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爆料截圖(牛華網配圖)牛華網訊 北京時間3月2日消息,微博網友@小清新糖昨日在網上爆料稱盛大文學旗下起點中文網總經理吳文輝即將離職,同時各個編輯組組長和核心編輯同時離職。據稱日前在杭州進行的起點作者...
微博爆料截圖(牛華網配圖)
牛華網訊 北京時間3月2日消息,微博網友@小清新糖昨日在網上爆料稱盛大文學旗下起點中文網總經理吳文輝即將離職,同時各個編輯組組長和核心編輯同時離職。據稱日前在杭州進行的起點作者沙龍開始后,部分編輯私下紛紛與作者表示,他們將離開起點中文網。
而今天凌晨微博賬號為@網絡文學那些事兒的網友更是發長微博詳解起點中文網高層大震蕩的內幕。
據@網絡文學那些事兒透露,起點管理層及部分編輯的離職傳言確定屬實。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起點中文網管理層集體出走事件不過是長久以來管理層與資方盛大公司所積累的矛盾的集中爆發。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盛大早期全資收購了起點的全部股份,只留了干股,這樣起點原本的管理層就失去了話語權。而全資收購起點后,盛大也放心大膽的進行了投入,由此迎來了一波發展高潮,并一舉奠定業內老大地位。不過據該知情人士透露,對于起點的管理權,起點的老員工和資方盛大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斗爭。期間起點部分老員工不滿資方全盤介入,于是出走起點,另起新站,也就是現在中文在線旗下的17K。
不過,據稱在無線閱讀爆發之前,起點實際上也舉步維艱,而彼時盛大并不是非常重視起點。轉折點似乎是從無線閱讀逐漸火爆開始的,在無線閱讀持續的賺錢效應下,起點的老員工認為是他們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利潤,新一輪和盛大的糾紛由此開始。盛大認為起點是盛大的全資子公司,而起點的老員工認為起點是他們努力的事業。
同時盛大的主營項目盛大游戲營收持續下滑,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盛大游戲2012年第四季度凈利潤3410萬美元,同比下滑29.6%,單季凈利連續三季度出現下降。而暢游以2012年四季度1.74億美元營收、7520萬美元的凈利潤,取代盛大,成為中國第三大游戲公司。
不過在盛大游戲表現一年不如一年的大背景下,盛大文學卻表現出了強勁增長態勢,而盛大文學營收的最大貢獻方就是起點的無線業務。以至于盛大認為起點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雞,但起點的老員工認為他們的辛苦努力以及他們的事業都被盛大在吸血,由此矛盾就一點點積累,一點點計劃,最終引發了此次盛大文學管理層及核心員工集體出走的事件。
然而此次事件的主角起點中文網總經理吳文輝卻表現得出奇的安靜,其最后一條新浪微博還是2月9日除夕當天發出的,此后再沒有更新,比較耐人尋味。盛大文學CEO侯小強的微博則依然正常更新,一如往常的討論各種經濟、民生、職場以及人生的話題,似乎并沒有什么事發生似的。而牛華網致電盛大文學公關部,截至發稿時止,仍沒得到任何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盛大文學是盛大集團旗下文學業務板塊的運營和管理實體,2008年7月宣布成立。盛大文學運營的原創網站包括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網、言情小說吧、晉江文學城、榕樹下、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七大原創文學網站以及天方聽書網和悅讀網。盛大文學擁有三家圖書策劃出版公司:“華文天下”、“中智博文”和“聚石文華”。2010年12月開卷數據顯示:盛大文學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營出版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盛大集團管理層持續震蕩,內訌不斷。據統計,從時間上來看,2010年離職高管有2位,2011年達14位,2012年前10個月有6位;如果從類別來劃分,盛大旗下的游戲類公司有6位高管離職,網站與科技類公司分別有3位,傳媒影視類公司高達10位,2009年盛大收購的酷6網,離職人數有8位;從職位來看,盛大旗下相關公司董事長、CEO或總裁級別的離職高管人數為11人,占比50%,副總裁級別高管人數為8位,其余級別高管人數為3人。而就在前幾日,盛大游戲CTO陳峰也宣布因個人原因辭職。
此外據媒體報道,盛大創新院旗下的一個孵化項目17Startup的創始人文飛翔在微博上爆料,因為和盛大沒有就17Startup公司化達成共識,自己和另外一個創始人將離開 17Startup。在移動互聯網上絲毫沒有起色的盛大,如今又面臨各種內訌和管理層的持續動蕩,盛大的前景著實讓業界不免有些擔憂。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