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績效評估(上)
知識庫 > 績效管理 > 績效評估 > 正文 918 周凌峰 2012-08-21 09:33:55

由于董事會成員認識到,要評價他們在董事會中的績效表現,他們自己無疑是處在評價的最佳位置,因此,董事績效自我評估開始越來越被普遍接受。董事自我評估的做法已逐漸被廣泛接受,董事進行自我評估的主要依據是...



       由于董事會成員認識到,要評價他們在董事會中的績效表現,他們自己無疑是處在評價的最佳位置,因此,董事績效自我評估開始越來越被普遍接受。



        董事自我評估的做法已逐漸被廣泛接受,董事進行自我評估的主要依據是他們認為董事能夠對自己的績效做出最好的評估。許多公司治理顧問提議,每兩年對董事會績效進行一次評估,因為如果評估過于頻繁的話,一是沒有太大的必要;二是評估的過程太費時,并且還常常會中途出現問題。然而,一般證券交易所要求其上市公司每年對董事會績效進行一次評估。



        從整體上對董事會的工作績效做出評估,并不會引起太多的爭議,然而,要在董事之間進行相互評估卻一般難以受到人們的青睞,主要原因是董事不想對自己的同事評頭論足。但不管怎樣,對董事會成員的個人績效做出評估還是慢慢被人們接受了,尤其是在安然事件之后,這種對董事個人績效的評估成了贏得股東的信賴的一種有益嘗試。



        董事會評估的價值及其評估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在評估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大多數董事會可能會把評估的任務交給提名和治理委員會來完成,這主要是因為提名和治理委員會有挑選和提名董事會成員的責任。再者,他們能夠對董事會的績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也知道董事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知道需要什么樣的專業技能才能改進董事會的工作,提升董事會的績效表現。



        在對董事會成員的個人績效做出評估的過程中,董事成員要對自己或對自己的同事做出評估,關鍵是要評估他們應該具有的下列能力:

²對管理部門提出質疑和挑戰的獨立意識和意愿

 對公司經營的業務狀況的了解²

 具有的經驗²

 承擔的義務²

 工作準備的情況²

²具有的資格和能力

 做出的貢獻²

 個性特征²

 在團隊中的協作能力²

²對股東的關注程度



        從總體上說,評估標準應該符合董事提名所需要達到的標準,要符合董事會工作的基本責任。在評估的相應周期內,可以以董事會的工作目標和方向作為其績效評估的標準。在進行個人評估或集體評估中,只有鼓勵董事們不怕困難,勇于承擔責任,評估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評估才能讓董事、管理人員和股東受益。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誠實、公平、勇氣和優秀的交際才能。



        在實施評估的過程中,要根據董事會的具體職責和義務,根據董事會通過的具體的工作目標,來作為評估的基準,評估和比較董事會的工作績效。其中,董事會通過的具體的工作目標包括:重新審查與更新公司管理人員的更替規劃;修正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議案;評估某項重要的生產或服務業務轉移到海外的合理性;評估公司購并方案的可行性(或對現有的議案做出修正)。對于這些向題的審查和回顧,一般要安排專門的董事會會議,讓董事們在會上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討論。當然,在這樣的評估會議中,還可以讓董事們針對董事會績效的調查和評估問卷表的相關內容提出反饋意見。



        一些專門研究公司治理和董事培訓事宜的機構已經開發出了一套應用廣泛的評估工具,可以作為董事會和董事績效評估的指南,其中有些可以直接用于評估過程或是在評估中起到輔助作用。



        由于《薩班斯一奧克斯利法案》的制定,進行正式書面評估的董事會的數量明顯增加。然而,許多董事對正式的問卷和書面評估還是心存疑慮。他們主要是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考慮的,他們擔心,如果把評估的內容寫在書面上,特別是把那些否定性的評論和批評記錄下來,就會成為可以查證的證據,如果有法律訴訟或法律調查,就會使他們有可能因此而受到起訴,并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后果。但不管怎樣,可以通過一些精心準備的調查問卷,在為董事提供需要的信息,為董事提供有益的建議時,不會讓他們面臨受譴責的風險,不會讓他們面臨法律訴訟的風險。另外,如果董事們愿意接受批評和建議,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批評,那么,開誠布公地討論董事會績效會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下面這些問題能得到認真的回答,那么它們對評估董事會績效及董事的個人績效將大有幫助。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