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8小時,浪費5小時?你需要掌握這10個方法
知識庫 > 工作分析 > 正文 1169 古爾浪洼 古爾浪洼的職場江湖 (xllx01) 2018-07-24 23:25:07

上班8小時,浪費5小時。上班劃水已經是阻礙大多數人職場進步的一大原因。怎樣才能做到深度工作呢?文章介紹了10個小技巧,幫你擺脫膚淺,早日嘗到深度工作的味道。1集中注意力于單一問題持續思考持續性單一思考盡...

上班8小時,浪費5小時。上班“劃水”已經是阻礙大多數人職場進步的一大原因。怎樣才能做到深度工作呢?文章介紹了10個小技巧,幫你擺脫“膚淺”,早日嘗到深度工作的味道。
 
1
集中注意力于單一問題
持續思考
 

持續性單一思考
 
盡量在散步、慢跑、淋浴等花費體力累的活動時,有意識地讓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問題上來。而不是信馬由韁,聽之任之。
 
這樣就會形成持續性思考,而不是碎片化的思考。
 
不繞圈子

 
在思考中,如果已經有了答案,或者有了相對可以捕捉的模塊和框架時,有意識引導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階段。而不是重復在一個問題上繞圈。
 
將思考結構化

 
在思考的過程中,盡量建立有框架的思考過程和模式。也就是用結構化的方式去思考,讓思考變得有效率。
 
千萬不要用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散漫式思考。
 
比如,安排一項工作,你就用5w2h的要素去思考。不管大小事,進行的時間長短,你都會完整思考到為什么要做,誰做、什么時候做、哪里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或者做多少等等。
 
這樣的好處,是你不會漏掉重要的要素。
 
比如寫作模式,就是:構思、組織素材、寫初稿、修改。如果你明白這種結構化的方式,你從哪塊入手都可以。先有素材,寫上幾句,回頭再去改改,構思出整體框架或主題,組織新的素材,寫成初稿;蛘甙凑枕樞蛞粴夂浅,都可以。
 
這樣的好處是你不會弄了一半不知道怎么進行下去了。
 
 \
 
2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進行下去,或者不能深入的原因,是我們過于隨便。
 
結果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或者讓自己不能短期內快速集中精力。
 
解決的方法是建立儀式。
 
這樣容易讓自己收斂和束縛散漫,從而快速進入到某種狀態。
 
比如固定的時間干固定的事,這樣你就不會想我啥時候開始干,干完還要干什么;
 
比如不要在床上讀東西和寫東西,而是一定要坐在桌子前讀書和寫作,這樣你就不會懶懶散散,容易打瞌睡;
 
比如用電腦寫東西的時候關閉網絡,這樣就不會因為上網到處亂逛而浪費時間。
 
沒有一成不變大家都可用的儀式。主要還是取決于自己,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行。
 
3
像管理公司一樣管理自己
 
在公司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的條條框框和規矩規范。所以,公司的很多事物,不會隨便改變,會比較自動地運行下去。
 
同樣的道理,如果希望自己在深度工作方面也能有效執行到位。最好建立一些原則和規則,從而幫助自己建立紀律,從而來保障效率及執行力。
 
比如,我自己是這樣子來保障自己能有效執行的:
 
專注于最重要的事

 
嘗試的越多,完成的越少。
 
將最重要的事情擺在最前面,才是確保優先完成的最有效方法。
 
建立清晰目標和完成節點

 
有時候很多工作做得不夠深入,就是因為目標建立的不清晰。
 
比如,是完成,還是做了,還是有結果,還是令自己和客戶(上司、同事)滿意的結果。
 
不同的目標,做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
 
如果說上面這樣的方式是對做工作的理解,有點籠統的話。具體的項目,我就會給出具體的可量化的指標。
 
比如,是準確率、合格率、廢品率、銷售金額達到多少。
 
越具體,就越容易執行和管理自己。
 
及時做效果評估,予以獎懲

 
不管是什么項目,完成后都自己做個評估。
 
如果只是自己知道,不需要客戶或者上司確認的項目,也要評估,并獎勵或者懲罰自己。
 
比如,做得好,達到預期目標或者效果,可以獎勵自己吃頓好的,住個好點的酒店等等。
 
總之,要盡量自己管理好自己、鼓勵自己、驅動自己、刺激自己、肯定自己,讓自己有動力。
 
\ 
 
4
給自己放松和分心的時間
 
人畢竟不是機器,不能只是機械地要求和執行。
 
因此,適當的時候,也要安排放松和分心的時間,以便調整狀態。
 
比如如果不是時間緊迫,或者必須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的項目。偶爾也會在查閱資料,或者工作的間隙,上網瀏覽一下。
 
這一方面是讓自己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讓大腦適當放松。
 
另一方面,也是調節深度工作時的焦慮、壓力與適當的游離與新鮮知識及信息有個交替,從而降低工作的枯燥度。
 
5
建立自己的工作哲學
 
這個聽起來似乎有難度,其實并沒有那么深奧。簡單講,就是有一些自己特色的工作習慣和方法堅持。
 
比如,是晨型工作還是夜型工作,是喜歡切香腸式把大項目切開一段一段完成,還是精神高度集中一口氣式完成等等。
 
這種建立的方式沒有定勢,按照自己的特點逐步摸索和建立即可。
 
6
下班即結束工作
 
下班就結束工作,不是說到下班點工作做不完丟下就走。
 
而是建立一種固定時間表完成工作的習慣。也就是要慢慢嘗試優化一天的工作量及時間安排。
 
讓其科學和合理,并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樣,你就會形成自己的工作節奏。
 
7
量化深度工作
 
比如,做會議記錄是淺度工作,做一份預算方案則是深度工作。不能平均用力,也不能因為工作的大小和重要程度而厚此薄彼。
 
一份會議記錄要與一份預算方案一樣,做到符合要求并達到要求,這個不需要去費腦筋思考和區別。
 
真正的區別是,一份會議記錄與一份預算報告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不同。
 
一份會議記錄可能15分鐘就能做完,但一份預算可能需要一周才能完成。
 
量化深度工作,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 
 
8
確認淺度工作與深度工作的時間比
 
淺度工作與深度工作都是我們需要做的,這個誰都一樣。
 
但花在同樣一份淺度工作和深度工作上面的時間卻會大不一樣。
 
如果你能有效管控淺薄過所占的時間和精力。那么,你就可以將更多精力調整到深度工作上去。
 
9
別獨自工作
 
前幾天的文章里提到過別自己一個人吃午飯。因為在飯桌上與不同領域的朋友交流,我們會獲得不同領域的信息,汲取到不同工作的經驗。這些對我們開拓視野和提升工作能力是有幫助的。
 
同理工作也一樣,沒有人是全能冠軍。工作中一定會有自己不會或者完不成的事,因此需要同事的協助。
 
實際上,越是深度的工作,越需要同事的配合。
 
因此,學會與別人協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能。
 
10
學會懶惰
 
懶惰并非指偷懶,而是指:該休息要休息,該借力要借力。
 
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大膽張口,不要啥事都自己親自動手做。
 
一則沒有人是全能,所有事情都能做完;
 
二是,光靠自己踮腳見是增加不了多少高度的,站在別人肩膀上才能看得遠。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