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個原理叫收入裝逼守恒,即全世界所有人的收入和逼格基本守恒。這個世界上不乏月薪五萬,卻活的像月薪五千的逼格守恒器西二旗er,用黃燜雞米飯和格子襯紗拉低中產階級的整體逼格;但也有月薪五千,卻活的像...
這個世界上不乏月薪五萬,卻活的像月薪五千的逼格守恒器“西二旗er”,用黃燜雞米飯和格子襯紗拉低中產階級的整體逼格;
但也有月薪五千,卻活的像月薪五萬的“國貿er”,用368元一份的冷萃混合果汁套餐和滿嘴的中英文混合單詞提升全世界的逼格。
所以有了這段膾炙人口的順口溜:
他們說西二旗的土,天通苑的床,上地的加班最他媽長;他們說三里屯的瘋,工體的浪,國貿的裝逼不重樣。
如果說“西二旗er”月薪五萬卻過得像月薪五千是因為生性低調的工程師文化,那么“國貿er”信奉的“月入五千,也要活的像年薪百萬”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又是怎么來的呢?
同為朝陽區的群眾表示好奇。ㄎ⑿δ槪
- 01 -
自信與懷疑
普通人家的“富二代”怎么越來越多
知乎上有一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為什么國內的“小土豪”都宣稱錢靠賺不靠省,而巴菲特和芒格卻仍推崇節儉的生活方式?
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解釋了為什么那些月薪五千的普通工薪階層,寧肯透支信用卡也要維護自己的精致和體面,哪怕是吃方便面也一定是要吃海淘的:
一方面他們對未來有盲目的自信,錢是可以賺出來的,而不是省出來的;
另一方面他們對未來很恐慌,手握價值幾百上千萬的case卻跟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讓他們不太相信“節約成本,永續經營”這回事。
就像我一個在商務航空公司工作的朋友Nancy,她每個月工資只有只有八千上下,但是她的消費水平卻遠遠超出了她的薪資水平,基本靠透支信用卡維持體面。
一方面她盲目堅信自己一定會出人頭地,因為每天接觸的都是超級大佬,聽到的故事都是“xxx老板包一架波音787夢幻客機,花了1500萬帶家人和朋友飛大溪地辦了一場生日派對”。
眼里滿是憧憬的小星星,甚至幻想萬一哪天釣上了金龜婿,自己也就不用為每個月都緊還慢還的信用卡煩心了。
另一方面她對未來也很恐慌,她經手的商務包機項目一年幾千萬流水,但是卻跟她沒有半毛錢關系。
年薪還不夠波音787飛一個小時的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但是已經提上去的生活水平,想降下來卻很難了。
今年28歲的她靠妝容已經快遮不住魚尾紋了,也不知道未來的金龜婿到底在哪。
明明生在普通家庭,過得卻像富二代,深植于內心的自信與懷疑,讓這一群生活得像年薪百萬的年輕人騎虎難下。
- 02 -
補償心態
I Deserve It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補償心理,意思是在一個地方造成的心理損失感,就一定要在別的地方補回來。
現在太多年輕人就有這種心理機制:
我工作那么辛苦,難道不應該過得好一點獎勵自己么?
就像我在新媒體公司的朋友Elya:減肥一公斤要買個LV,KPI比去年提升了3%要買個愛馬仕,這周加了三天班,那周末一定要去吃個懷石料理犒勞一下自己……
當我冒著友盡的風險問Elya,你半年的加班費夠吃一頓懷石料理么。Elya堅定地告訴我:“我工作這么辛苦,I deserve it”。
但歸根結底Elya們并不是認為自己的工作值得犒勞,而是認為自己本人值得犒勞,他們在補償自己內心的損失感。
可是你不管怎么加班KPI都只是剛及格,奮斗了那么多年還是職場小透明,穿上一身大牌還是不能走路帶風,你難道就不想問問自己,你有什么可獎勵的?
