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管理是一個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問題,但很多企業僅僅重視福利制度的制訂與執行,而忽視了福利制度從產生到持續改進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細節,從而最終使得很多福利非但沒有起到保健和激勵作用,反而使企業員工感到麻木,甚至引起員工的不滿和人才的流失,最終成為企業日漸增加的人工成本,使企業的競爭力日漸喪失。
“由于企業經營環境的多樣化和企業內部的特殊性,福利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逐漸演化為附加型彈性福利計劃、核心加選擇型、彈性支用賬戶、福利套餐性、選高擇低型等五種類型。”
“附加型彈性福利計劃”是最普遍的彈性福利制,就是在現有的福利計劃之外,再提供其他不同的福利措施或擴大原有福利項目的水準,讓員工去選擇。
“核心加選擇型”的彈性福利計劃由“核心福利”和“彈性選擇福利”所組成。“核心福利”是每個員工都可以享有的基本福利,不能自由選擇,可以隨意選擇的福利項目則全部放在“彈性選擇福利”之中,這部分福利項目都附有價格,可以讓員工選購。
“彈性支用賬戶”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彈性福利制。員工每一年hr369.com可從其稅前總收入中撥取一定數額的款項作為自己的“支用賬戶”,并以此賬戶去選擇購買雇主所提供的各種福利措施。撥入支用賬戶的金額不須扣繳所得稅,不過賬戶中的金額如未能于年度內用完,余額就歸公司所有;既不可在下一個年度中并用,亦不能夠以現金的方式發放。
“福利套餐型”是由企業同時推出不同的“福利組合”,每一個組合所包含的福利項目或優惠水準都不一樣,員工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的彈性福利制。在規劃此種彈性福利制時,企業可依據員工群體的背景(如婚姻狀況、年齡、有無眷屬、住宅需求等)來設計。
“選高擇抵型”福利計劃一般會提供幾種項目不等、程度不一的“福利組合”給員工做選擇,以組織現有的固定福利計劃為基礎,再據以規劃數種不同的福利組合。這些組合的價值和原有的固定福利相比,有的高,有的低。如果員工看中了一個價值較原有福利措施還高的福利組合,那么他就需要從薪水中扣除一定的金額來支付其間的差價。
福利管理本身是一個動態過程,有效激勵的前提是要針對需求。但在有些企業在福利項目的設置上基本是一個老面孔,對已有的福利項目及具體數額和比例多年不變。在福利剛剛實施時,由于人的意識原因,可能感覺當時企業的福利與同行業相比比較豐厚,因而大家會非常高興,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企業的發展,員工對福利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而員工面對這樣一個經年不變的剛性福利,最終所能做的只是接受這道"菜",不管它是否對自己的胃口,而且員工會認為:反正是免費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員工的抱怨,甚至是企業人才的流失,喪失福利的激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