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補貼稅前扣除:重新定義“工資薪金”?
知識庫 > 薪酬管理 > 薪酬體系 > 正文 904 林江 羊城晚報 2015-05-21 08:27:08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則公告,規定固定與工薪發放的福利性補貼,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在稅前扣除。我認為這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環境下,中央政府嘗試作出努力降低納稅人的稅務負擔...

\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則公告,規定固定與工薪發放的福利性補貼,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在稅前扣除。我認為這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環境下,中央政府嘗試作出努力降低納稅人的稅務負擔,增加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費的一項舉措。

在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安排下,把個人所得稅的稅目分成了三大類:勞務所得、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及十一個小類: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稿費所得等。在十一個小類之中,只有工資薪金所得是得到稅前扣除的,換言之,只有工資薪金所得才能享受3500元的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其他類別的收入通常要按照偶然所得被征收20%甚至以上的個人所得稅。而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福利性補貼了,在現行個稅制度下,福利性補貼不屬于工資薪金所得,故必須按照偶然所得的稅率適用標準納稅。有人會說,企業如果處于為員工合法避稅的考慮,只需把福利性補貼納入工資薪金的范疇不就可以了嗎?可是,姑且勿論稅局如何認定企業此舉是否屬于合法避稅的行為,把福利性補貼全部納入工資薪金有可能助推企業的工資水平直線上升,換言之,工資薪金一般而言是只會漲不會跌的,而福利性補貼則是隨著企業的經營情況好壞而增減的。如此一來,企業員工的稅負就降不下來了。
 
總之,這次國家稅務總局的措施將會讓更多的企業員工受益。另外,我認為此舉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大力推動個人所得稅制以及征管方式的改革。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方向是從分類征收向綜合與分類征收轉變,最終實現綜合征收,換言之,現有對個人收入的十一個小類的分別征收所得稅,并不符合稅收公平原則,理想狀況是把十一個小類的收入合并,扣除一定的免稅額,例如子女免稅額、父母贍養免稅額等之后再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而這次國家稅務總局把工資薪金與福利性補貼捆綁,綜合計征個人所得稅,將是個稅朝著綜合征收方向改革邁出了一步。
 
接下來,如何界定“固定與工資薪金發放的福利性補貼”就變得非常重要了。當然,國家稅務總局顯然是有備而來的,要求各地稅務機關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事實上是要強調,只有經過稅務機關確認的補貼,才可以按照新規進行稅前扣除。
 
我認為這樣的規定非常合理,因為如果不經過稅務機關認定就納入稅前扣除范疇,坊間就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的避稅情形,可是,要認定是否屬于與工資薪金捆綁發放的福利有時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例如,一家企業為其員工提供免費餐食和住宿待遇,是否應該被視為是與工資薪金捆綁發放的福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企業主就可以把餐食和住宿折算成為員工的工資薪金的一部分,一方面似乎給員工增加了工資,讓其享受稅前扣除的好處,而另一方面,則要向員工收取住宿和餐食的費用,誰能夠保證員工從個稅稅前扣除中得到的好處不會被企業主所收取的各種費用所抵消呢?
 
可見,國家稅務總局的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符合個稅改革的要求,然而,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還必須結合不同的群體的實際收入結構的情況來評估政策的成效。
 
事實上,國家稅務總局的這項個稅新政,其實是把工資薪金的范疇擴大了,把部分員工福利也視為是工資薪金的一部分而納入個稅的稅前扣除范疇了,我們不妨啟動對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法程序,對“工資薪金”收入作出全新的定義,擴大“工資薪金”的涵蓋范圍,這才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舉措。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