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的尷尬與策略
知識庫 > 薪酬管理 > 薪酬福利 > 正文 964 三茅人力資源網 2013-07-30 17:47:11

多數HR和部門主管把加薪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認為只要加薪就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就可以使員工獲得物質和心理需求上的滿足。然而,筆者從近幾年擔任薪酬經理審批過上千份加薪單中發現,加薪其實是一種尷尬,加薪...

多數HR和部門主管把加薪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認為只要加薪就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就可以使員工獲得物質和心理需求上的滿足。然而,筆者從近幾年擔任薪酬經理審批過上千份加薪單中發現,加薪其實是一種尷尬,加薪的激勵作用約占總加薪人數的30%、平衡作用約占60%、留人作用占10%左右。針對加薪的不同目的,如何對要求加薪的員工進行合理的使用、培訓及職業規劃是HR需要掌握的一門藝術。 

一、加薪的目的是為了激勵,HR主管是心甘情愿。 

從理論上講,加薪的目的是為了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這是管理者與員工皆大歡喜的事情,為此,這類加薪HR主管是心甘情愿的,調薪比例可能在20%-30%左右,有時甚至高達50%左右,調薪的策略是個案調整,并且對申請加薪的員工一定要重用,甚至是破格提拔,對他們的發展規劃是作為后備骨干進行重點培養,并且委以重任,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筆者手下有一名培訓專員,在進入公司半年多的時間進步很快,能夠獨當一面,我發現他很有發展潛力,于是我主動提出為他晉升、加薪,通過人事考評委員會把他從培訓專員晉升為高級專員。"好鋼用在刀刃上",在晉升和加薪后,小伙子每天信心百倍,躊躇滿志,后來在他的上司離開后,他僅以一個高級專員的身份就撐起了整個公司的培訓任務,負責整個培訓部門的規劃管理,目前在我司通過這種個案調薪、破格提拔方式的激勵效果非常明顯。 

二、加薪的目的是為了平衡,HR主管是心不甘情愿。 

薪酬的作用既要顯示激勵又要顯示公平,事實上是很矛盾的,薪酬很難做到真正的100%公平。原因是: 

1、平均主義心態。中國人的傳統心態是"患均而不患寡",而平均主義就是"大鍋飯",所以不少主管認為同崗同酬才是合理。然而事實上同崗同酬適合于一崗一薪的崗位工資制,比如操作工、清潔工等,而對于知識型的員工就不適用了。前幾天我收到某工程部8位工程師的調薪單,主管按照同崗同酬的思路,8個人的薪資全部調為一個標準。好一個"同崗同酬",難道他們的能力、學歷、年資、業績都相同嗎?既然不相同,薪資怎么會相同呢?   

多數HR和部門主管把加薪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認為只要加薪就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就可以使員工獲得物質和心理需求上的滿足。然而,筆者從近幾年擔任薪酬經理審批過上千份加薪單中發現,加薪其實是一種尷尬,加薪的激勵作用約占總加薪人數的30%、平衡作用約占60%、留人作用占10%左右。針對加薪的不同目的,如何對要求加薪的員工進行合理的使用、培訓及職業規劃是HR需要掌握的一門藝術。 

一、加薪的目的是為了激勵,HR主管是心甘情愿。 

從理論上講,加薪的目的是為了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這是管理者與員工皆大歡喜的事情,為此,這類加薪HR主管是心甘情愿的,調薪比例可能在20%-30%左右,有時甚至高達50%左右,調薪的策略是個案調整,并且對申請加薪的員工一定要重用,甚至是破格提拔,對他們的發展規劃是作為后備骨干進行重點培養,并且委以重任,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筆者手下有一名培訓專員,在進入公司半年多的時間進步很快,能夠獨當一面,我發現他很有發展潛力,于是我主動提出為他晉升、加薪,通過人事考評委員會把他從培訓專員晉升為高級專員。"好鋼用在刀刃上",在晉升和加薪后,小伙子每天信心百倍,躊躇滿志,后來在他的上司離開后,他僅以一個高級專員的身份就撐起了整個公司的培訓任務,負責整個培訓部門的規劃管理,目前在我司通過這種個案調薪、破格提拔方式的激勵效果非常明顯。 