- 03 -
“偽百萬年薪”的強制驅動力
職場鄙視鏈
王小波在《椰子樹和平等》里說人人理應生來平等,這一點人人都同意。
但實際上是不平等的,而且*大的不平等是有人有椰子樹,有人沒有椰子樹。
于是有椰子樹的人就通過鄙視那些沒有椰子樹,甚至連椰子都沒有的人,來建立自己的優越感,通過各種高額消費來來表達自己的身份訴求,人為地建立人跟人之間的鄙視鏈。
有一次我穿著記者套裝:短褲、T恤,背著雙肩包,去三里屯盈科中心頂樓找朋友喝酒。電梯里所有的人都穿著得體的套裝,不管男女都帶著精致的妝容,不知道從哪里來的混合香氣讓我身上的寒酸氣瑟瑟發抖。
我甚至很明顯的看到幾位女白領微微的側了側身跟我拉開了距離。
她們那韓式半永久的眉毛微微的皺著,讓我感覺那一平米多的電梯仿佛兩個世界,一個屬于他們,一個屬于屌絲,也就是我。
當然這并不是他們的問題,因為他們所處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他們所在的職場不容許他們妝容不精致和衣服不大牌。
他們必須把自己同第三世界的屌絲們區分開來,哪怕月薪幾千也要活得像年薪百萬,否則就會被老板同事、客戶各種鄙視,想翻身就難了。
很大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被動的成了“為百萬年薪”族。
- 04 -
想想吧
那些掉入老鼠陷阱的年輕人
不知道那些“偽年薪百萬”的年輕人知不知道老鼠陷阱理論:
老鼠在輪子上跑步,老鼠跑得越快,輪子轉的也就越快。
之前有一篇爆文說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沒什么積蓄了?就是因為這些拿著幾千月薪,過著月薪幾萬生活的年輕人,掉入了老鼠陷阱。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增長乏力的薪水,永遠跑不過欲望增長的速度。
根據《財經》雜志的報道,過去10年間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上漲了7倍,可是工資又漲了多少呢?更別說想要名牌包、名牌車……
有人抱怨自己存不下錢是因為工資低,可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發布的數據:
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僅為6.9%。
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年輕人里有不少是中國收入前6.9%的,請問你存下了多少錢呢?
中國的年輕人的“光速”正在加快,因為他們正在從年光到月光,再到日光……
有好多朋友都問我那怎么才能讓“光速”慢一點呢,我每次都能給他們開出藥方:
合理管控欲望,制定長期理財規劃。缺乏規劃的人生往往是混亂的,缺乏管理的財富,也一定會以流干淌凈告終。
轉變消費觀念。該節省的一定要節省,哪怕每天省10塊錢,10年下來的復利也很驚人。(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復利計算方法)
設置自動定投。舉個極端的例子,1000塊買了正規基金,哪怕碰到股災也會有超過50%剩余,而正常情況下都會多少賺一點錢。而留在你手里,往往就是花光。每周定投一部分錢到理財產品中,你會發現一年下來你能存不少錢。
打造自己的護城河。為什么好多人開辟第二職業乏力?因為缺乏一項過硬的技能,所以你還不如把購買奢侈品的錢省下來去購買成長課程,打造一項過硬的能力,幫你賺錢。
定期接收最新的財富資訊,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理財。
然后告訴他們,如果第一條做不到,那您還是省省吧,光速會越來越快的。
因為人的欲望理論上是可以無窮大的,欲望的增長往往是指數級的,今年想要花1w,明年想要花10w。
但是你的收入卻很難實現指數級的增長,往往都是線性的。
今年你能賺1w,明年也可能只能賺1.1w。用線性增長的收入去追指數增長的欲望,跟夸父逐日有什么區別呢?
就像古印第安人的一句俗語:“別走得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我也想說“別讓欲望走得太快,等等你的錢包吧”。
*簡介
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碼字的個人管理專家,36Kr特邀作家,脈脈特約專欄,多篇文章全網收獲千萬級別閱讀。個人公眾號“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歡迎關注。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