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終于拉開。此前風傳的華爾街將采取的縮減開支和大規模裁員浪潮聲勢漸起! 䦂蟮溃绹y行(Bank of America)近日通知一些員工不用再為公司效力,由此邁進了大規模裁員計劃的第一階段。裁員是一個更大...
據報道,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近日通知一些員工不用再為公司效力,由此邁進了大規模裁員計劃的第一階段。裁員是一個更大范圍的開支縮減計劃的一部分,后者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中為該銀行節省50億美元開支。
對像美國銀行這樣的公司,開支縮減計劃的一個重點領域就是薪資。這就是為什么美國銀行計劃在2012年底前裁員約3萬人。
一方面,很難將這一系列措施歸咎于CEO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他的美國銀行已經被無所不包的負面消息所淹沒,從錯誤地押注在抵押貸款業務上(還記得全國金融服務公司嗎),到資本質量遭受質疑,到股價陷入巨大的麻煩——周三,美國銀行股價徘徊于6美元附近,年內已累計下跌55%.莫伊尼漢除了對銀行進行內部調整以外已別無選擇,這樣做,投資者至少有那么一點理由相信其還有扭轉乾坤的機會。
這自然意味著很多員工將收到解雇通知書。根據《夏洛特觀察者報》商業版(Charlotte Business Observer)的報道,美國銀行在其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總部解雇了技術部和業務部的部分員工,但沒有公布具體裁員人數。
當然,裁員并不僅僅發生在美國銀行一家公司。紐約投行Sandler O‘Neill分析師預計,華爾街總體裁員比例將在2%到3%之間。分析師指出,金融服務業的裁員火力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個人銀行業務上,而美國銀行的裁員就體現了這一點。
但與這輪金融公司裁員潮相關的還有一個更大、影響更深遠的問題,即這些崗位還會不會重新開放。當美國銀行或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解雇了總部的一名業務人員時,他們是否打算在經濟回暖時填補這一空缺呢?我的直覺說不(說句公道話,摩根大通似乎是目前唯一一家還沒有出臺大規模開支削減計劃的大銀行)。
如果你對此有任何疑惑,只要看看莫伊尼漢周二對他所掌管的這一銀行業平臺的評論:
“這一平臺的規模將會有所減小,它將不再是曾經的美國銀行,所處的行業環境也將不同于以往。我們有4,200萬零售客戶,但其中很多未能彌補或覆蓋我們的客戶服務成本。”
對被他稱為“新常態”的裁員行動,莫伊尼漢表示經濟增長放緩和過多的新法規是裁員發生的原因。
“新常態”并不僅僅適用于美國銀行。還有大量其他的機構在削減職位,而且沒有表明被削減的職位是否會在將來重新開放。根據彭博新聞社(Bloomerg)的數據,僅今年以來,金融業被削減的崗位數就將近20萬。
裁員行動顯然正在花旗集團(Citigroup)的考慮之列,據報道,該公司正在醞釀裁減至少3,000個職位,作為全方位削減開支計劃的一部分。投資銀行業巨頭高盛(Goldman Sachs)在上季度就表示將裁員1,000人,作為一個12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的一部分。
此次裁員不僅限于美國。在大西洋對岸,金融服務公司正處在歐元區債務危機的風口浪尖——危機就發生在它們的家門口,有時甚至是在它們自己身上。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表示,它計劃到2015年裁員約6,100名員工。今年早些時候,英國銀行業巨頭匯豐銀行(HSBC)宣布,計劃削減數量驚人的2.5萬個職位。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則于7月份表示,將削減2,000個就業崗位。今年夏天,巴克萊銀行(Barclays)首席執行官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預計,今年一年內將裁員約2,800人。
這一新常態意味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收入和凈利潤正全面下滑,而且似乎沒有迅速恢復到峰值水平的意思。在某些情況下,一些公司并不期望能回到事業巔峰。很多投資銀行自營交易部的分拆和關閉是永久性職位縮減的一個例證。
其結果是:數以十萬計的崗位就這樣蒸發了。此外,任何裁員2萬人左右的公司,要想再回到員工數量的巔峰,都有很長的路要走。金融招聘網(eFinancialCareers)北美地區常務董事之一康斯坦斯?邁爾羅斯(Constance Melrose)表示,“這會用去很長的時間”。
梅爾羅斯指出,從積極的一面看,一些職位的永久性消失,不意味著這些公司就不會創造出一些我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的新崗位。
但這些新職位是否能幫助公司產生利潤,并回到“舊常態”,仍然有待觀察。
譯/丁盈幸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