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本地也有不少工廠招不到工人,跟廣州搶人都白熱化了。”12日上午,在2015年駐穗勞務機構工作座談會上,四川、廣西、河南等勞動力輸出大省駐粵機構負責人都反映,這兩年選擇回流家鄉就業、創業的務工人員多了,年后來粵務工的農民工有所減少。
此外,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會上透露,廣州計劃在2020年基本解決150萬外來務工人員基本公共服務,投入成本與廣州市民水平一致。
月薪給4000元招不滿人
當天上午,2015年駐穗勞務機構工作座談會在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召開,四川、江西、廣西、湖南、云南、河南及本省湛江、韶關、茂名等9個駐粵(穗)辦事處或勞務機構,市發改委、人社局、工信委、協作辦及來穗局負責人參加會議。
四川省駐廣州辦事處勞務工作處副處長任冬介紹,四川跨省就業人員有1272萬人,其中在廣東打工的有396萬人,遠超其他省份。
但是廣州的薪酬競爭力已逐步減弱。“蘿崗一個工業園去四川要招2000人,開價每月4000元,結果都招不滿工。這個價位跟四川本省一些用工大市的價位差不多,自然沒有多少吸引力。在成都及周邊地區,很多工種薪酬與珠三角差不多。
勞務輸出大省河南省相關代表則用一組數據說話:“2012年,河南返鄉就業人數時332萬人,2013年是360萬人,2014年已經達到436萬人。此外,河南省已經連續4年,本省就業人數超過了在外省就業的人數了。在外賺不到錢或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成為他們返鄉的主要原因。”
多位與會省份代表坦言,現在不僅珠三角、廣東缺工,連他們勞務輸出大省不少縣市企業都缺工,“我們有些縣市企業甚至派人到湖北、重慶、廣東主動來招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駐粵勞務管理處主任王江說。
招工難 企業也要反思
茂名市就業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莫春龍說,90后已逐漸成為打工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薪酬相比,90后注重生活、工作環境,廣州企業也得對癥下藥。”
他舉例,他曾帶著茂名籍的務工人員去南沙一個很不錯的代工企業考察,有免費WiFi、飯堂飯菜好,但住宿條件差,結果得不到年輕人的青睞。
“一個廣州工廠給出5000至6000元的工資水平,90后都不愿去。問他們為什么,他們說,給這么高薪酬,肯定很辛苦!”莫春龍說出他與90后務工人員的溝通經歷,引起現場代表的共鳴。
現場有代表直言,出現招工難,不少責任還是在于企業自己,企業想要吸引新一代的打工者,更需要主動把軟件硬件做強做好,以情感留人。
“一位打工小兄弟跟我說,他和很多茂名的兄弟在員村一個工廠打工,待遇不高,但他們是被企業的人情味吸引住了。員工生病,單位還會把員工送到醫院去,悉心照顧。”
公共服務再“給力”留住務工人員
任冬的觀點則站得更高一些。“如果務工人員的親屬在廣州都能幸福安家,他們還返鄉干什么呢?”他建議,廣州可在積分入戶、隨遷子女入學、異地社保醫保轉移等實際的公共服務上再“給力”,通過公共服務的完善讓務工者留下來。
對此,市發改委與會相關人員也向在場代表介紹,廣州計劃在2020年基本解決150萬外來務工人員基本公共服務,預計人均成本在24至25萬元,與廣州市民水平一致。廣州也將以居住證為載體,逐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社保、醫保、公積金等服務難題,并加強務工人員培訓機制,增強他們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