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Week》2010.11 企業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是應該側重于辨認和清除那些占據員工極少數(2%比例)的不切實際、不被信任的員工,讓懲罰他們的快感在其他員工中蔓延;還是應該側重于那些占據員工大多數...
企業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是應該側重于辨認和清除那些占據員工極少數(2%比例)的不切實際、不被信任的員工,讓懲罰他們的快感在其他員工中蔓延;還是應該側重于那些占據員工大多數(98%比例)的,每天都按時上下班,努力工作,嘗試做正確的事,通常會對公司的利益起到促進作用的員工?
這個問題似乎并不難回答,但是事實上,很多企業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在盯著“籃子中的壞蘋果”,設立各種獎勵和懲罰來減少問題的發生,這種制定政策的思路常常會引發對企業發展有破壞作用的因素的產生。而把員工看成是合作伙伴,鼓勵員工積極思考、踏實工作、享受工作,鼓勵員工把工作看成是和雇主合作的過程,企業則會減少離職率,降低招聘和培訓成本,增加生產率并不斷創新。
那么,企業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該怎樣達到懲戒與激勵的平衡呢?
首先,要認為企業中大多數員工都是誠實的:相信他們通過努力來獲得薪水,感激自己的工作。雖然一些員工可能會做得更好,但是基本上你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員工,以這樣的思路對待員工,珍視企業已經獲得的人員資產。
其次,要看到制定更多限制的消極影響。就像更多的政府限制可能會傷害一家企業、一個產業甚至是整個經濟,更多立足于管理者自身的限制可能會為企業的正常發展拖后腿。記住,2%的人只能帶來有限的害處,但是98%的人卻可以帶來更多的益處,通過減少那些讓工作變得沉悶的限制機制來讓98%的人工作的更輕松些吧。
最后,當一個“壞蘋果”需要被剔除的時候,要果斷敏捷的行動。為大多數員工創造更易于發揮自身潛力的環境并不意味著閉上眼睛任由2%的人胡作非為。
全球競爭已經為每一個人提高了工作的價值,那些麻煩制造者和偷懶的人是沒有生存空間的,那些束縛住雇員手腳的規則和限制也是沒有立足空間的,把工作變成苦役,只會增加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