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行動學習還是學習路徑圖技術,在快速迭代的互聯網時代,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能設計精致的學習項目,而是我們不能真正地推動學員執行課后作業。
其實在很多人大談培訓技術的時候,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培訓管理,所謂的培訓管理在本質上并不是高大上的培訓技術,而是如何用“非職位影響力的手段”,提升學員的課后作業的執行力。今天,南哥談談如何用輕量級的思維設計培訓落地這件事。
在培訓項目的設計中,一種非常有效的知識遷移的方式是:學員自學+評價及反饋,學員自學的目的是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反饋則是修正學員的理解偏差,如何把這件事情做到位呢?在這里分享一下我們過去的一些做法。
一、激發業務部門學習的秘密(Why)
激發業務部門行動起來的秘訣是認真負責,開始的時候業務部門可能會抵觸,可能會厭煩,但是當你認真地推動他們用心完成作業,當他們看到自己真正的進步的時候一定會感謝你!例如非常認真地批改作業,例如不厭其煩地催繳作業,例如認真地反饋,耐心地回答各項問題。
在眾多項目推動過程中南哥發現,
認真的為業務部門的學習成長負責與付出是打動業務團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這甚至比一門牛逼的課程更管用,因為牛逼的課程在學員眼里只與
講師有關,而與培訓經理無關!
二、從哪些方面入手(What)
作業的類型:在實際的作業中常見的有四類,這四類的應用在培訓落地方面的學習意義也有所不同。
自學類作業:主要是鞏固所學,強化理解的作用,為應用知識奠定基礎;
在崗類作業:這類的作業是以獲取隱性技能而設計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策略,因為隱性技能是無法通過"講授”、“示范”等方式傳遞,唯一做過才能感知,這是隱性知識的一個重要特點,很多培訓無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于隱性知識訓練缺乏,而導致學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不熟練或遇到問題而失;
模擬練習類作業:模擬練習類是為一些有一定風險的工作而設計的,例如洗牙的技能,你不能講完課就讓牙科醫生直接去為患者洗牙,而是通過設計足夠次數的模擬練習,在老醫生的指導下上崗,否則是比較容易出事的;
項目實踐類作業:這類通常是對多個學習科目的綜合運營的作業,例如在GE的領導力發展項目中,學員參與1個月的封閉式訓練,會被要求獨立完成一個項目去實踐課堂所學,項目實踐類作業通常是針對有豐富經驗的管理者或者技術團隊而設計的,且這些項目本身就是學員的實際工作,或者是為了晉升而設計;
三、誰來負責檢查(Who)
培訓部:其實這是一個工作職責的問題,從簡單便捷的角度來看,培訓經理安排培訓管理員直接檢查作業是一種求人不如求己的方式。并且這個方式的質量控制會做得比較好,但是缺點是導致培訓發展部的工作量太大。
記住了,無檢查,不落地。
學員:另外一種方式是讓學員之間互相檢查作業,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強化學習的策略,問題的難點在于有的學員的參與度不一樣,對問題的執行度也不一樣;
上司:如果學員上司能夠親自檢查作業并對作業反饋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態,對學習的轉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遇到的挑戰是學員上司對學習內容要有所了解及有所關注的,業務經理通常比較忙,如何說服他們投入時間與精力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四、如何配合業務經理落地(How)
告知業務經理作業的類別
提醒業務經理何時檢查下屬的作業
告知業務經理學員作業對于管理與人才發展的意義
提供標準的答案及評分標準
提供作業檢查工具,例如學習護照
不過在實際的學習項目中,這種作業的檢查可能是三者的任意搭配,關鍵是看項目的需求、資源配置以及項目進度。
五、最佳實踐分享(Case)
在這5點中,最難的是如何激發業務經理對下屬作業的重視程度,并能夠真實地反應學員的實際情況,在這一點上培訓發展部與HR的定期檢查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KFC做得非常不錯:
明確學員作業的狀況(含操作類)
HR采取抽查與考試學員的方式檢查學員作業的實際質量
同時對業務經理與學員進行考核,也就是說如果下屬沒有通過考核,業務經理也將面臨學習
績效的分數,其執行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對于一些基礎性崗位,南哥非常推薦你去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