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挑戰戰略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要做的正確的事情。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隸屬于企業經營戰略,其主要作用是用來支撐企業業務戰略的實現。當然,也會影響企業業務戰略的實現。所以,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
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挑戰
戰略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要做的正確的事情。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隸屬于企業經營戰略,其主要作用是用來支撐企業業務戰略的實現。當然,也會影響企業業務戰略的實現。
所以,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制定的依據是企業的業務戰略,F階段,國內大部分民企人力資源經理人都會參與組織內部人力資源戰略的制訂,在這項工作過程中,人力資源經理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制訂或組織制訂,而不是扮演決策者的角色。
即使是扮演人力資源戰略制訂的協助者或者是組織者這樣的角色,人力資源經理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原因在于企業業務戰略發展所需要的各項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意圖大部分存在于業務負責人的腦海里。這些影響企業人力資源戰略制訂的各種意圖只是一種構思,還不是具體的想法、書面的文件以及可以用來觀察的行為。
所以,能否成功進行企業內部人力資源戰略的梳理、描述是人力資源經理價值衡量的關鍵成功因素。
在人力資源戰略梳理方面,人力資源經理會面臨兩項挑戰:
■企業沒有戰略,以至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有戰略,但不執行;又或者經常變更企業的戰略規劃。
這兩種情況,其實都是一回事,就是:企業的戰略規劃不明確,人力資源經理協助企業制訂人力資源戰略時,面臨無據可依的局面,需要重新梳理企業負責人及業務負責人對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需求,從而形成新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人力資源戰略梳理的三步法
在梳理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時,通常有三種方法可以用來分析組織對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需求,它們依次是:
■資料分析法;
■問卷調查法;
■訪談調研法。
資料分析法一般是收集企業過去三年在組織架構設計、部門與崗位職責分工、業務流程與工作制度建設、年度工作規劃及總結、基礎的人事管理、干部任命、人力資源招聘與培訓管理、績效與薪酬管理方面的資料,并據此資料分析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包括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建設程度、人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以及人才梯隊建設水平、價值評價與價值分配模式等。
資料分析法之所以要排在第一位,是因為唯有此,才能快速了解組織過去各項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發生的情況,繼而迅速掌握組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各項活動的現狀、關鍵人才在組織內部的流轉情況。
在資料分析法里面,人力經理必須高度重視的資料是:企業過去三年組織架構的變化。因為組織設計決定了后續的崗位設計、流程設計、人員招聘與培訓管理工作、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工作。換句話說,組織架構設計是人力經理進行人力資源戰略梳理的源頭。
舉例:人力經理通過資料收集發現,一家公司在過去的三年,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先后發生過8次變化。那么人力經理就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結論:
組織架構頻繁變更必然會導致部門職責的變更;
部門職責頻繁變更必然會導致部門的年度工作規劃發生變更;
部門職責的頻繁變更必然會導致部門的業務流程與制度變更;
部門職責的頻繁變更必然會導致崗位設置的變更;
崗位設置的頻繁變更必然會導致崗位成員與人事任命的變更;
崗位成員與人事任命的頻繁變更必然會導致企業績效管理與薪酬管理的混亂。
同時,人力經理透過組織架構中關鍵干部在過去三年的人事任免與更替,人力經理可以清楚地知道:組織內部關鍵干部流失與引進狀況、在職干部在組織內部的工作經歷,這些信息對后續進行問卷調查、訪談調研幫助很大,至少能讓人力經理能夠在組織內部找到正確的人去獲取正確的信息。
在資料分析法中,還需要人力資源經理出具專業的分析報表或報告,以幫助人力經理了解組織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這些報告包括:
■組織內部人力資源效率效益分析報告:公司與各部門的各崗位類別編制與在職人員明細、各部門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級、人均產出、人均利潤;
■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結構分析報告:公司及各部門、各職位類別的人力資源年齡、學歷、司齡、性別等占比分析與流失情況分析;
■組織內部薪酬結構與構成科目分析報告:公司及各部門的職位等級與薪酬總額、各部門與各崗位成員薪酬構成科目明細及占比分析、公司及各部門的薪酬費用率;
■組織內部績效考核診斷分析:各部門及各崗位的考核指標分解明細、考核指標達成情況分析、考核結果應用情況分析。
問卷調查法主要是針對員工的滿意度、或者人力資源部門的服務活動如工作本身的滿意度、工作與生活環境、團隊合作、績效管理、薪酬及激勵、上司的管理、個人的發展等維度進行滿意度調查與分析;訪談調研法也只是針對公司高層、各部門負責人以及關鍵崗位進行各項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各部門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優劣勢進行意見收集與探討。透過這兩種方式也是對前期資料分析法得出的各種信息進行確認和修正,最終層層剝筍,得出企業各級人員對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需求,繼而梳理出公司人力資源戰略以及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規劃。
人力資源戰略描述必須關注溝通與影響
如果你不能夠觀察,那么你就不能夠描述;如果你不能夠描述,那么你就無法衡量;如果你不能衡量,那么你就不能管理。
如果說人力資源戰略梳理是觀察;那么人力資源戰略的描述就必須能夠讓企業負責人以及各級管理者可以理解、接受、衡量甚至管理。所以,進行人力資源戰略描述時,切忌用專業、復雜的文字表現形式,必須使用大眾化的溝通語言,否則就會面臨著無法被理解、無法被接受,最后也無法影響非人力資源管理者對公司人力資源戰略的支持與配合。
舉例:某公司研發部門長期以來因為薪資福利待遇較差,老員工出現持續的流失,新進的人員入職后,也是抱著鍍金的心態,工作滿一年半載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于是公司老板先后告訴兩位人力經理:公司今年將先后準備20萬美金來提升研發人員的薪酬待遇,請他們拿出具體的方案。
第一位人力經理只是拿出了一個簡單的加薪方案,用20萬美金提升現有研發部門各崗位的薪酬總額標準。
第二位人力經理分析了研發部目前職位等級與薪酬體系,然后提出了一個基于任職資格的研發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寫出了一整套復雜的研發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把研發工程師分成三等9級,每一級別都定了比較有競爭力的薪酬數字,20萬美金也花完了。
但是,這兩位經理所做的方法都不讓老板滿意。
第一位經理連人力資源戰略梳理都沒做,沒有針對研發部門做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需求分析,用簡單的加薪來處理研發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需求。沒有意識到研發部有外部人才引進、內部員工晉升發展的需求,更別提研發部人才的優勝劣汰。
第二位經理至少認真的做過人力資源戰略梳理工作,并且提出了建立基于任職資格的職位等級與薪酬管理體系,至少意識到投入20萬美金要解決研發部:外部人才進得來,優秀人才上的去、平庸人才下的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在人力資源戰略描述中忽略了“人崗匹配”,即在人員按崗位級別加薪之前,必須對現有人員進行評級,評級的結果必然會出現三種情況:
人員勝任崗位需求、人員勉強勝任崗位需求、人員無法勝任崗位需求。
第一種情況:加薪;
第二種情況:培訓,所以20萬美金還要預留一部分出來作為人員培訓;
第三種情況:轉崗或者淘汰。
如果,我們用一張簡單的圖表對該公司的人力資源戰略進行描述,就不會發生漏掉“人崗匹配”的這樣關鍵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
所以,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描述時,最好是用圖表的方式進行描述,文字不夠直觀,影響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理解。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