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年中的一份關于世界財富500強企業的系統分析數據表明,只有3家非印度企業是由印度人出任CEO,他們分別是阿塞洛米塔爾的拉克希米·米 塔爾
2013年中的一份關于世界財富500強企業的系統分析數據表明,只有3家非印度企業是由印度人出任CEO,他們分別是阿塞洛米塔爾的拉克希米·米 塔爾(譯者注:這個不是印度企業?資料顯示米塔爾是印度鋼鐵大王呢),德意志銀行的安蘇·賈殷,百事集團的英德拉·諾伊。同時這也剛好是巴西人出任非巴西 企業CEO的數量,而有5位南非人出任非南非企業CEO。
印度人出任非印度企業CEO的數量并不多,這意味著時代周刊編輯C.K.的“在印 度長大能培養管理能力”是錯的?未必。印度人的確已經走出國門并在海外獲得管理上的成功。硅谷中由印度人領導創業的科技企業比例由1980年代的7%漲到 90年代的13%,高峰時甚至超過了25%。(而且印度人在美國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到1%。)有人估計,印度移民年收入占印度GDP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多數 都來自于硅谷。
真正神奇的并不是印度人在海外獲得的成功,而是跨國企業的全球化使得它們在選擇CEO時并不在乎國籍。全球財富 500強企業中,只有13%的CEO是從公司總部所在地空降下來的。哪些國家的財富500強企業是由印度人領導的,也正能表現出各國對外籍CEO的開放程 度。平均起來,歐洲企業,最有可能擁有外籍CEO,美國則夾在歐洲與日本中間。
由我在IESE商學院的同事,Steven A. Altman創建的全球化深度指數(Depth Index of Globalization)測定發現,企業對外籍CEO的偏好也深受 企業創立地對貿易,資本,人才流動的開放程度 影響。
印度雖有“CEO輸出國”這個稱號,但由非印度人領導的印度企業數量卻寥寥無幾。自從塔塔總裁卡爾·斯利姆不幸去世后,印度八大500 強企業CEO均是印度人。事實上,金磚四國(BRIC)112個500強企業中,只有3家是由外籍人士出任CEO!這些國家的企業正在尋求轉型,想在發達 經濟建立品牌,而不單是在國內競爭,這些信號,對外籍人才的發展前景來說,變得尤為重要。
回到微軟選擇印度人作為CEO這一事件上來,有意 思的是,有消息來源稱,微軟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是印度血統。同時,微軟有一般收入來自國外。的確,任命外籍人士作為CEO是不同尋常的事,但對微軟來 說,選擇印度人做CEO并不稀奇。對那些極有可能加入微軟的人來說,這是一股正能量,表明在微軟,不管國籍,任何有能力的人都能爬到高層。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