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線教育的大潮興起后,一大波高質量的在線學習
課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然而,和許多課堂教學很相似的地方是,在線學習的學生也有明顯的“走神”問題。在報告中顯示,有 74% 的在線教育學生認為互聯網讓他們分心,并極大地影響了在線學習的專注度。
那么,如何使在線學習
課程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專心投入,教學者通過建構網絡學習環境的方法嘗試給出解決方案。以下是被認為有效的四種方式:
1、評估能力以建立進度指標
現在已有很多在線學習分析工具(比如分析儀表盤)可以讓教學者考察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包括學生與同學互動的頻率,哪些類型的網絡教材會讓他們更愿意閱讀等。通過了解什么樣形式的學習、資源和課程結構可以激發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教學者可以設計出更加個性化的課程計劃,并建立針對每個學習者學習能力、需求和進度的個人學習目標。
2、個性化選擇讓課堂更靈活
通過了解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的數據,教學者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課程任務以吸引不同程度的學生參與。一些可以在在線課堂上采用的個性化學習方式有:
給予學生充分靈活性讓他們可以在課程任務中自主選擇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能夠很好地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決定什么時候需要小組參與、什么時候可以自己處理。
虛擬游戲、同伴互助學習小組和講座等多樣化形式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在線課堂。
讓學生可以較為靈活地進入課堂,例如設計一個靈活的上課時間,又或者是將課程資源錄播后放在網上,這都可以讓晚來者和早到者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到其中。
3、運用手機開啟第二屏幕學習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人均擁有 7 部手機,每天在智能手機上花費的時間超過 4 小時。因此,鼓勵學生利用手機進行學習和小組合作是一種能夠切入到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手段。美劇《行尸走肉》在熱播期間突破性地采用“第二屏幕”的方式讓更多的觀眾參與其中,并建立了粉絲社區。這個方法其實是可以被教學者借鑒,用來幫助增強課堂中的學生參與度。
在手機上,學生可以視頻直播小組討論,可以在討論中參與投票和測驗,可以閱讀電子教材以及進行相關線下研究調查等,從而增強他們以學科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能力。
4、將學習變為實踐體驗
除了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外,讓學生可以有足夠時間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實踐所學到的知識,這對學生的教育成長也同樣重要。
互動性、合作化教育方式和體驗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并探索未知的能力。根據2013 EDUCAUSE研究發現,與老師同學的實時交流討論、參與在線問卷調查、閱讀電子教材和參加視頻會議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專注于在線學習。
當然,教學者還將繼續嘗試新的方法,這些建議僅僅是一個開始, 在線教育的學習方式仍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