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培訓經理其實就是個教練
知識庫 > 培訓管理 > 培訓方法 > 正文 932 2016-04-25 14:55:11

如果管理者不接受教練技術的培訓并且熟練地使用它,組織很可能會失去寶貴的員工。教練技術會在以下五個方面,影響著員工發展、團隊建設和組織未來。

教練技術正迅速成為一種培養員工的策略,被眾多組織廣泛接受。這些組織采用教練技術作為人才開發平臺,從而在人才培養與保留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為什么沒有更多的管理者運用教練技術指導他們的員工呢?原因或許有以下幾點:
 
不知道該如何教練下屬;
 
業績第一,沒有時間考慮其他“雜事”;
 
管理者認為這不是他/她的工作職責;
 
組織有專門的培訓部門,教練員工是培訓部門的事;
 
招聘來的都是很優秀的員工,不需要接受教練;
 
有時候,提問可能會暴露管理者自身的問題。
 
事實上,管理者需要對其部門員工做出評估,但如果沒有真正參與培訓他的員工,又如何能準確地評價員工或發現他們的潛力?評鑒結果從何而來?如果管理者不接受教練技術的培訓并且熟練地使用它,組織很可能會失去寶貴的員工。
 
教練技術會在以下五個方面,影響著員工發展、團隊建設和組織未來。
 
01 留住敬業度
 
根據蓋洛普調查數據,在美國,約有1億人從事著全職工作,其中有29%是敬業的,21%是不夠敬業的,而有50%是根本不敬業的。
 
導致敬業度如此低的原因是什么?管理者們需要反思。
 
這是一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的典型場景:員工走進老板的辦公室,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尋求解答。在交流過程中,老板不時地查看手機或電腦上收到的電子郵件。很少有管理者考慮過,員工在那一刻是什么感受?其實,這種行為會傷害員工的主觀情感,員工會認為老板不在乎與自己的交流或自己的問題。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員工的敬業度,甚至能造成比管理者所能想到的更嚴重的后果。
 
02 拒絕績效的“表面管理”
 
管理者們經常會對他們的員工這樣說:
 
“我們要共同努力”
 
“我們要提升銷售業績”
 
“我們必須要有積極正向的態度”
 
“不能讓憤怒的客戶干擾到我們”
 
其實,這些眾所周知的話,無需頻繁強調。但一些公司還是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表面管理”,甚至指望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促進績效提升。試問,如果因為銷售人員不能協同合作或不能處理價格異議,而導致團隊績效不盡如人意,這樣的“表面管理”仍然有效并能解決問題嗎?管理者又該具體做些什么去提升團隊績效?這都是一些典型的挑戰,需要統一的培訓和教練指導。
 
03 降低“招聘成本”
 
招聘員工是昂貴的,有很多直接或間接的成本。據《華爾街日報》調查顯示,企業每年用于招聘和留住員工的人均成本達2000——3700美元之多,一項評估指出,這幾乎是一些員工年薪的15%——25%。這一發現也給組織培訓部門的領導及其員工帶來了靈感,他們開發出了“培訓滿意度”之外的一些表單或指標,以評估組織的人才發展成本。
 
參與過教練技術培訓或接受過教練指導的員工,更有可能幫助領導者盡快招募到新員工,組織也能因此降低一些典型的招聘成本。此外,相較于以往,現在的候選人也會通過社交網絡做出全方位了解,提前知曉他們即將效力的老板是個怎樣的人。這既可以吸引人才,也有可能使其退卻。
 
04 促進“員工保留”
 
根據最新的蓋普洛民意調查,導致員工辭職的最直接原因是因為他有一個壞老板或直接主管。“員工選擇離開是因為其管理者,而不是因為公司……導致員工離職的根本原因出自管理者。”管理不善的影響是普遍的。數據顯示,管理不善的組織在生產率方面比管理有效的組織低50%,而在利潤方面則比管理有效的組織低44%。
 
我們總是談到信任——管理者們有很多方法構建或是摧毀信任。例如,經過教練技術培訓的管理者能夠不分心地安排好每周會議,同時充滿積極的態度,這能讓員工更加信任管理者或組織,也會更加忠誠。另一方面,若管理者只在每周會議中與員工對話,并且滔滔不絕自說自話,不知道傾聽員工的聲音,那么他/她就很難留住員工。
 
05 鼓勵“參與文化”
 
在鼓勵參與的組織中,員工關心的往往不只是個人的成功,他們真誠地希望別人同樣能夠成功。教練文化使員工享受扮演不同的角色,盡可能與他人合作共事,盡管有時他們并不能從中受益。教練文化能使員工在公司待到很晚,自愿與他人一起工作,參與學習活動以獲得更好的績效,他們從不停留在以往所獲得的榮譽中。
 
有人懷疑,教練技術真的有效嗎?教練技術當然有效。針對做好準備向教練過渡的管理者,實施高質量的教練技術培訓,能夠打造底層團隊,增加員工保留。
 
Inpro公司的主管教練戴夫·史蒂文斯(Dave Stevens)說,“教練技術使我們為員工創造了一種成功的途徑。通過教練技術,我們看到了快速增長的業績、高保留的員工,以及一種讓員工做到最好的文化。此外,我們將教練技術用作實施繼任計劃的主要工具,以實現內部提拔或招聘未來的領導職位。”
 
來源:培訓雜志(ID:trainingmagazine) 作者:提姆·哈根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