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里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即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人力資源浪費的狀況,一方面有些部門人手緊缺,加班加點;而另一方面有些部門卻出現人手閑置的情況。這種現象的出現,盡管可能是生產計劃的排定及部門合作力度...
本文基于線性規劃方法,詳細介紹一個對企業人力資源配置進行分析優化的案例。但是必須注意每個企業所面臨的情況不同且復雜,僅有一個簡單的案例作介紹是遠遠不夠的。本文的目的也并非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此類問題,只是希望讀者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新的方法和概念,掌握一些定量分析技術,并適當地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嘗試。
S廠商為某著名品牌生產兩種銷路很好的產品:產品甲和產品乙。每件產品甲可獲利85,每件產品乙可獲利90。這兩種產品都需經過4道工序,分別由4個部門完成。經統計,其中每道工序所需的人工數以及每個部門可提供的人工數如下表所示。
企業生產的目的是在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下,使盈利最大。事實上,S廠并未對此作有針對性的規劃,一切都是憑經驗決定,不但利潤經常變動,而且在生產進度上也屢屢達不到交期的要求。說人力緊張吧,有時卻挺閑,說人力充足吧,生產又不能達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先從人力資源結構上考量,是否存在人力資源配置不當而影響生產的情況。分析過程如下:
1.建模分析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狀況
可以根據上表進行建模。其目標函數是在滿足客戶需要的情況下,使盈利最大化max(L)。設產品甲的產量為A,產品乙的產量為B,約束條件是每個工序的人工數不能大于各部門可提供的人工數,建模如下:
用Excel描述如下
由于在上篇已經講了如何利用Excel解決這類問題的步驟,在這里,就省去不講,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在設置“規劃求解”時選擇“最大值”。其運算結果如下:
通過結果,我們可以看出,S廠在現有人力資源配置狀況下能達到的最佳生產能力為:產品甲的產量約為646件,產品乙的產量約為77件,利潤為61846。但是從表中亦可知,部門一與部門二的的人力資源存在松弛人力,分別為193與115,而部門三與部門四的人力資源卻較為緊張。這說明S廠商現有的人力資源配置不盡合理,部門一與部門二有多余人手,而部門三與部門四則為人力資源的“瓶頸”。
2.培訓多能工,進行人力資源再配置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如果某些部門的工人通過培訓可以勝任其他部門的工作,培養多面手,那么通過人力資源的重新優化分配,可以進一步提高效率,獲得更高的利潤。
由于各部門必須保持一定的穩定人員數、工序之間的不同要求、以及各部門人員素質和教育程度上的差異,所以從各部門可以轉到其他部門的人員數是有限的。
經調查發現,通過培訓,部門1的部分工人可轉到部門2或部門3工作,部門2的部分工人可轉到部門3或部門4工作;部門3的部分工人可轉到部門4,部門4的部分工人可轉到部門1或部門2工作。且各部門可調出人數上限為50人。轉換工種的人均培訓費用為50元/人。
3.確定各部門調出人數,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根據上述信息再進行分析。由于采取多能工培訓措施,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以期突破人力資源“瓶頸”,在生產過程中達到靈活調配。因此,培訓總費用需計入目標函數。進行培訓的總費用= ,目標函數變為:
這時約束條件也發生了變化,不僅要考慮各部門的人力資源的約束,而且還要考慮人力資源調動數的約束。
第一,各部門可提供的人工數=(原來可提供的人工數)+(從其他部門調來的人工數)—(調去其他部門的人工數),因此有:
用Excel描述為:
用“規劃求解”功能對其求解,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有:第一點是決策變量不僅只有B3和C3,還有C17,D17,D18, E18,E19,B20,C20(即部門調動數);在操作時按住“CTRL”鍵進行選擇。第二點是約束條件有兩個。其他設置不變(如下圖所示)。
求解得到結果如下:
從上表可以得知,該廠關于人力資源優化的方案為:
1. 產品甲的產量為606件,產品乙的產量為205件
2. 從部門一調出50人至部門三,從部門二調出33人至部門四。
現在可以將人力資源結構優化前后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通過對該廠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前后的產量及利潤進行比較,顯然優化后的產量和利潤均有增長,尤其是產品乙的生產能力得到大幅上升,證明優化方案的確切實可行。
此類分析較為復雜,有較多的數據統計工作,且牽涉到線性規劃方法的運用。但是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相同數量的人在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下,產生的作用是不相同的。這不正是我們常說的“同素異構”原則的應用么?
參考文獻:
胡運權.運籌學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丁一中 Jennifer S.Shang 管理科學:運用Spreadsheet建模和求解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樹丞. 經濟發展戰略與管理科學問題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