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個人職業該如何選擇?
知識庫 > 招聘管理 > 職業生涯 > 正文 897 互聯網 2016-01-13 09:27:39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留言,它來自我們的老朋友,一個喜歡用腦圖總結每節分享課的畢業生腦圖君。這個留言很特別,它也是一張腦圖,畫的是他面臨的三個職業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傳統型企業藍月亮。第二個是...

\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留言,它來自我們的老朋友,一個喜歡用腦圖總結每節分享課的畢業生“腦圖君”。這個留言很特別,它也是一張腦圖,畫的是他面臨的三個職業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傳統型企業藍月亮。第二個是o2o新秀“優信二手車”。最后一個是“海信網訊”,一個面向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的公司。這3家公司,“腦圖君”從企業發展、個人收獲、公司平臺、行業投資等多個緯度,做了一個系統分析,希望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伤屑毞治龃蚍趾蟀l現,這3家公司最終結果差不多,難以取舍。
 
 
 
從這個案例上,我們能見微知著地發現一些問題。時代更迭,行業變化巨大,求職、跳槽變得越來越容易。六零、七零年代的人,一份工作至少要做5到10年,有的人甚至一個工作干到老。而現在,互聯網招聘、社群信息、甚至給老板致信都十分方便,F代人,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就業、跳槽選擇。
 
大家越來越多地意識到,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公司、一個崗位,工作一輩子。每個工作都是階段性的,干一段兒試一段兒,如同精益創業思維中的“快速去試錯、去迭代”。
 
但此時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人可能具備“職業慣性”,即使換了公司,還會慣性做同一個崗位,如果每次跳槽接觸的都是同樣的工作,人們可能就會對專業技能疏于擴充。
 
隨著技術革新,崗位職能卻并非一成不變,比如“會計電算化”,如果沒有及時提升自己,就很難適應從“算盤到電腦”,這對職業個體而言,是巨大的隱患。所以,職場人在崗位上快速去變化的同時,也要時刻跟進自己能力的提升。
 
 
 
怎樣才能獲得核心能力提升?
 
如果只是在一個崗位工作了一段時間,每日沒有總結,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庸庸碌碌地度過每一天,那這段工作期間就沒有達到有效的進步。
 
真正的提升并不是在一個崗位工作的總時長,而是有效工作時長,在這段有效期,每日的工作視野是否擴充,工作經驗是否總結,是否獲得一些新方法新技巧、并將這些所思所想巧妙結合到工作中,才是獲得能力提升的根本路徑。
 
“經驗加方法才等于能力”——在工作多年之后,總結工作上經歷的經驗教訓,融會貫通,運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將這些技巧相串聯,將工作高效完美完成,才完成職業能力躍升的蛻變。
 
回到“腦圖君”的案例,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他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在校的教育制度,和工作中實際的商業環境差距比較大。
 
他該如何面對個人轉型和職業抉擇?
 
 
 
首先,對于畢業生同學,要對自己及時清零,接受從校園到社會的這樣的一個變化。
 
其次,創業公司和傳統企業同時擺在面前,要根據自己優劣勢及想要得到的成長來做一個長遠性的選擇。
 
創業公司的優勢是,由于它處于成長階段,并沒有規范的崗位設置,不同崗位界限比較模糊,公司中的任何一人都可能身兼數職,需要員工是一個多面手,考慮全面、能力多元,雖然這樣對畢業生來說有些辛苦,但他可以借此接觸到很多全面的事物,對一個人的鍛煉非?烨覐V泛。
 
大型的這種傳統企業,各項規則臻于成熟,雖然不像創業公司那樣得到全面的鍛煉。但規范標準的培訓能夠給畢業生們提供從校園到職場的最好的緩沖。良好的職業發展培養、導師指導也可以給多數處于迷茫狀態的年輕人提供較好的支撐,使之不會荒廢好年華。大企業良好的平臺也可以助員工們在跳槽的時候“金衣加身”,獲得比其他人更好的職業選擇。
 
