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的京東再次引發外界廣泛關注。繼年初從Oracle跳槽過來的CTO王亞卿已于近日以個人原因離職后,12月27日,又傳出主管京東開放平臺的副總裁張守川可能離職,而京東官方亦向騰訊科技證實,張守川主管的業務已劃歸...
歲末的京東再次引發外界廣泛關注。繼年初從Oracle跳槽過來的CTO王亞卿已于近日以個人原因離職后,12月27日,又傳出主管京東開放平臺的副總裁張守川可能離職,而京東官方亦向騰訊科技證實,張守川主管的業務已劃歸京東CMO藍燁直接管理。
京東今年以來已經有多位高層離職。此前,負責公關事務的京東高級副總裁吳聲、負責戰略發展的副總裁乙壤月、負責物流倉儲的副總裁姜海東也相繼離職。這也讓外界疑惑,這樣一家可以叫板蘇寧、天貓的公司,高層為何持續離職不斷。此次CTO王亞卿離職、張守川調整背后又隱藏著京東什么樣的戰略。
曾有業內人士向騰訊科技指出,京東是家快速成長的公司,成長過程中喜歡用一些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但使用過程中又存在磨合期,往往感到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不一定能適應公司發展,在摸索的過程中又會出現調整。
不久前,京東CMO藍燁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京東快速發展的這些年,員工招聘得很快,一些管理體系架構初步形成,但在流程、規范等方面有所欠缺,未來京東會加強員工培訓、提升職業技能,并完善管理體系,通過精細化的操作會使得京東運營更加健康。
不過,藍燁昨日并未就此次京東兩名高層調整做出正面回應,王亞卿和張守川也和騰訊科技連線時也表示自己不便表態。
騰訊科技查閱京東高層架構圖獲悉,作為一家人數超過2萬的公司,京東內部管理層眾多,多大20多位,其中,VP上面有SVP,SVP上面還有CXO,再才能到達CEO這一層級。此前有報道稱,劉強東(微博)談及一位副總裁離職時曾表示:“他與我還差2個層級呢。”他也毫不避諱地認為,京東需要新鮮血液,離職一兩名高管屬于正常現象,一直都是老胳膊老腿的也不行。
一位電商深喉向騰訊科技透露,年末此番調整對京東并非是壞事。CTO王亞卿從Oracle過來,其一套體系不能很好的適用于京東發展,在是否切換京東系統方面王亞卿與京東原有團隊存在分歧,這是導致其離職的重要原因。開放平臺歸CMO管轄,也使得開放平臺地位更加突出,將成京東規模增長重要增長點,京東在策略上很可能學習淘寶平臺模式。
京東內部架構圖
懂技術的劉強東讓技術成了京東瓶頸
業內深喉指出,王亞卿離職與京東系統之爭相關。據其透露,王亞卿是從甲骨文這樣的大公司而來,是用大數據的人,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王亞卿主張運用一套新的系統替代京東原有系統,這也是其與京東原有團隊分歧所在。
對于京東來說,處在快速增長的階段,而且成長慢不下來,這也意味著所有的流程都是暫時的,其業務模式決定了京東必須使用高效而且快捷的系統,而用類似甲骨文等成熟系統,意味著京東必須得跟著系統邏輯走,還得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去做,且切換成本非常高。
“京東內部存在非常嚴重的系統之爭。”上述人士指出,劉強東不同意切換系統,這使得王亞卿無用武之地,也有可能是劉強東直接讓其走人。畢竟老系統在修修補補中依然可以使用,這些系統支持京東歷經618店慶、沙漠風暴等促銷活動的巨大流量考驗。說到底是京東發展太快,原有技術架構不能匹配當下發展,但在高速路上換輪胎非一朝一夕之事。
京東系統問題由來已久。早在2011年11月1日圖書限時3小時促銷,很多用戶事先將要買的書放進購物車,一到活動時間就提交訂單。如開閘泄洪瞬間流量沖高,達到一秒10萬單,系統分辨不出圖書庫存情況,下不了訂單的用戶不斷刷庫存致系統癱瘓。
一個插曲是,當時盛怒的劉強東在辦公桌上擺兩把刀、兩杯茶,請負責IT前端的副總裁李大學、時任負責IT后端的副總裁姜海東喝茶,要給IT“動刀”的意味明顯。李大學此后也公開表示,京東對業務有快速發展欲望,但技術是瓶頸。他甚至指出,每次做架構調整就像是給一輛高速奔馳的賽車換輪胎。業內更是公開譏笑京東:稱懂技術的劉強東讓技術成了京東的瓶頸。當時很多業內看法是,京東缺乏一個對技術有遠見的CTO去加強劉強東的技術視角,所以京東快速發展中一路就采用最開始的那套架構,結果一路貽誤。
姜海東在今年6月離職,如今任樂蜂網CTO.當初姜海東離職被認為是與京東物流配送被用戶反映遲滯及京東較大組織結構變化有關。但姜海東日前在與騰訊科技連線中否認離職是因系統原因。
王亞卿加盟京東任CTO之初,京東曾期待王亞卿推動IT技術與京東現有產業部門融合,通過整合現有技術和平臺,建立統一技術方向和數據架構,改善整體架構的穩定性。不過,王亞卿元旦前夕黯然離職,也說明這一道路走得并不成功。
