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8月25日起,深圳市新進入事業單位并受聘于常設崗位的工作人員,試行社會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的養老保障制度。這意味著試點4年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2008年初,國務院原則通過《事業單位工作...
從今年8月25日起,深圳市新進入事業單位并受聘于常設崗位的工作人員,試行“社會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的養老保障制度。
這意味著試點4年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
2008年初,國務院原則通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確定在晉、滬、浙、粵和渝5省市先期開展試點工作。
據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介紹,1993-1996年企業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時,中央規定各地事業單位可以參加改革,當時絕大多數省份的事業單位都參加了改革,目前參加繳費的人數達2000萬人,是全國事業單位人員的三分之二。
以全國3000萬事業單位人員計算,意味著還有1000萬左右的事業單位人員將參照試點改革。
《深圳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障試行辦法》中規定,新聘人員的養老保障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地方補充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
其中參加養老保險和地方補充養老保險和企業員工相同,參照企業年金,為機關事業單位設計了職業年金。
深圳事業單位新聘人員參加職業年金的月繳費基數為本人月工資,繳費基數為8%-9%。若以月收入平均5000元測算,他所獲得的職業年金至少為400元/月。
此前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阻力重重,根本原因在于職業年金政策、費用來源不明確,職工擔心改革后待遇可能降低,據測算,深圳市“社會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的收益不會低于財政養老的收益。
與企業年金自愿繳納不同的是,職業年金費用列入事業單位年度預算,由單位全額繳交,并按月劃撥至參加人員職業年金個人賬戶。
除了覆蓋面過低外,企業年金在保障對象的結構上也出現了偏向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關鍵技術人員的不良傾向。
顯然,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打破了“雙軌制”,雖然我國連續8年上調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但并沒有解決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新的不平等。
對于深圳等地事業單位養老改革試點,人社部人士表示:“將來我們在總結試點的基礎上要完善這一制度,到合適的時候會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