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超期服役約1個半月、以馬朝梅為董事長的兩面針第5屆董事會終于迎來換屆的消息。1月11日,馬朝梅主持召開兩面針本屆董事會第33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選舉兩面針第6屆董事會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盡管這...
已“超期服役”約1個半月、以馬朝梅為董事長的兩面針第5屆董事會終于迎來換屆的消息。1月11日,馬朝梅主持召開兩面針本屆董事會第33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選舉兩面針第6屆董事會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
盡管這些議案需于1月27日舉行的兩面針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投票表決,但接受采訪的多位分析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被提名為新一屆董事候選人的鐘春彬出任兩面針董事長,將是大概率事件。
現任柳州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鐘春彬,早前曾擔任柳工集團副總裁。如果當選,他將是繼馬朝梅之后,兩面針又一位名副其實的“跨界掌門人”。1月13日,記者就相關情況致電柳州市國資委咨詢,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回應。
跨界而來的鐘春彬
根據公告,上述董事會會議分別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鐘春彬、吳堃、莫善軍為兩面針第6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的議案,以及關于選舉何小平、覃解生、覃程榮為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
公開資料表明,兩面針第5屆董事會的任期本應于去年12月1日期滿。對于為何拖延至今,有人分析認為,應該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被提名的新一屆董事候選人名單中,吳堃和莫善軍均為“現役”兩面針副總裁,而60歲的董事長馬朝梅、48歲的總裁林鉆煌均宣告退出。作為一張“新面孔”,被提名的第一候選人鐘春彬,來頭不小。
簡歷顯示,鐘春彬生于1958年,曾在廣西首家上市公司柳工任職多年,位至柳工集團副總裁。鐘春彬的現任頭銜是柳州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支部書記,廣西柳州銀海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事實上,元旦剛過,坊間就有關于鐘春彬將出任兩面針董事長的傳聞。彼時有投資者樂觀地表示,“鐘春彬曾在柳工負責經營,是個實干家,管理有思路,兩面針有希望了。”
一位曾在柳工工作的工程機械行業人士昨日告訴記者,他雖然沒直接與鐘春彬打過交道,但鐘春彬給他們員工的印象不錯。
然而,倘若真要執掌兩面針,擺在鐘春彬面前的難題可不少。
“兩面針這些年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中。”深圳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的高管左清波 (化名)向記者說,“即便換了鐘春彬,要在目前這樣的市況下讓兩面針品牌重新煥發活力,談何容易。”
在他看來,鐘春彬和馬朝梅其實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這或許體現了柳州市國資委的某種安排路徑。“和馬朝梅來自柳化股份一樣,鐘春彬也是跨界過來的。兩人均有大型企業的管理經歷,但同樣缺少消費品領域的從業經驗。”左清波說。
中國化妝品行業資深人士馮建軍有著類似的意見,“不看好(鐘春彬),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跨界”方面,鐘春彬有著他的過人之處。《中國工業報》一篇名為“柳工傳奇”的報道稱,本世紀初,作為首次跨地區兼并之舉,柳工宣布收購一家壓路機廠,成立江陰柳工道路機械有限公司,鐘春彬被派往新公司擔任董事長。第一次走進江陰柳工,鐘春彬就意識到自己接手了一個爛攤子,而且鐘本人對當時的主導產品壓路機行業并不熟悉。不過,由于不斷鉆研、大刀闊斧改組以及對產品進行多次技術突破,鐘春彬在3年之內就讓江陰柳工的產值翻了5倍。
兩面針的新機遇
深究兩面針的衰落,除了公司內部體制、管理等因素,外資品牌的擠占也被視為主因。
但最近一兩年,后者也陷入難堪。以寶潔為例,從高達數千人的裁員消息,到大中華區銷售總裁去職,再到研發技術人員流失,這一切都將這家外資日化巨頭逼上風口浪尖。
在這種情況下,民族品牌兩面針能夠趁機追擊,走上復興之路嗎?
左清波認為,這是有可能的,“據我們觀察,國內不少消費者對兩面針品牌的認同感依然存在。但在如今的環境下,要重新做大這個品牌,前提還要看新一屆董事會的才能。要是趁換屆的機會,兩面針能夠重新厘清機制,依然有望重振雄風,盡管達到當年的高度已沒有多大可能。”
但馮建軍則看法悲觀,“以牙膏為例,過去幾年間,市場總體都在變化,大家都在培育(新產品)。像云南白藥、舒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果說兩面針,我想即便是整個市場在增長,也可能輪不到它。”
他向記者表示,換成任何人,要讓這個品牌起死回生都非易事,“首先是它自有的一些弊病,第二是市場大環境都在變化,第三是這兩年兩面針原有的很多優勢都沒有保留下來。”
針對兩面針的衰落,《人民日報》去年末曾發表評論認為,要讓民族品牌重新崛起,一是應實行培養和保護政策,對現有的質量好、市場信用度高的民族品牌給予國家保護;二是以合適的價格適當收回曾經被賤賣的大有市場前景的民族品牌;三是以積極的稅收優惠,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民族品牌;四是真正與國際接軌,學習外資的管理技術和經驗。
“其實復蘇依然存在希望,我們需要多給這些民族品牌一些時間。”左清波向記者補充道。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