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難,留人更難:人力資源瓶頸的誤區(二)
知識庫 > 戰略規劃 > 正文 890 2012-04-02 15:06:42

 在《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瓶頸的誤區:愚公移山新解》里,我帶出了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如下:  招人難,留人更難  這段日子,工廠問題多多,所有人忙于救火,而大多數解決方案都只是癥狀解,《第五項修煉》里...

 在《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瓶頸的誤區:愚公移山新解》里,我帶出了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如下:

  招人難,留人更難

  這段日子,工廠問題多多,所有人忙于救火,而大多數解決方案都只是“癥狀解”,《第五項修煉》里有一句話:最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通常是沒有功效的,短期也許有改善,長期只會使事情更惡化。

  招聘普工(普通工人)便是一例。

  工廠有訂單,但沒人做,因為我們招不到普工!

  于是,我們出籠各種方案招聘普工,今年光是新招普工就過千人;

  越是缺人,我們越是加大力度招人,最后還是不行,我們出高價借用臨時工(我們把資源都放在解決十萬火急的癥狀上面)。

  但是,我們招聘回來1000人,卻走掉1200人,這引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留不住人!

  行政部說,我們兩次加工資,不斷地改善食堂、宿舍,提供電影、晚會,但普工還是要走……

  問題出在哪里?

  我們怪車間的主管不善管理,沒能凝聚好員工……

  對抗性解決問題VS預防性解決問題

  冰與水的比重,決定了冰山露出來只是十分之一。 員工離職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屬于最直觀的十分之一,而隱藏在冰山下面的是什么呢?

  我們現在把精力、資源放在處理“招聘”、“員工離職”上——露出來的冰山,等于妄圖拼命鏟掉冰山,結果這頭鏟了那頭又冒出來——我將之稱為“對抗性解決問題”;

  要解決冰山問題,不是鏟掉露出來的部分,而是在冰山周圍加溫——整個人力資源架構的重塑——我們要有吸引員工的方式方法和制度,但這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我將之稱為“預防性解決問題”。

  拼命鏟掉露出來的冰山,短期內是可以看到成果的——至少冰山矮了一大截,但過不了多久,冰山又會露出來,同樣的問題會無了期地重復出現;

  “在冰山周圍加溫”,資源消耗嚴重,工程龐大,在短期內卻看不到明顯效果,只有到了一定的臨界點,“問題冰山”才會轟然倒塌,但還是那句老話:明天會更好,今晚過不了(粵語:今晚過唔到)。

  資源有限,需要取舍,需要找到短期投入和長期投入的平衡點。

  人力資源的病癥與病因

  人力資源的四大支柱是“選、育、用、留”。

  今天,我們的一頭一尾“選、留”出了問題,這些只是人力資源的病癥,針對這兩個“病癥”下藥——出籠招人、留人方案,只是“癥狀解”,而“根本解”在“育、用”上面。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用”——績效考核。" data-scaytid="17">績效考核。

  我們采用的是計時工作制——除了上班時間作為工資分配準則外,基本沒有其他準則,這必然導致大鍋飯現象,大鍋飯便導致缺乏效率——沒有效率則意味著成本居高不下——意味著公司沒有能力提升員工的工資——“沒有效率是死亡的通行證”。

  績效考核的前提是必須建立工作標準;

  第二步是對員工是否達成標準有信息反饋;

  第三步是把反饋的情況與員工的利益掛鉤——短期利益是收入,中期利益是職業生涯規劃,長期利益可能就是期權、分紅之類的。

  一直以來,員工都缺乏生涯規劃,做好做壞一個樣,做長做短也差不多,很多崗位做長了,難免單調枯燥,沒有好的工作指引,更是難以在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和興趣,人就容易厭倦,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對員工而言很重要,這里涉及職稱和職級的設計問題,輪崗的問題。

  工廠的問題很多都表現在普通員工身上,而根源卻在管理層。管理層沒有績效考核,則員工再怎么考核都無濟于事。

  而“育”——培訓是根據“用”而設計的,是為“用”服務的,為“用”而“育”。

  全方位留人策略

  我們總說工資太低沒有吸引力,實際上,解決方案總是加工資,但問題是成本所限,總有上限。

  實際上,員工辭職,很多不是因為工資低——因為他進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工資的,這是他認同的,而是因為看不到前景。

  人們都會在意短期收入——除非你讓他看到有好的前景。

  張愛玲說:我要很多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愛,請給我很多很多很多的錢。

  最簡單、最不需要動腦子的是“金錢留人”,同時也是顯性成本最高的;投入產出最不劃算的——因為你跟員工只講錢,他也跟你只講錢;

  需要動腦子費周折的是“事業留人”——給員工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要用心的是“感情留人”——把員工當成主管的資產,當成主管的成功的助手;

  要有系統思考能力的是“制度留人”——制度是指引員工前進的路徑,制度好,則路徑好,員工則前進得快;

  需要投資的是“成長留人”——打造學習的氛圍、提升的舞臺,讓員工得到成長,得到自信,得到成就感。同樣,員工在提升的過程中,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全方位留人策略:金錢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成長留人。

  燃眉之急不能急

  講了這么多,有人問:如何解決現在工廠缺人的燃眉之急?

  首先是招聘。要大膽地跳出已有的范圍和方式。事實證明,我們僅僅局限在本地招聘,可選擇性差(基本上跟傳銷一樣,摸摸還有一口氣就招回來了),素質通常未見得好,還容易引起其他副作用;即便如此,招回來的數量還遠遠不夠。

  招聘的根本解是從根本上改變招聘的架構:由行政部招聘改為由用家招聘。例如裝配部員工由裝配部拉長招聘——將招聘費用變為招聘獎金,鼓勵“用家”召集親朋好友、同學老鄉(具體操作細節,暫不在此展開討論)。

  其次是績效考核、生涯規劃。目前很多部門都在做績效考核,不過很多方案嚴格意義上只能算是激勵方案。

  第三是培訓系統的打造。

  第四是全方位留人。

  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是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如下條件:1. 人力資源部門專職做;2. 所有部門主管的大力配合;3. 一定的時間。

  我要痛改前非

  一直以來我自認為體質不錯,因為大病小病都不多,只是身體偏瘦(注:此文寫于2005年),近年來腸胃不好,常常不夠氣。

  不少好心人給我推薦名醫,我偏愛中醫而拒絕西醫。

  也許我對西醫一直存在偏見,我認為西醫有很多辦法讓癥狀消解,例如吃止痛片,頭就不痛了,但如果頭疼是因心臟引起的,則只是暫時把痛癥壓下去,沒有解決病根,日積月累,反而會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中醫的理論是人體是一個系統,頭痛只是心臟問題的表征而已,要根除頭疼,先從治理心臟開始。

  西醫只是提供了“癥狀解”,而中醫關注的是“根本解”。

  對我而言,身體不好是缺少運動——“今日的問題來自昨日的解決方案”——今日的健康問題來自昨日的不良生活方式,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在于改變生活方式,因此,我決定痛改前非,每周至少練一次瑜伽,則中藥都不用吃了(注:此文發出后,我不得不參加了一個瑜伽班,結果三次之后就不了了之,要改變壞習慣,真不容易)。

  處理身體問題,最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根本解”,而處理工作問題,同樣也是!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