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或開啟三人聯合執政時代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02 福布斯 2013-02-04 09:28:45

馬化騰、馬云和李彥宏最近半年的言行,暗示了你一個怎樣的2013年和以后數年的中國互聯網現實和趨勢?信不信由你,2013以及未來數年,(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的三大掌門人馬化騰、馬云和李彥宏在中國互聯網界的...

馬化騰、馬云和李彥宏最近半年的言行,暗示了你一個怎樣的2013年和以后數年的中國互聯網現實和趨勢?

信不信由你,2013以及未來數年,(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的三大掌門人馬化騰、馬云和李彥宏在中國互聯網界的聯合執政地位,將可能進一步強化。

不錯,在過去的兩年中,出現了一批三巨頭話語權的分享者或搗亂者,比如馬云受制于雅巴股權之爭,并被電商大戰中的新玩家搶去風頭,馬化騰在3Q大戰中盡顯被動,李彥宏也在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和傳統的搜索領域受到雙面夾擊,而在那之前,三大內容門戶和幾家游戲公司都是不可小覷的參與者。

中國互聯網2013或開啟三人聯合執政時代

但從2013年開始,三大巨頭可能不再會輕易給對手喘息機會,以威脅到他們的絕對聯合執政地位。本文將對最近半年多時間里三人的重點言行進行分析和解讀,以呈現給你三個人的潛在目標和可能行動,而這些將是未來中國互聯網深層次的現實和趨勢。

執政者馬化騰的就職辭:移動互聯網,安全,平臺,產品為王

不像馬云和李彥宏那樣,時不時拋出個內部講話,馬化騰在最近半年多時間里,最有價值的公開講話發生在2012移動互聯網大會和互聯網大會上。

馬化騰講話的風格仍然一貫的碎片化,這與他長期以來的用戶和產品中心導向有關,比如微信,O2O,LBS,二維碼,手機安全,APP等。但從中仍然能梳理出幾個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安全,平臺,產品為王。

在互聯網大會上,馬化騰通過手機上網用戶超過PC上網用戶的數據,以及騰訊手機端流量的數據,得出如下結論——“移動互聯網已經是大勢所趨,PC互聯網現在已經進入平臺期,在未來可能比過去從流量和使用市場來說,會遠遠小于移動互聯網”,進而提出“勇敢地去擁抱這個變化”。

當然,你完全可以說,他的這些看法并不新奇,甚至有些后知后覺,很多小型的移動互聯網淘金者早在幾年前就做出了類似的結論,并開始了勇敢的擁抱。不過,按照過去的經驗,一旦一個傳統的巨頭對類似新興趨勢做出這樣的判斷,往往意味著真正的較量正式開始了。

更重要的是,馬化騰還看到了移動互聯網對騰訊這樣的在位者潛在的危險性,以及可能的危險發生方式。

“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應用為王,任何一個小的開發者,一個人有一個好的創意,可以開發一個受歡迎的應用,然后被別人發現,瞬間流行。這在過去傳統的渠道,互聯網之前都難以想象,因為中間需要很多環節。”

大概正是這種爆發的突然性,讓當時面對360的滲透時,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懼——一種可能隨時被顛覆的感覺。不過,與此同時,他也承認,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我們看到流量怎么樣、(但)商業模式怎么樣,還沒有看清楚”,言下之意,現在這個領域仍然需要廣泛布局,而不是孤注一擲,而這需要拼資源。

很可能是這種判斷,直接促成了幾天前騰訊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組織調整思路,他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將寶全部押在微信上,而是更加分散。

在這之前,馬化騰已經對公司進行了重組,將公司拆分為技術工程、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互動娛樂、企業發展、電商、網絡媒體等7大事業群。重組的目的至少有一個:激發各個業務的內在動力。雖然這可能導致企業資源的重復,提高協調的成本,不過這是應對行業不確定性,專業化需要,以及對手靈活性的必然代價。

當然,鑒于馬化騰對手機安全的高度關注(甚至還推出了一個金額為10億元的安全創新基金),周鴻祎可能要小心了。

另外,由于他對APP的瞬間顛覆性有了更充分的認識,那些企圖在騰訊眼皮底下偷偷做大的項目,可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執政者馬云的就職辭:辭職,生態,地網,總理點將

重新從雅虎手中成功贖身以來,馬云最大的動作,就是在不久前宣布將阿里巴巴集團重組為25個事業部,組建集團層面的管理執行委員會和戰略執行委員會,以及最近剛剛宣布的,從2013年5月開始辭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

在組織結構重組的內部郵件中,馬云的講話重點是將阿里巴巴打造成“同一個生態,千萬家公司”,實現生態系統的“市場化,平臺化,數據化和物種多樣化”,“組織結構松而不散,匯報給誰以及權力有多大不重要”。

在辭職的內部信中,他談的還是生態。“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將主要負責阿里巴巴董事局的戰略決策,協助CEO做好組織文化和人才的培養,并將會和大家一起加強和完善阿里的公益事業。”其中,組織文化和人才顯然是生態的內核,而公益事業則會給阿里帝國爭取到更有利的社會生態環境。

