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淺析
知識庫 > 薪酬管理 > 薪酬體系 > 正文 906 HR369 2015-04-15 10:15:29

薪酬是公立醫院各類工作人員勞動價值的貨幣和福利表現形式。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廣大醫生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調動,關系到醫改的成敗。

\

薪酬是公立醫院各類工作人員勞動價值的貨幣和福利表現形式。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廣大醫生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調動,關系到醫改的成敗。
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淺析
一、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歷史演進及現狀
薪酬現狀:調查顯示,2012~2013年度,中國醫生平均年收入為67516元,其中心胸外科醫生年收入73851元居榜首,全科醫生年收入49284元居末位,分別是2013年度全國平均工資的1.48倍、1.62倍和1.08倍。而同為知識、技術密集產業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2013年平均工資為93044元和86059元!2011中國統計年鑒》也顯示,與國內銀行業、電信業、軟件業等行業收入相比,醫生收入偏低;衛生人員平均工資相對于全國職工平均工資的倍數呈下降趨勢。2012年《全國衛生財務年報》數據顯示,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工資總收入中基本工資占22.9%,津補貼占20.5%,績效工資和獎金占56.6%。
二、國外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制度
(一)不同衛生體制下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及支付方式:英國醫生年薪根據其服務年限在3.7萬~7.0萬英鎊之間。醫生收入約為全國雇員平均值的2.50倍,其中高年資醫生約為平均值的4.00倍. 美國醫生平均年薪約為10萬~20萬美元,部分高年資醫生的年薪高達80萬~100萬美元,是普通人收入的3~8倍。
(二)國外公立醫院薪酬體系的特點:一是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以職務等級工資為主,收入水平普遍較高。大多數國家建立了穩定且水平較高的基于崗位和職務等級的基本薪酬制度,不收益醫院業務收入的影響。在全球范圍內,醫生的收入水平都處在較高水平,而且絕大多數國家的醫生收入主要來自于薪酬。二是薪酬分配要素充分體現知識、崗位職責和工作風險,充分考慮醫生的職業特點,有一套明確的考評體系。三是根據醫生提供服務的特點采取多種薪酬支付方式。對于公立醫院醫生,常采用工資加獎金,同時對私人保險患者提供的服務可按服務項目收費。
三、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分析
1、公立醫院醫生薪酬來源保障性差。由于政府職責的不到位,財政投入僅占醫院總收入的6%~7%,對公立醫院效益影響微乎其微。公立醫院醫生必須通過業務收入賺取自身薪酬,待遇和醫院的經營狀況息息相關,薪酬來源保障性差。加上藥品加成收費、按項目付費等制度安排,都鼓勵醫生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進一步加大市場失靈,違背了醫生社會人的屬性。
2、公立醫院醫生的陽光薪酬水平低,未能體現醫生的人力資本價值導致“代償機制”。醫療行業具有社會責任重、服務內容廣、成熟周期長、工作時間長且無規律、職業風險高、知識更新快等六大特征,這就要求從事這一行業的醫生有穩定較高的薪酬。與國際上醫生的薪酬常位于行業排名前列相比,我國醫生的陽光薪酬卻一直處于行業排名的中等水平,且在新醫改以來排名逐漸走低,這不符合醫療行業的特征以及新醫改“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的要求。在這種薪酬制度安排下,醫生只能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得額外的“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導致“收紅包”“走穴”“拿回扣”等現象出現。這種畸形的“代償機制”不僅損害了患者的利益,最終也將損害醫院乃至整個醫療行業的利益。
3、薪酬結構和分配要素不科學,導致激勵機制進一步扭曲。在現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下,基本工資是保障公立醫院醫生基本生活需要的穩定收入;績效工資屬于可變薪酬,是醫院根據各科室當月或季度結余,按照一定的比例將績效部分發放給各科室,再由科室負責人按照本科室的獎金計算方法發放給各醫生。當前,公立醫院醫生的基本工資所占比重小,績效工資和獎金占大頭,出現“倒掛”現象。同時,醫生的基本工資水平受職稱和工作年限的影響較大,但由于專業技術資格,尤其是高級資格在評審中長期以來存在“重論文、輕實踐”的現象,專業技術資格并沒有能夠很好的反映出臨床專業水平。醫生的績效工資則與醫院及科室的效益密切相關,甚至成為影響收入最為重要的因素。薪酬結構不合理及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缺乏,進一步扭曲了醫生的激勵機制,破壞了醫生的專業精神。
4、公立醫院醫生薪酬激勵機制受制于事業單位體制。 在公立醫院醫生的人事權上,決策主體不在院長,而在政府的組織部門、人事部門和編制部門。尤其是編制問題,且無權解聘有編人員。編制又與工資水平、福利待遇掛鉤。在單位制下,公立醫院的醫生是單位人,而不是作為醫院的合伙人,這限制了醫生通過多點執業獲取額外經濟報酬的渠道。
四、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發展方向和路徑選擇
(一)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應遵循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要符合醫療行業特點。醫療行業的六大特征要求給予公立醫院醫生穩定較高的薪酬待遇,體現醫生的勞動價值和知本價值;
二是要符合科學規律,借鑒國內外成熟的理論和時間指導改革;
三是要符合中國國情。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先解決醫生的基本物質需求,然后循序漸進;
四是要符合改革方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引進保方和供方行業組織談判機制;密切結合事業單位改革的走向和框架,探索公立醫院的人事自主權、分配權等管理權獨立的法人機構改革。
(二)中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發展方向
醫師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與醫院和科室的收益脫鉤,使醫生回歸社會人屬性和定位。二是建立公立醫院醫生與政府、醫療保險、患者的社會契約制度。政府應該建立良好的社會契約來保證醫生完成其勞動價值、社會責任、歷史使命,同時給予體現醫生人力資本價值的相應的薪酬和社會尊重、社會地位。三是建立公立醫院與醫生的合伙人制度,使醫生拜托單位人的枷鎖。
(三)中國公立醫院醫生薪酬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
1、在現行薪酬制度下建立穩定較高薪酬的投入保障制度。一種途徑是增加政府財政投入,動態調整工資總額,但需要以公立醫院服務對象健康產出、公益性為導向;另一種途徑是調整補償機構,提高醫生技術勞務價格,將原來的藥品加成收入以醫事服務費等形式平移給醫療團隊。
2、將現行薪酬制度關進檔案,實行較高水平的倒扣型年薪制。將現行的薪酬制度關進檔案工資,作為“五險一金”、工會會費等的繳費基數。各地在充分調研和核算的基礎上,實行一套新的較高水平的年薪制,同時加大政府、醫保和行業協會等對醫生的監管力度,一經發現有收受回扣、紅包等違法違規行為從重處罰,扣去較大比例的年薪。
3、創新公立醫院醫生考評體系,建立相應的薪酬體系。借鑒國內外經驗,各地在薪酬設計的時候,與醫院綜合改革相配套,建立在對醫生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對醫生的勞動價值和貢獻分出等級,進而建立相應的薪酬體系。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