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學習內容設計的12條原則
知識庫 > 培訓管理 > 培訓方法 > 正文 959 在線教育資訊常慕樵編譯 www.learningsolutionsmag.com 2012-08-21 14:41:20

  觀眾厭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內容的失敗,而不是裝飾或形式的失敗。——Edward Tufte  當講師和學習者之間的鴻溝得到有效的彌補之后,其效果和回報是驚人的。如果處理方法恰當,你會發現驚喜不斷:學習者從一...

  “觀眾厭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內容的失敗,而不是裝飾或形式的失敗。”——Edward Tufte
  當講師和學習者之間的鴻溝得到有效的彌補之后,其效果和回報是驚人的。如果處理方法恰當,你會發現驚喜不斷:學習者從一開始就被你的授課內容深深吸引,測試得分很高;最重要的是,學習活動完成之后,通過測評手段得到的保持率和績效表現出穩步的提升。
  當然,如果你處理不當,結果也會非常明顯,但原因卻通常不像糟糕的后果那么顯而易見。不管你是用傳統方式教學還是采用在線學習(E-Learning)方式,如果你不認真消除可能存在的問題,結果將不容樂觀。你要確保與學習者之間所有重要的關聯行為都不是隨機發生的,為做到這一點,以下幾條原則是不能被忽視的。
  后文將介紹對講師開發學習內容具有時指導作用的12條原則。運用并掌握每一條原則內在的要求,能幫助講師更好地完成內容的呈現。
  原則1:注意力和參與度并不矛盾
  
圖中的指示牌傳達了什么內容?
  假設你正在以時速60英里的速度駕駛,眼前突然出現了上圖所示的指示牌,你覺得它想傳達什么意思?對一些司機來說,它可能意味著“停!快來試試雪佛蘭!”這就是它的本意嗎?不好說。它是否達成了本來的宣傳目標(銷售雪佛蘭)?不知道。那么,這條信息到底有哪里不對勁?
  1.注意力,參與度,干擾和倦怠
  沒有人希望自己令人厭煩,沒有任何講師希望自己的學習內容枯燥無味。因此在進行e-learning時,人們太難拒絕使用眼花繚亂的圖形和各種各樣媒體,以增加學習材料的吸引力,避免枯燥乏味。但是,用這種方法來吸引人們的眼球通常導致的是投入成本的增加,卻并沒有真正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1)什么是注意力?
  約翰·杜威是20世紀初期和中期的教育家及多產作家。杜威將注意力定義為在學習環境中實現“精神和行為的統合”。他注意到只有學習者將三個關鍵的要素與現實的任務結合起來時,注意力才會發生:
  到何種程度(TO WHAT):對事物的關注程度。
  為什么(FOR WHAT):目的,即對未知事情的預期或可預測的收益。
  用什么(WITH WHAT):學習活動與學習者已有學習經驗的結合。
 。2)從廣告中得到的啟示
  回想一下前面討論的那個路邊指示牌,你的第一念頭:
  它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應該是)
  你是否預見到某種結果或收益?(應該沒有)
  你過去的某些經驗是否與這條信息產生了關聯?(不太可能)
  廣告中常用的一些經驗也適用于e-learning。
  2.僅僅抓住人的眼球是不夠的
  在吸引別人注意力方面最為成功的,莫過于勸服別人買下他并不需要的東西。
  Edward Tuftes是同時代信息設計和數據完整性方面的創始人。2003年,他在《連線》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措辭嚴厲地批評人們使用類似PPT或其他手段時,有形式大于內容的趨勢。在這篇文章中,他認為在對吸引注意力和引導學習者參與學習時也有類似的情況,并認為“觀眾厭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內容的失敗,而不是裝飾品或形式的失敗。”
  只有學習者對你提供的信息有了內容實質上的把握,而不是被無關的花哨形式分散注意力時,學習材料中使用引人注目的圖片和媒體才不為過。
  不能推動學習者積極參與內容本身,而僅有注意力的吸引,只不過是對學習的干擾。
  原則2:學習環境必須有助于探索和試驗
  Lorna非常焦慮。在參加一項重要的測試時,她遇到了難題?赡艿倪x項看起來都是正確的,或者非常接近正確。她在可能的選項前面優柔寡斷。她屏住呼吸,最終選擇了認為最合理的答案,然后她按下了提交鍵。她想,要是她在考試前有過試驗就好了。
  在一個物理環境舒適、沒有壓力,并且支持試驗或探索的環境里,學習可以得到精心培育。有了e-learning,你可以在學習材料中使用很多方法來提供安全的、能體驗“假設與求證”過程的機會。
  你是否需要對每一個測驗進行打分?不必要。你可以在學習材料中插入一個小測試來幫助學習者掌握相關的知識,但卻不一定要對他們的答案進行評分。圖1所示的迷你測試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能幫助學習者自由探索某個主題的知識,他們可以隨意驗證自己的答案而不用擔心會產生任何負面的后果。