在之前的評論《不是后馬云時代,而是馬云時代的重新開始》中,我提到辭去CEO并不意味著阿里巴巴將進入后馬云時代,相反,是馬云時代的重新開始。辭去CEO后的馬云一方面可以更加專注于務虛的層面,另一方面由于“組織結構松而不散,匯報給誰以及權力有多大不重要”,他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保障。

所有這些調整,又能在務實層面找到根基。雖然馬云已經很少在公開場合去談論電子商務的未來會如何如何(實際上今天的電子商務已經過了早期的務虛布道階段, 需要的是更專業的深入,而這可能并非馬云的關注點和優勢,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馬云宣稱自己已經不能適應需要,應該交給年輕人的說法并非過謙,而是面對現實),但從天貓網總裁張勇那里,卻能看得很真切。

在不久前參加復星集團的年會時,張勇首先提到了一個和馬化騰巧合的數據,即通過手機上網的用戶,首次超過了PC端上網用戶。

接著,他提到了一個觀點:未來的電子商務一定是一個C2B的模式,即“消費者驅動,通過柔性化的生產、高效的工業組織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新型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的關鍵點,一是大數據,即在用戶拿起手機的那一刻,就將完全個性化的東西展現給他或她,一是傳統企業基于C2B的組織再造。

顯然,這背后是一個更加龐大的商機,而馬云嘴中的生態,正是沖著它去的。這個生態的內核構成包括張勇所說的電商的三個能力,即供應鏈的能力,網絡運營營銷和服務的能力,和物流的能力。

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前兩個層面再往前發展,需要更加專業的能力,比如大數據的能力,組織再造的能力,這部分馬云會交給各個事業部的總裁去推動。而對于更需要社會力量去聯手解決的物流環節,則需要發動馬云的務虛能力,比如最近剛剛出臺的地網計劃,就可以看成是馬云轉向務虛的標志項目。

當然,關于2013年的馬云,最醒目的關鍵詞大概非“總理點將”不可了——在旨在為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建議稿)提供建議的座談會上,據說馬云是溫家寶特意點名要見的,另一個在座的互聯網企業家是馬化騰。馬云則不失時機的鼓動溫家寶,將電子商務上升到國家層面。好一個務虛大手筆!

可以預見,類似總理點將這樣的大事件,未來在馬云身上不會少。這是只有馬云這樣的大佬才有的競爭力塑造機會,初創公司誰有這樣的機緣?但你不能不接受它,這就是未來的中國互聯網的現實:大佬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執政者李彥宏的就職辭:搜索,移動互聯網,技術,狼性

同樣,李彥宏在2012年的公司年會上,也以移動互聯網作為開場白。“站在這里,就像站在一個歷史的分水嶺。百度已經走過了十三個年頭,而今天中國互聯網正在經歷從PC向移動的轉型。”

顯然,李彥宏對于那些認為百度沒有創新,可能錯失移動互聯網的論調不屑一顧。他的證據是,百度的語音搜索項目僅僅用了三個月就上線,只用了一個月就上線了全網的人臉搜索產品,通過個人云、搜索框和瀏覽器快速在手機端進行了布局,而所以能這樣,皆因為百度在技術上的長期積累。

作為呼應,他對那種認為渠道為王的思路進行了批判,將百度定位為技術派,并認為未來的互聯網將是技術驅動的。不用我說,你大概應該想得到,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作為對技術路線的確認,他還宣布將在2013年成立百度歷史上的第一個研究院,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簡稱IDL,他希望“百度IDL會成為像AT&T-Bell labs,Xerox PARC這樣的頂尖的研究機構”。

他似乎已經料到你會問:百度在股市的吸引力似乎下降了不少,做技術得有銀子。好!百度通過債券市場融到15億美元,這足以作為技術百度的后盾。

對于百度而言,最后也最難的問題是:既然百度已經進行了充足的技術積累,為什么在語音搜索和人臉搜索上一定要等到最后三個月或一個月才行動?雖然李彥宏為公司的未來框定了四大重點業務方向——傳統搜索、移動云、LBS、國際化戰略,誰能擔保不會重演這種突擊式的突破?

大概李彥宏也已經意識到回答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在之前的另一封內部信中,他宣稱要向百度的“小資”氛圍開刀,要在百度激發狼性。不過這樣做的難點是,是如何讓有志于成為狼的人有肉吃——就像我在《小資的百度,還是狼性的百度》中提到的。

在李彥宏的年會講話中,涉及這個問題的內容如下:無論是突出“小團隊、大事業”的百度最高獎,或是正在成為固定節目的編程馬拉松,還是覆蓋面越來越廣、 機制越來越靈活的高潛質人才培養和激勵計劃,就是要讓真正的人才在這樣一種鼓勵成長、關注成長的氛圍中健康茁壯的成長。

最后,和馬化騰、馬云一樣,李彥宏也成功吸引到了高層的注意力,雖然他不是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座談會的受邀者。在溫家寶對百度的一次視察中,百度向他演示了其人臉搜索技術,“結果,現場拍攝的照片準確地搜出了很多總理的其他圖片,演示非常成功?偫硇Φ煤荛_心”。

概括起來,半年多的言行,馬化騰告訴了你一個擅長自下而上抓住機會的騰訊,李彥宏試圖告訴你一個能通過技術自上而下抓住機會的百度,而馬云則正努力建造一個上下通吃的帝國。這就是中國互聯網在2013以及以后數年的現實。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