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機制:矯正 激勵 失靈
知識庫 > 工作分析 > 正文 888 2012-04-07 12:33:50

 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有效的激勵措施是人力資本收益最大化的可靠保證。但在具體實踐中,普遍存在激勵失靈現象,即激勵措施沒有對員工的需要和動機產生影響,導致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

 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有效的激勵措施是人力資本收益最大化的可靠保證。但在具體實踐中,普遍存在激勵失靈現象,即激勵措施沒有對員工的需要和動機產生影響,導致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為解決激勵失靈問題,企業和組織應針對員工需要和動機的特點,建立分類、分層次、個性化的“立體激勵機制”,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制定激勵措施,強化激勵措施的效果,同時關注激勵過度問題。此外,建立激勵機制應充分考慮國情因素,避免照抄照搬現成激勵模式。

 


  近年來各類企業日益關注人事激勵,但激勵失靈問題仍然普遍存在。本文試圖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矯正激勵失靈的相應方案。


  激勵失靈的表現與癥結


  組織行為學有一個著名的公式:績效=F(能力X 激勵),意為績效是能力和激勵的合成量,兩個能力相同的人,其績效高低取決于激勵水平。激勵效應的最大化應該是人的各種需要的一種最佳組合,過分強調某一種需要都會導致激勵措施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甚至導致激勵機制完全失靈。


  通過分析各類人事激勵案例可以看到,很多企業都存在激勵失靈的問題,主要可概括為激勵不足和激勵過度兩個方面。激勵不足是指因各種原因導致激勵措施不足以影響員工的動機,員工對管理層苦心制定的激勵措施難以產生心理共鳴,導致員工心情不舒暢或積極性不高,影響工作效率;更有甚者,一些公司盡管待遇優厚,但仍無法留住骨干員工。這是激勵失靈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利用都必然會出現收益遞減現象,最終甚至出現負收益。資本、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如此,作為制度的激勵措施的運用也是如此。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激勵過強的情況下,必然出現動機過強的情況,導致員工壓力加大,最終與人的體力和精神極限發生沖突,導致工作效率不升反降。盡管這種情況不是激勵失靈的主要表現,但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應對此類現象予以充分關注。


  另外,之所以會出現激勵失靈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對激勵理論的片面理解,一些企業對人事激勵甚至抱有趕時髦的心理,激勵機制不健全,激勵措施不到位。激勵理論認為,需要引起動機,動機決定行為。員工的需要使其產生動機,行為是動機的表現和結果。換言之,是否對員工產生了激勵,取決于激勵政策是否能滿足員工的需要,所以說,激勵來自于員工的需求,也就是內因。因此,激勵機制及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必須以員工心理需求分析為基礎,通過對動機的激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在中國傳統社會形態下,企業內部人事關系往往錯綜復雜,個別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憑個人好惡判斷是非,在從經營到管理的各個環節上,均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個別企業形式主義泛濫,所謂激勵措施只是徒有其表。盡管這類現象不是激勵制度本身的問題,但也是導致激勵失靈即激勵不足的原因之一。


  矯正激勵失靈的途徑


  激勵機制是現代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動力源,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充分認識有效的激勵機制對吸引、留住和使用人才的重要性,注重人性化管理所帶來的效益,將人的因素放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同時,應全面理解和把握激勵機制的內涵,建立適合本企業人力資本結構的激勵措施。研究發現,不少企業的激勵機制存在偏執一端的現象,這是導致激勵失靈的主要原因。為此,現代企業從謀求自身發展方面計劃,應建立針對員工心理和動機特點、分類分層次、個性化的“立體激勵機制”。


  首先,應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動機,這是制定激勵措施的起點和基礎。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另外,人的需求還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生活需要(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工作需要(包括學習和創造)及休息需要(包括娛樂和消遣)。對每個個體而言,各種需要的強度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發展階段是不盡相同的,企業管理者應對所屬員工的需要進行細致分析和劃分,從而找到激勵的切入點。有效的激勵必須有針對性,否則就會事與愿違。只有抓住員工需求的特點,對其最強烈的需求進行激勵,才能使員工產生最強的動機,解決激勵不足的問題。為此,企業內部應實施有彈性的激勵機制,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員工的需要和動機,制定分類激勵的措施。