 
 
除了以上優缺點,畢業生們還需要考慮一個選擇因素——時間,即“自己能夠多久成為一個專業的職場人”。假如在一個創業公司,成長時間相對較短,在傳統企業里頭,這個時間會被放大,可能3到5倍不止。
 
比如說,你在傳統企業做到5年,或者七八年,你得到的工作經歷,在創業公司可能在一兩年內就積累完畢。但創業公司本身失敗率比較高,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
 
職業選擇也要看個人特質。
 
如果性格偏慢,目標感不強,需要人引導,建議考慮大型企業,它們有明確的員工培養體系,迷茫的同學可以獲得定位并依據既定發展路徑向前走。如果闖勁兒沖勁兒很足,有非常強的目標感。確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實現,則可以選擇自由度大的創業公司。
 
目前一個89后的公司辦得有聲有色,運營收益等各個方面都做得很好。年輕的CEO在學校就開始工作,他絲毫沒有職業選擇的煩惱,而是一心一意創業,他跟同齡人相比,成熟穩重,較早地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并努力做到最好。
 
 
 
“腦圖君”非常出色,他冷靜縝密地把各個offer用不同的維度來分析,有效運用了邏輯思維來做判斷。但他缺少了右腦的、整體感性思維。用前一陣子大家常說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工作也一樣,它不僅僅是能給帶來多少收入、多少人脈、多大發展,它還是一個新環境,是一種企業的氛圍、感覺,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應該把這種感性思考融入到整體的決策中,比如公司文化是否與個性相匹配,公司工作節奏是否與個人節拍相合,這些都需要考慮,都會極大影響到個人的創造力。
 
良好的整體感受會推動個體形成“自驅力”——自我驅動,而不是被崗位本身、職業要求、工作內容所限定,擁有良好的自驅力會推動員工自主學習、在工作中自主提高效率、改善工作方式。
 
 
 
即除了理性分析這份工作帶來的各方面受益外,還要感性地審視自己是否從崗位以及公司的工作中獲得了快樂,或者說我是否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個工作。只有發自內心的認可和愉悅才會有力地推動形成“自驅力”,在崗位中積累、學習、總結,從而獲得從內到外的職業能力躍升。
 
當你工作了一段時間,回頭來看走過的路,會發現真正讓你愿意去做這項工作,推動你取得成績的,更多的是你對這個工作的喜愛。就像以前分享提到的“心有”的狀態。保持自己最好的狀態,做到開心,不要去計較患得患失。
 
 
 
理性分析和感性思考都做到后,作為職場新鮮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你要逐步了解自己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是人云亦云的外界誘惑,而是發自內心的樂于去從事的事情。而探求喜歡的事業,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停地去試,不停去犯錯。
 
不嘗試永遠不知道那份工作到底是否適合自己。
 
所以,在30歲之前,同學們最應該去做的事情,就是嘗試各種各樣的工作、各種各樣不同的崗位,直到發現自己“甘之如飴、心之所向”的事業,然后為之專注地探究,努力鉆研三五年,最終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你要去掉浮華,去掉浮躁。也許現在“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概念,不斷的充斥著你的神經。但從TII以往同傳統企業的接觸上,發現傳統企業本身有很多獨到的特點,這是所謂的創業者和充滿理想的互聯網公司無法企及的優勢。所以去傳統企業,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
 
 
 
總結來說,針對互聯網的職業選擇,要結合自身特點及企業實際,運用理性和感性的雙重判斷來做選擇,不斷地試錯找到最契合的真正喜歡的崗位方向,踏實工作積極思考,將方法同經驗相結合,主動運用于工作中,自我驅動來進行能力提升,這樣積累3到5年,35歲之前,哪怕不能成為行業大牛,也足以成為細分領域獨當一面的專家。
 
當然最重要的,我們祝每個朋友真正地從工作中找到興奮點和快樂,有希望有期待地工作本身就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之一。
 
祝各位互聯網人都能找到自己樂于為之奮斗終身的事業。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