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我們在明確一下這三個部分的概念:職系就是從組織結構圖中劃分出來管理層、業務人員和普通員工等按照職位類別分類,如管理職系: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一般管理者,只要是有下級的管理人員都可以劃...
在這個時候我們在明確一下這三個部分的概念:
職系就是從組織結構圖中劃分出來管理層、業務人員和普通員工等按照職位類別分類,如管理職系: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一般管理者,只要是有下級的管理人員都可以劃歸管理類;專業技術職系:從事運用某項專業知識提供某種支持或服務,直接或間接創造價值的工作。如銷售、市場、財務、HR、技術研發、質量管理、采購、物流、工藝技術、軟硬件……
職等:職系區分開后,可以建立職等,就是在職系基礎上劃分等級,如管理職系類分為高級管理層、中級管理層、一般管理者三個等級。財務類分為:會計、主管會計、總賬會計、財務經理等,人力資源部分為:實習生、專員、主管、經理等。
區分職等的作用在于建立福利體系的時候要對應。如財務同等級別的經理在住宿標準、出差標準及享有的公司級別補貼等等方面要統一。
職級:根據劃分的職等,我們通常采取寬度薪酬制度,所以每一個等級上還會產生因技能要求或經驗要求不同帶來的級別區分:如財務部會計,可分為ABC三級,每級工資不同,C級為初級會計,可以用剛畢業或工作1年左右經驗者,起薪比較低;B級為中級:2-5年工作經驗,有獨立操作能力者,薪資要適中;A級為高級:要求5-8年工作豐富的行業內工作經驗,有團隊管理能力,薪資要具有市場競爭力。
具體事例拆解職系、職等、職級
這是一個比較清晰地職等職級表,職系在這張表中也有體系但不明顯。
職系:管理類和專業類
職等:1-6個等級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專家、資深專家、高級專家共六級
職級:分AB級 從P1-P3代表初級職級。
這是一家比較完整的職系職等表,我們拆解完這個表,對應的就要考慮這個表在之后的作用。
職系——職業發展通道的基礎
在上圖1中可以看到,職業發展路徑被分為管理路徑、項目管理路徑和技術路徑,在這三個路徑下,從最基礎的人員到總監、副總、總經理都有明確的上升通道,每個通道都因對應在職系表中找到,只有明確了職系類型才能對應的編訂職等、職級。
職等—薪酬福利等級的基礎
上圖中每個紅線隔都是一個職等,在這個職等內,福利一致,比如:部門主管、各模塊項目主管、首席設計工程師這三個職位在同一職等內,他們出差享有的出差補貼、報銷比例、電話、交通補助額度應該一致,如果有特殊崗位要享有的多,也因單獨申請,不影響公司職等結構。
在以上圖2為例,P1-P3,以一等級,P4-P6,P7-P9與M1-M2這是在同一等級內,他們享有的福利標準與上圖類似。
除了福利標準,底薪的標準在每一職等中也有不同,比如:
圖1中輔助類是文員類職位底薪可以從3000元-5500元不等,各地地區有差異在另論。經理類自8000-15000元不等但不出這個底薪范圍。
圖2中P7-P9與M1-M2在同一底薪范圍:6000-10000不等,但都在同一范圍。
以上特制底薪部分就是固定薪資,績效工資及其他按照崗位職責大小和任務多少劃定。
職級是員工晉升、漲薪、職業發展通道的真正落地
我們在這個表中看到了職級,P1-P3,P4-P6,P7-P9與M1-M2這些都是職級,每個級別對應的薪資會有不同,但同一等級內漲幅比例相同,例如圖1中輔助崗自初級文員自3000開始,因初級分AB兩級,B3000元-A3500元 ;中級B 4000元- A4500元;高級B 5000元-A5500元 這樣每個級別500元漲幅,員工從中級B等向A等升級就漲到4500元。其他 崗位類似。但如圖1P7-P9與M1-M2以上的崗寬度區間要拉大,比如1000-3000的區間段,因為一個經理或總監如果一次漲薪只漲500,那么就不是激勵作用,反而起到負效果,具體比例是多少,一方面進行測試另一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公司在地區、行業和發展階段都有關系。
員工看到了下一級可以努力的方向或者自己能力可以夠得著的地方,就會為之努力,也就會有不斷的提升。以上就是職系、職等、職級在薪酬基礎方面的應用,如果異議請聯系作者加以討論。
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已經比較規范和標準的把薪酬基礎搭建了一部分,但還是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部門負責人不按考核來,沒有規定時間概念,就是很隨意,員工要走我就申請漲工資,也沒有按照我們的級別要求,因為員工不會按照級別要求,都是市場要求,外邊另找份工作會高出20%的工資,這邊就和公司要漲薪20%,部門經理就各種理由申請。還有你說按寬帶標準漲500或1000元,但這個人能力和要求還沒有達到,就這么漲了,其他員工都覺得是不是到日期就能漲,都到了1年都來提,干沒干出成績都要求漲。老板又會覺得人力資源部搞出來一個體系沒有規避或規范員工漲薪,反而助長了員工等等。
這種實際案例很多,首先說明,薪酬體系的基礎是搭建規范的體系,但這個不能解決考核和標準問題,只是讓考核有結果后可以對應的找到公司薪酬依據,所以人力資源部不要覺得很失落。第二,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標準:任職資格標準、績效考核標準、業績完成標準等等在完成標準的前提下,薪資可以做區間要求,比如:完成80%任務后漲薪達100%比例,完成75%漲薪75%,完成60%無50%,以下即無漲薪,還有建立其他考評依據,在依據明確的前提下,就會不有蜂擁而至的結果。
其次,人力資源部要不斷的和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講解,不要任由他們做違反規定的事情,有很多時候,人力資源部的聲音很虛弱,部門負責人尤其是帶來業績的強勢領導,說一不二,但越是這樣風險也越大,所以人力資源部站在企業的角度,一定要規范操作嚴守風險關。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