  1:學習者可以假設和驗證救治心臟驟停需要用到的器械,最終獲得正確的答案,但該過程不會被跟蹤和評分
  原則3:展示而非講述
  許多成人學習者傾向于接受示范,而非直接告訴他該如何做。更多的時候,許多成年人希望在示范之后得到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
  當你在花費大量的筆墨描述一個復雜的操作流程時,可以考慮用一系列簡單清晰的圖片來替代。E-learning中可以采用一些富媒體技術來實現。如果靜態圖片不足以達成效果,可以使用短小、簡單的動畫或視頻。如果可能的話,更好的方式是提供交互式仿真模擬,并允許學習者自己操練這些步驟。
  1.操作型的應用軟件
  下面圖2、圖3和圖4將展示如何使用圖片、動畫和視頻來替代或補充大段的文字描述。

  圖2 用清晰的順序圖片描述一系列操作步驟
  媒體教學中存在一條公理,即為學習者設定的目標應該是:“看一個、做一個、教一個”。這本來是百年前醫學教學中的師徒相授模式——每次探視一位病患,幫一位病患動手術,并教導一位學生(See one. Do one. Teach one)。在e-learning中恰當運用多媒體,能夠在認知、精神和情感三個方面起到重申、增強學習的作用。如果說一圖值千言,那么一段動畫或一段視頻至少值一百萬字。
  2.動畫
  圖3用可視動畫的方式呈現了如何在小瓶中完成待測樣品的混合過程。相對于用好幾段文字來描述這段行為動作的過程,動畫的表現效果明顯更好。

  圖3 用動畫提升認知和情感領域的學習效果
  原則4:為學習者設定的目標必須明確
  “以終為始,目標導向。”– Steven Covey
  在學習開始之前就設定簡明、清晰的學習目標,是保證達成預期學習目標的最佳方法。清晰地描述課程目標或能力要求需要包含幾個要素:表述清楚、可測量、有條件的、確鑿無誤。圖4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圖4 清晰地描述了課程目標的成功例子
  原則5:明示學習者可能獲得的收益
  開始學習之前,學習者可能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對我有什么用?”如果你不能立刻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的興趣頓時煙消云散,并且再也難以找回,不管后面的設計多么優秀。
  “銷售就是讓消費者買下不需要的東西。”– Peter Drucker
  不管你同意與否,銷售原則同樣也適用于e-learning。
  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條件下獲得成功,因為管理者不愿意讓員工接受無關的或沒有收益的教育,學習者也不愿意在看不到成產出的學習內容上投入精力。
  學習者可能獲得的收益可分為很多類型,比如通過學習活動實現了能力的提升、更新了許可證、資格證書、薪酬的增加,以及個人的進步或被重視程度提升。
  大多數的成人學習者看重的是從學習本身獲得的內在收益,但這并不影響從一開始就明確地告知可能的收益。
  學習收益和相關性高度關聯。
  原則6:學習內容必須與學習者密切相關
  成人學習者不愿意學習沒有實用性的知識。新的技能或信息必須建立在學習者當前的知識或經驗基礎之上。學習活動必須有意義而且與學習者的興趣和利益息息相關。當你開始傳授一門新的技能時,有哪些要素是學習者最關心的?哪些信息是與學習者的已有經驗密切相關的?你是否為學習者創造了條件,以便于直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現實情境中?
  不要讓學習者在你的學習活動中費勁地尋找這種相關性,而是要突出強調并恰當體現學習內容與學習者之間的利益相關性。
  1.目標:這確實是為我設計的——還是為其他人?
  如果你的目標受眾不止一種角色,那么對于每一種學習主題,你需要提供不止一種學習活動,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這些內容會在測試中出現嗎?
  相應地,對于未涉及的學習活動,不要出現在對應的測試內容中,因為這對學習者來說這既不公平也沒有幫助。
  3.如何建立相關性?
  在學習活動設計時,吸納一些目標受眾共同參與。
  共同確定問題和目標。
  詢問自己:用什么方法能夠達成目標?
  原則7:盡可能地簡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任何事情都應該盡可能做到簡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在此之前,達芬奇也曾說:“簡單是終極的復雜。”講解復雜問題不能用復雜的方式。
  最有效的方式是,首先對所希望達成的行為和成果進行全面的回顧和確認;然后將這個復雜的過程切分成有先后順序的步驟,學習者可以按照他們自己的步調來組合這些操作步驟。圖解、互動及動畫能有效地表現這個過程,如圖5和圖6所示。

