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服務
工齡和退休后的養老金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01
什么是工齡?工齡有哪些種類?
工齡,即指從事腦力或體力勞動,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資料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齡。
工齡分為兩種,一種是“連續工齡”,即累計工作的時間年限;另一種是“本企業工齡”。
職工工齡長短,是衡量一個職工為社會所作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確定職工享受勞保福利待遇的主要依據。
不少工資和津貼的處理上也與工齡密切相關。
在很多單位,尤其是機關、國企、事業單位等,工齡是跟工資和津貼等待遇直接相關的。
工資里面還有工齡工資這一項,一些待遇也是工齡越長,標準越高。
02
視同繳費年限
還有一個跟工齡相關的詞匯叫做“視同繳費年限”,這個名詞在計算將來的養老金待遇時可是至關重要的。
1992年之前就參加工作的人,在退休時都會涉及一個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事情。
對于這個視同繳費年限,很多人在工作期間并未重視,等到辦理退休時卻要為這個東西跑斷腿。
這個年限的認定一般要依靠職工檔案中記載的工作經歷來證明。
那么,人事檔案就顯得尤為重要。
03
工齡跟養老金有什么關系?
一般情況下,工齡越長,養老金就越多這是沒問題的。
這只是一般情況,實際上工齡長短與養老金并無直接關系。
為什么這么說呢?
原來,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來確定的。
因此,職工退休養老金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個人累計繳費的年限和繳費工資,連續工齡已不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依據。
同時,職工在沒有實行社會統籌的時候參加正式工作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雖然有的職工看似工齡很長,但卻有十多年的工齡是視同繳費年限。
也就是說,這期間是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相應該職工的賬戶養老金也就沒有積累,退休后的養老金也會相對減少。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工齡中視同繳費年限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少。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有30年工齡,但其中有10年的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也就是說該職工實際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只有20年。
這時候,你拿到的養老金自然要比25年工齡(實際繳費25年)的人要少。
04
工齡會影響哪些待遇?
一、工資福利
2006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工齡工資。
但在現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中,部分津貼、補貼會受工齡差異的影響。
在各類職稱評定中,一般都會對工作時間做出一定限制。而職稱評定又會間接影響到工資收入。
此外,目前部分民營企業為增強員工歸屬感,設立了工齡工資。
二、醫療保護
1、根據國家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時,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醫療期是企業不得因員工生病或其他法定原因而不再雇用的保護期間。
這個期間與勞動者的實際工齡以及在本企業的工齡有關。依據工齡的長短,勞動者可以享受到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注意:對某些患特殊疾。ㄈ绨┌Y、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2、病假工資
工齡越長,病假工資越高。

根據《勞動法》職工病假工資規定,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根據工齡長短,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一般來說,工齡越長,工資支付比例越高。
三、帶薪年假
工齡越長,帶薪年假越長。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不同企業略有不同。
四、經濟補償金
工齡越長,經濟補償金越高。
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
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注意: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