實際上,當前京東內部包括底層架構、中間件、操作系統,應用系統全部由自己研發。京東有大大小小一兩千個應用系統,這還不包括底層架構、中間件、操作系統,沒有一項是來自外面現成軟件購買,全部靠京東實踐而來。此外,京東還從亞馬遜等企業引入了優秀人才,很多人在京東工作時間比較長,不僅對亞馬遜的系統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且干得很不錯,引入了很多亞馬遜的先進技術和經驗。
一位京東前高層對騰訊科技表示,2012年以來京東系統總體還是運營得很不錯,亞馬遜系統很好,但亞馬遜中國依然出現宕機。相反,京東一天處理70到80萬訂單,系統對外部訂單的處理并未出現問題,反倒是雙十一購物節期間,淘寶有至少25分鐘無法使用的時間。
當然,系統依然對京東發展中不可避免要碰到的問題。前亞馬遜中國總裁王漢華指出,與很多其他電商網站一樣,京東系統也存在弊端。京東現在從單一平臺走向綜合,開放平臺、建云平臺,系統就很關鍵,未來京東業務多元化,平臺業務進一步發展,支持在線支付,系統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系統要支持每個業務對接,站內支付、站外支付等眾多問題。
學習淘寶模式 平臺開放將成重要收入來源
京東正面臨實現明年季度盈利目標的壓力。劉強東此前曾表示,京東盈利突破口在于經營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通過優化運營成本,將之控制在較低水平。雖然其并未披露京東的上市時間表,但在外界看來,追求盈利本身已經釋放出強烈的IPO信號。
京東改善財務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學習淘寶模式,讓開發平臺成為京東重要收入來源。實際上,在王亞卿離職的同時,京東開放平臺業務也在調整。京東官方昨日證實,京東POP開放平臺劃歸京東CMO藍燁直接管理。在業務調整后,張守川在京東內部發展方向還沒有確定。據知情人士透露,張守川近幾天一直處于休假狀態。張守川則避談。
在負責人調整的同時,京東開發平臺的策略也在調整。一位京東開放平臺的商家對騰訊科技表示,京東開放平臺未來很可能學習淘寶模式。在追求利潤最大化前提下,京東可能將更多廣告位出讓給經銷商,其中,京東開放平臺中的團購業務將更多以實物為主,減少本地生活類團購服務比例以提升盈利水平。
另一京東開放平臺上服裝類排名前幾的商家表示,天貓和京東開放平臺各有優劣,天貓好處是不壓款,京東則對商家有30到45天賬期。京東也有很多好處,如京東用戶轉化率比天貓高很多,退換貨率要低,還可以試用京東物流,此外,京東還支持貨到付款,這點商家尤其喜歡。目前這家商家在天貓和京東上擁有差不多的銷量,但在天貓上投入更多人力。
事實上,京東商城的自營+POP模式已在發揮威力。在商務平臺、物流、配送、支付等重要環節完全不受制于人的情況下,推出開放平臺,完善商品類目,推出數字服務及應用平臺,推出金融服務等,正是京東吸引更多參與者加盟進來的重要手段。從戰略上來說,京東的生態系統有隨形勢發展而逐步壯大的可能性。易迅CEO卜廣齊則指出,京東規模要想進一步做大并實現盈利,開放平臺做大是關鍵。
京東的美國老師亞馬遜早已是榜樣。亞馬遜今年上半年來自開放平臺的營收占到40%,而利潤所占比例則要遠遠高于40%.知情人士此前透露,京東今年僅來自廣告方面收入就達2億元。不僅如此,2012年第二季度京東來自開放平臺銷量達35億,分析人士預計京東全年來自第三方的銷售規模為140億元,通過京東POP平臺,京東可開放數據分析功能、開發促銷工具、倉儲服務、在線支付、云服務等向商家收取費用,這些收入今年將接近20億元。
在電商二元經濟嚴重的情況下,擁有和天貓叫板實力的京東已將開放平臺列為重點。京東CMO藍燁表示,開放平臺是京東的重要戰略業務,京東會按照事先計劃、規劃去發展。當然,京東將自身定義為優質入口,并不是意味著開放平臺上商品越多越好,商家可以介入京東供應鏈,但在一些方面必須接受京東比較強的約束機制。
藍燁強調,商家不能騙用戶,不能把偷工減料省出錢來降低成本到京東開放平臺傾銷,一定要產品來路清晰,貨備充足,用戶投訴能夠迅速處理,服務不能有問題。京東會自營標準化產品,比如3C產品等品類,但一些非標準品則交給第三方運營,最終形成一個生態圈。
當然,藍燁認為,廣告和第三方分成并非是京東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部分,京東盈利途徑主要是靠品牌管理和專業性提升,特別是規模擴大和周轉率提高。此外,京東也寄希望于隨著國家對電商管理政策的逐步加強,能夠消弱淘寶模式的競爭力,而使自己更容易賺到錢。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