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訝的是,在談到創造力和創新的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時,我們很少對創意人的表現有所了解。你如何才能找到那些經常被誤解為不稱職的但卻富有創意的人呢?從基層開始尋找的話:有創意人和其他人一起組成創意團...
哈佛商學院的兩個高材生,凱文布德羅和河拉克哈尼已經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答案。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對使用TopCoder網站的程序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寫軟件的程序員們競相使用相同的界面和算法來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研究表明,創造力的人都很清楚他們如何才能最好的工作,而且當管理人員讓他們選擇自己的工作環境時他們更是會以近兩倍的速度完成工作。
衡量創意
實驗涉及500多個計算機程序員,每個人有一個TopCoder的排名。每個程序員都和一個最接近自己能力水平的程序員結伴。在每結伴對中,其中一人會被問及他們最喜歡的工作方式是單獨工作還是和其他五人組成一個小組來工作。程序員們幾乎均勻地分布他們的喜好。在該結伴對中的第二個程序員被賦予了作為第一人同樣的工作環境。結果是兩個同樣才華橫溢的程序員群體。它們之間唯一的顯著區別是,一組是工作在自己選擇的環境,而另一組則是被指定的工作環境。一些程序員取得現金獎的資格,而另一些程序員則被淘汰了。
這些程序員接著被給10天時間來解決一個美國航天局的問題。他們寫了一個算法,根據周圍的物體大小,重量和功能性的限制來決定醫療箱的空間,包括在美國航天局飛行任務的最佳組件。獲獎的算法現在在美國航天局的所有任務中使用。每個程序員的算法都在美國航天局的200,000情景中選出10000次情景進行測試,然后根據分數測試為每個算法打分, 再根據分數決定算法的優劣。
團隊合作對單人作戰
實驗結果強調了隊員在團隊里發揮的單獨作戰和重要性。
*自己選擇他們的工作環境的那些程序員的平均得分83%,明顯高于那些不能選擇工作環境的程序員。讓他們自己選擇工作環境的工作成就相當于提供了1000美元的獎金的工作成就。
*自己選擇了工作環境的程序員工作起來更努力。研究人員通過程序員提交多少算法來測量他們的工作成績。結果發現,經常提交多個版本算法的程序員總是能提供更有價值的算法。
* 而且那些自己選擇了工作環境的程序員總是比沒有選擇工作環境的程序工作更長的時間。就是沒有獎金的情況下,這些自己選擇了他們的工作環境的程序員也總是比那些不能選擇工作環境的程序員每周多工作七個多小時。如果有現金獎勵的話,那些自己選擇了他們的工作環境的程序員也總是比那些不能選擇工作環境的程序員每周多工作11個多小時。事實上,在結伴隊里自己選擇了他們工作環境的程序員總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他們的工作上。
你認為這些結果可以同樣應用到所有的創意人,還是只適應于程序員呢?重要的是怎樣的工作環境已經決定了你的怎樣的表現?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