法,一個是種族中心主義,第二是當地中心主義,第三是地區中心主義,還有一種是全球中心主義。從跨國公司的發展也好,從中國企業發展也好,大部分到海外投資是我們派人去,主要的崗位都是派人去,高速投資以后用當地的情況,之后是地區搞分部搞總部,總部里人員調動,現在發展到全球。索尼公司2005年用外國人到公司當董事長的還沒有,索尼公司請美國人來做,美國的公司請印度來做首席執行官,我們的銀行行長請美國人來做,打破了國界,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只要有能力我們就聘你。我們看影響,從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也好,聯想也好,華為也好,這是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他們的高層,管理團隊,十幾個人,其中只有三個中國人。董事會成員大多數都是外國人,所有的跨國公司大多數董事都是外國人,真正本國人很少。
我們從用人的角度來講,特別是民營企業,培養兒子孫子不是不可以,但是關鍵問題將來這個企業是怎么走向,是全球化、地區化還是國際化。首先從用人的角度來講,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如果沒有全球化的視野是不行的。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管理有兩種視野。一種是全球視野的經理人,還有一種是下崗的經理人。用人的角度來講有全球視野,還有是人的培養。我們國家的投入是不夠的,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這么多,沒有超過4%的教育投入,為什么讓企業來投錢?企業投是另外一回事,國家也應該投。企業培養員工是另外一回事,GE每年十億的培訓費用,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中,其中三個CEO是從GE出來的,我們的企業不單單是能夠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能不能培養一大批的優質的團隊,從這個角度來講,從每年GE也好,埃莫森電器也好,現在在中國已經13家工廠,運營中心已經10家,大部分都是生產營銷而現在轉向研發和人力資源的重視,從這個角度來講,對我們的企業對我們管理團隊要加強培訓。另外作為中國的企業家也好職業經理人也好,要學會生活。為什么很多優秀的企業家都是英年早逝,說很好說,但是做到很難。工作是為了生活,生活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全社會要關注知識分子和企業家的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