二、加薪的目的是為了平衡,HR主管是心不甘情愿。 

薪酬的作用既要顯示激勵又要顯示公平,事實上是很矛盾的,薪酬很難做到真正的100%公平。原因是: 

1、平均主義心態。中國人的傳統心態是"患均而不患寡",而平均主義就是"大鍋飯",所以不少主管認為同崗同酬才是合理。然而事實上同崗同酬適合于一崗一薪的崗位工資制,比如操作工、清潔工等,而對于知識型的員工就不適用了。前幾天我收到某工程部8位工程師的調薪單,主管按照同崗同酬的思路,8個人的薪資全部調為一個標準。好一個"同崗同酬",難道他們的能力、學歷、年資、業績都相同嗎?既然不相同,薪資怎么會相同呢?   

一、建立體現激勵與公平的薪資制度 

員工之所以會攀比工資,部門主管之所以會有平均主義的觀念,首先是內部不公平。要解決內部公平問題,在制訂薪資制度必須做好科學的崗位評價,通過崗位評價可以做到橫向對比的公平。如在公司內有計劃員與成本會計2個職位,到底哪個職位薪資標準要高一些?高多少?可通過勞動技能、勞動強度、勞動環境、工作責任等難度評比,具體操作可采取點數法或海氏法等,在崗位評估過程中一定要請員工代表參加,這樣評價的結果才會公平、公開、公正,讓員工心服口服。其次沒有進行外部薪酬調查。薪酬調查是保證外部公平及薪資是否有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在薪酬調查時要注意調查的樣本是否屬于同行業及規模相同的企業,并且對不同職位要在同一任職資格上進行對比,如相同學歷、相同年資、相同性質的企業比較。部分HR在薪酬調查時熱衷于公司咨詢機構的薪酬調查報告,其實除此方式外,還有多種不花錢也能拿到調查信息的方式,如面試面談時有意了解該崗位的外部薪酬、在人才網站分析應聘者薪資要求、訪談內部員工在過往同行公司的薪資待遇等,通過甄選后,信息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可能比薪酬調查報告還要好,這是筆者長期從事薪酬調查的心得。 

二、建立系統性的任職資格體系 

任職資格體系是支撐薪資標準體系的基石。通常企業會把內部眾多職位分為幾大職類,如管理類、技術類、操作類、事務類、營銷類。在每一類中都有任職資格的標準。最基本的條件如學歷、年資、同行經驗等。如果有了科學的標準,那么助理工程師就不會和工程師或高級工程師攀比,他(她)們的工資落在哪個范圍自然就很清楚了。 

三、建立以KPI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制度 

薪資之所以被攀比或產生平均主義,除薪資制度是否科學合理外,績效考核也是重要的一環。同等崗位的2名職員可能工資是一樣的,但2個人的能力不同,績效也不同,如果通過KPI的考核,盡可能量化他(她)的業績,讓事實數據說話,員工自然就會心服口服。但據了解在國內多數企業績效考核做得好的并不多,這是造成員工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四、建立人才梯隊機制 

目前珠江三角洲不少企業還處于生存階段,疲于奔命,為了短期利益,雇主不愿投資培養接班人,甚至沒有意識去培養接班人,一旦某個關鍵職位的員工提出辭職,主管不得開出高價留人,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接班人制度,接班人制度是企業發展的人才戰略,企業必須把培養后備人才作為必培訓部的重要職責。 

薪酬其實是"心愁",要解決一個"愁"字,首先要注重救急的技巧,其次是要從根本解除 "病根",這樣才能把加薪作為一種"催化劑"或"助推器",讓人才發揮最大的潛能,讓企業的投入有最大的產出。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