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員工為何難溝通
知識庫 > 員工關系 > 正文 890 2012-04-17 10:36:00

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人們往往認為,只有對話的雙方在生活環境、個性素質、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時,溝通才會陷入窘境。其實,就算知識水平相似的秀才與秀才,彼此溝通也并非易事。秀才和兵都只...

 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人們往往認為,只有對話的雙方在生活環境、個性素質、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時,溝通才會陷入窘境。其實,就算知識水平相似的“秀才”與“秀才”,彼此溝通也并非易事。

秀才和兵都只是一個主觀的標簽,人們在溝通不暢時,用來表明自己的主觀判斷。

按照通常的理解,秀才是指讀書人或文人,而兵是指軍人士兵。但在人際溝通的研究中,彭泗清發現:使得人們產生“秀才遇到兵”這樣的感慨的情境中,并不一定要一個讀書人和一個士兵出場。

在絕大多數情境中,秀才和兵都只是一個主觀的標簽,人們在溝通不暢時,用來表明自己的主觀判斷,F代秀才——知識分子們在彼此溝通不暢時,也不免將對方貼上“兵”的標簽。

借用秀才的原意,來代表知識型組織中那些學歷較高的人群,開展了一項對知識型員工之間溝通的研究。

我在某所大學中選取了41名在職研究生,進行一次饒有趣味的問卷調查,問題是:人們常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你覺得其中原因是什么?如果用0-100分來計算講理的難度,分數越高代表難度越大,你覺得秀才與兵,兵與兵,秀才與秀才之間講理的平均難度各是多少?

結果有些出人意料,應答者對“秀才與秀才之間難度”所打分數的平均分高達57.2分,而“兵與兵”之間講理的難度平均分只有45.0分。其中認為秀才之間講理比較容易,給分在50分以下的人,占33.3%,認為秀才之間講理比較難,難度在50分以上的占66.7%.

“知書達理”的秀才之間溝通比兵之間還要難,似乎違背常理。但是彭泗清認為,這種現象在實際生活中屢見不鮮。以學術爭論為例,不少時候,秀才們的爭論經歷一個相似的過程,“起初是觀點之爭,然后是對觀點中一些名詞的概念之爭,進而演變成為彼此學術能力之爭,最后是人格之爭和情感上的沖突。”

秀才的工作要求堅持獨立思考,產生智慧的碰撞,很多時候看問題難免“深刻而片面”。

明明知識水平高,卻偏偏說理不成,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應答者在問卷中對秀才之間溝通難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中部分原因。

比如,秀才們經常“自以為掌握真理,不愿意虛心傾聽別的秀才的想法,結果雙方難以溝通,于是便給對方扣上‘兵’的帽子。”

秀才們也比兵更愛面子,不愿意服輸。加之,秀才們的爭論很多時候是在觀念世界中交鋒,是紙上談兵,單純以說理為主,難于判斷。相對而言,兵與兵之間所交流的道理比較好判斷,往往用實際來檢驗即可。

此外,秀才比較固執,認死理,談話內容復雜,道理高深,不易達成一致。兵在觀點上則傾向于求同,其組織形式就要求服從。

深入探討后發現,在秀才溝通難的背后,還有工作性質和目的方面的深刻原因。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學習型組織中,知識創新成為組織發展的動力,新觀點,新理論的爭論顯得越來越重要。于是在許多知識型企業里,一個新方案最終形成之前的討論,更多的是“觀念上的交鋒”。知識性員工大多有自己的

專業特長,對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又有創新思維和求異思維。這使他們在與人溝通時堅持獨立思考,并產生智慧的碰撞。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局限性,堅持自己的角度,往往會使自己的結論“深刻而片面”。但如果將每一種設想都付諸實踐,又將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所以“很多方案在付諸檢驗之前就要有判斷,這就需要秀才之間的溝通更清楚、更明白,工作本身對秀才講道理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溝通不暢,不但會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會影響組織創新。”這要求知識性員工“本身素質越來越高,陰暗心理越來越少,真正具有追求真理,并服從真理的態度”,可是很多知識型員工在溝通心態和能力上還沒有達到合格的水平。

中國知識分子講理溝通有很多障礙,其根源在于他們保留著很多傳統秀才的心態。

中國知識分子由于以前受到的訓練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講理溝通有很多障礙,其根源在于他們保留著很多傳統秀才的心態。

他們大都比較清高,不少人信奉“天生我才必有用”,總是放不下“我不求你”的架子。而且比較被動,也許是受到“三顧茅廬”之類故事的影響,總是希望等著“你來求我”。在表達自己的愿望、情感和觀點時,往往過于含蓄,很難淋漓盡致表達,而只是“點到為止”。其實,你以為已經“點到”了,對方卻往往還沒有真正“心領神會”,結果錯過了及時了解真實想法的時機,小的誤會積累起來,有可能最后集中爆發。

傳統的知識分子常對領導要求過高,總是抱著“智能之士思明君”心態,他們還回避沖突,過于講面子。自己有什么想法不會充分表達,對于一些合理的需求,也不愿提出來。同樣有需求,反而誰先提出來就鄙視誰。不了解別人的想法,不主動去傾聽,只是一味回避潛在沖突,一旦沖突出現,又不習慣談判妥協等等。

與此相對,西方知識性員工之間的溝通雖然也有一定難度,但是他們通過“建立信任,知識共享,每個人都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等手段,能夠較好地實現溝通。文化氛圍不同,導致中國知識性員工的溝通比西方更困難。

知識型員工不但要使自己的知識現代化,更要讓自己的心態現代化。

對于解決之道,首先要學會充分表達自己,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小算盤。知識型組織的領導者要起到好的帶動作用,一方面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期望和情感,也要鼓勵自己的同事、下屬表達清楚其想法、期望和情感,如果遵循傳統的逢人只說三分話,尤其是不如實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那溝通就無從談起。

其次,還要理解別人的小算盤,不能猜忌,要多傾聽。主動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到將心比心,真正理解別人的想法。在了解了雙方的小算盤之后,就需要通過平等的交流來一起打“大算盤”。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學會平等對話,學會談判與妥協。

目前不少知識型員工面臨的挑戰是知識在不斷更新,但是對待知識和自己的心態沒有及時更新,知識上已經現代化了,但是沒有實現心態的現代化。在現代社會中,知識創新往往需要團隊協作,需要知識型員工之間充分有效的溝通,在某種程度上,陰暗的溝通心態、落后的溝通技能,往往妨礙了知識型組織中的知識創新。所以知識型員工不但要有創造新知識、新觀點的高智商,還要有積極、有效地與同行溝通,實現知識共享與協作的高情商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