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鹑鞒鱿�,上海某小基金公司總經理主動解除合同,辭退一名基金經理�! 「嫣氐氖�,據聞該基金公司辭退基金經理后,發現找不到人來接替他的崗位,于是又請求該名基金經理回任�! ∵@是怎樣的...
更奇特的是,據聞該基金公司辭退基金經理后,發現找不到人來接替他的崗位,于是又請求該名基金經理回任。
這是怎樣的一個公司,人才急缺到這樣的地步?
理財周報記者獨家獲悉,此公司極可能是中�;稹6殚喕鸸姘l現,截至7月24日,7月以來已有39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而在7月15日之前,僅有原中�;鸸就顿Y總監呂曉峰離職,其他變更者仍就職于原公司。兩者結合,更加確定就是中�;�。
這家2004年成立,至今規模僅為125.41億元,排在行業43位的基金公司,究竟在干什么?
業績或成離職最大原因,或進軍私募
“中海以前還算是一家可以的公司,最近幾年卻一直在下滑。”某業內人士表示。
中�;鸪闪⒂�2004年,算是早一批的基金公司,在2007年前后基金行業規模大漲之時,中海排在行業前二分之一,而如今,卻在行業40名以后徘徊,規模始終保持在100億上下。
而公司最近也不太太平。
7月10日,中�;疬B發兩則公告,稱中海優質成長基金經理呂曉峰卸任,由俞忠華接管;中海分紅增利基金經理呂曉峰卸任,原共同管理的基金經理笪菲繼續管理。而事件的中心人物呂曉峰原為中海基金投資總監,此次卸任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記者了解到,雖然公告顯示呂曉峰離職原因為“工作需要”,但具體原因或是因為業績不佳。此前公司總經理抱怨呂曉峰業績不佳,在其合同到期前就已經終止。
而就業績來看,呂曉峰于2011年6月9日同時接手中海優質成長和中海分紅增利,任期業績分別為-13.73%和-7.52%,同期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為-7.76%。而今年來中海優質成長收益率達到1.53%,中海分紅增利則為2.38%,雖取得正收益,但依然在行業后三分之一。
“呂曉峰是沈陽國資委出身,文字功底不錯,一直擔任公司內刊的撰稿人,在投研方面的能力可能還沒有表現出來吧。”中海方面表示,“做投資并不愉快,他自己很久前也已萌生去意,雙方算是友好分手。”
然而記者了解到,雙方的分手并不算友好,據悉公司在早些日子辭退呂曉峰后發現并無合適的基金經理接任,曾前去請求呂曉峰回公司,被呂曉峰拒絕,雙方在車內起過爭執。
一位接近呂曉峰的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道,呂曉峰下一步可能往私募發展,已經與一位在券商工作多年的朋友商榷合資進軍私募。記者隨即兩次致電呂曉峰本人,其均以不方便接受采訪推脫。
高管變動頻繁
中�;鸾陙碜儎訉崒賱×�。
在公告呂曉峰卸任,僅僅一天后,7月11日,中海又再次發生人事變動。中海藍籌基金經理許定晴離任,新任王巍為基金經理。
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俞忠華與王巍在中海時間均不久,俞忠華今年3月進入中海擔任總經理助理,6月19日中海發布公告稱其擔任副總經理職務,如今接替呂曉峰投資總監職務。
中�;饍炔繉π氯瓮顿Y總監俞忠華有較高期望值。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俞忠華接任呂曉峰任中海投資總監后,公司投研實力大為增強,二季度業績就已經有顯著提升。
王巍也是在今年4月進入中�;�,而中海藍籌也是其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不說個人能力如何,就看該公司敢于采用如此“新人”,便不得不感慨其公司膽子大。
再往前追溯,今年1月31日中海發布公告,副總經理李延剛于1月31日離任,離任系個人原因。這也是今年首位基金公司高管變動。
2011年5月16日,公司新任陳浩鳴為董事長;10月11日,中海公告黃鵬為公司總經理。
中�;鹎吧頌閲摶�,國聯基金曾發行過國內第一只分紅基金--國聯分紅增利混合。當時國聯基金的股東分別為國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橫店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煙草興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7月,國聯基金定向增資人民幣3000萬元,中海信托在受讓南華發展(原橫店集團,后改名)全部股權的同時全部認購公司的上述增資。從此,國聯基金改名中�;穑涔蓶|及股權比例分別為:中海信托占46.923%;國聯證券占37.692%;云南煙草興云占15.385%。
在中海信托入主以后,中�;痫L格產生很大變化。
而中海方面也承認,股東方對規模的要求不是很多,所以中海一直中規中矩地在緩步發展。不進則退,這種“原地踏步”式的風格真的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