  所謂分類激勵,是指在公平的原則下,根據企業生產特點和員工的知識結構、年齡層次和職位,在激勵機制總體框架內建立各有側重的激勵制度。從需求角度出發,不同層次的員工處于不同的需求狀態,處于同等層次的員工,由于生活經歷和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他們需求的側重點也有差異,必須采取綜合性多樣化的激勵策略,交替使用。按照激勵層次的深淺,有三個不同層次的激勵手段,分別是物質激勵、榮譽激勵和個人價值激勵。物質激勵較為直觀,一般體現為工資、獎金、福利;榮譽激勵包括各類精神獎勵,這是激發人、鼓舞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價值激勵則是最成熟的境界,是人內心深處最崇高的信仰或追求。人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決定了激勵措施應是立體交叉的,單一措施的效果是有限的。


  立體激勵的方法與內容


  盡管如此,具體的激勵措施應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從縱向上看,一個員工從進入某一企業到其職業生涯結束,在生活方面,一般都會存在戀愛婚姻、生育子女、撫養老人等問題,為此必須積累物質財富;在工作方面,一般每個員工都會經歷從企業新人到業務骨干或資深員工的轉變,隨著個人財富積累和資歷的變化,員工的需要將發生變化,更加 注重對榮譽、地位和個人價值的追求。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應針對員工生活狀況和資歷變化制定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首先,在招聘階段,應對不同工種的員工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對本企業工資福利待遇有合理的預期,這是防范未來激勵措施失靈的重要保證。其次,應合理設計本企業職位等級,建立以崗位、職務、級別和業績為主的有分別的等級制度,為員工提供發揮才能的舞臺,使其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另外,應建立充分授權、權責明確的內部領導體系,同時,在企業內部營造相互信任、及時溝通的氛圍,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


  從橫向上看,每個員工的需要盡管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側重,但作為社會人,其需要同樣具有綜合性,應從員工個體動力結構橫切面的角度考慮和設計激勵措施,建立報酬激勵、成就激勵和機會激勵三位一體的激勵機制。企業薪酬設計應體現公平而非平均主義的原則,建立與績效考核制度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在注重工資加獎金的短期激勵的同時,還應考慮運用適當的長期激勵措施,將員工的切身利益與企業的經營業績聯系起來,一些企業采取了股票期權、職工持股和參股計劃等措施,激勵效果明顯。在成就激勵方面,應該看到,強烈的成就需要是很多有志員工的行為內驅力,一些企業采取競爭方法,讓員工被動地感受成就,一些企業通過給員工較大的自主權,使其主動地創造自己的成就,兩者孰優孰劣,應視企業具體情況和員工結構特點而論。在機會激勵方面,應關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和輔導,為員工提供培訓和職務晉升機會,在公平和公正原則下,鼓勵優秀員工脫穎而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強烈的機會動機一方面有助于員工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和貢獻自我,另一方面激勵其在工作中更加主動積極,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經營和管理,減少不必要的內耗和成本支出,對企業發展壯大無疑是有利的。


  激勵是一柄雙刃劍,過度的正向激勵在特定時間和對特定個體所產生的影響,在特定環境下可能走向其反面。員工既有工作的需要,也有休息的需要,適當組織參觀游覽、為員工提供帶薪休假待遇,有助于員工調整身心。在競爭壓力趨于白熱化的社會環境下,甚至可考慮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緩解因競爭加劇帶來的緊張和焦慮。


  最后,制定激勵機制應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因素和文化因素,不能盲目照搬國外流行的激勵模式,而必須將激勵理論與我國特有的各種因素結合起來,對激勵模式進行長期規劃,保持激勵的長期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員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從而實現人力資本效益的最大化。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