  圖5 通過清晰的圖解和指導幫助理解復雜的操作步驟
  
  圖6 用簡單的圖解對容易誤操作的外科皮膚消毒進行了詳細指導,澄清了其中的關鍵步驟
  原則8:用正面行為模型強化預期成果
  大部分成年人都易于記住視覺信息。在學習活動中,如果你僅對負面行為進行描述,其結果反而是強化了負面信息,忽略了正面行為。因此,你需要強調的是正面行為或任務目標。如果不得已要提及負面行為時,也要盡可能地與正面行為的描述比例取得平衡?傊,要確認你強調的是正面行為,而不是相反。
  原則9:眾口難調,不要對學習者一刀切
  成人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他們是自我導向的學習者,學習經歷和學習風格各不相同。因此要盡可能照顧到不同學習偏好的學習者。
  用單一的學習活動來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于新手而言,對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生活經驗進行分類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附加說明:避免將學習者定型為固定的風格,相反,應該考慮到動機和現實需求能夠克服大多數學習風格偏好障礙。學習者很有可能使用各種風格進行學習,而不一定局限于某一種。當你提供的學習風格越多,你就會得到越多的驚喜。學習風格理論有很多。表1有助于你了解學習者可能的偏好。
  表1 你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適合你的可能不止一種
  
  來源: “全腦學習設計策略” Herrmann International – USA
  原則10:提供即時而準確的反饋信息
  有了基于網絡的學習,成人希望能夠立刻看到他們的測試答案是否正確。如果答案不正確,他們還希望知道為什么。成人學習者尤其喜歡向學科內容專家提問。如果學習能得到即時、權威的反饋,就能積極推動學習的進程。
  通過技術手段能夠很容易地實現即時而準確的反饋信息。不管學習者的答案正確與否,這條原則都是適用的。事實上,對錯誤的答案提供指導和正確的反饋信息,更能夠促進學習者的批判性思考,如圖7至圖9所示。
  附加說明:請留心不要將正確的反饋做成填鴨式學習,促進批判性思考才是最終目標。

  7
  
  8
  
  圖7、圖8和圖9 在測驗中提供即時反饋
  原則11:了解激發學習者和妨礙學習者的要素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中國諺語
  什么因素能推動激發學習者?學習者圓滿完成學習活動的動機是什么?是什么妨礙他們的學習?教學設計常常就是二者的精妙平衡。如表2所示,你必須對學習者的動機和學習的障礙了然于胸。
  例如,如果你知道學習者此刻正處于忙碌期或壓力期,你應該將學習的要求稍微延后。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學習者迫切需要提升能力或適應環境的變化,你就應該創建相應的機會幫助他們達成目標。
  表2 潛在動機和障礙
  
  原則12:通過同行評審、小范圍試驗解決潛在問題
  在沒有經過同行評審和小規模試驗(如表3)之前就發布學習內容,有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問題。如果出現了問題,或者僅僅是不夠清晰,都會在學習者那里產生極大的問題。
  1.兩輪同行評審
  開發學習材料需要很多時間,并需要不少人的參與。即使是最好的專家也有可能犯錯誤。為了避免出現意外問題,在整個開發過程中,你至少需要進行兩輪周密的同行評審,分別是在學習內容開發之初和結束時。
  2.小范圍試驗
  完成了兩輪同行評審之后,還需要花點時間進行小范圍試驗。你可以招募3-4位目標受眾來參與這個過程。學習者需按要求完成所有的學習內容,然后你要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最后可以用測驗得分來驗證。
  小范圍試驗之后,還要根據試驗結果對學習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在正式地向所有目標受眾發布學習內容之前,這個步驟很有必要。
  最終,你將會很慶幸做了小范圍試驗,它將使你盡可能地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表3 同行評審和小范圍試驗清單

  一些結論
  長期以來總結得到的成人學習原則仍然高度適用于e-learning。
  當你忽略或遺漏某條或者更多的原則,將會產生負面的學習效果。
  成功的課程開發應當很好地運用這些久經考驗的原則。
  
  講師、學科問題專家、CLO以及教學設計師該如何做?
  保持好奇心:要聽從你的管理者,但同時對學習者要保持好奇心,這樣才能有效呈現學習內容。
  關注結果:既要考慮學習者的需要,也要考慮管理者的需求。學習者的成功就是管理者的成功。
  做學習的推動者:要想做到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并不難。如何激發學習者的動機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它常常不由我們掌控)。
  參考文獻
  Dewey, John; Boydston, Jo Ann; Hook, Sandy.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ume 17: 1885-1953, pp 269-284.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