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在哪兒,哪兒需要人才 唐克文: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大家參加關于人才的論壇,我們昨天也有一個相關的話題的討論,今天我們有一個關于人才的討論,之后還有一個關于青年和關于教育方面的一些討論。 我...
人才在哪兒,哪兒需要人才
唐克文: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大家參加關于人才的論壇,我們昨天也有一個相關的話題的討論,今天我們有一個關于人才的討論,之后還有一個關于青年和關于教育方面的一些討論。
我們講到人才,如何發展個人的一些能力,同時也要有一個終身學習的體制。另外,我們也要講重新關注教育體系,還有如何建立有效的勞動力市場,我們希望招聘、留住人才,為了今天的討論我們邀請了很多杰出的人士,來自日本的德科集團亞洲區的總裁,也是一家做人力資源的公司,N.V.(Tiger)Tyagarajan,印度簡博特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也是印度非常大的做外包服務的一家公司,也提到很多人、勞動力方面的一些問題和事宜,還有來自美國的社會企業家,也是負責就業教育方面的一個創始人和主席,此外還有戴高勛,英國電信公司亞太區總裁,英國在亞太區有三萬名員工,他們也接觸到人才的問題,他們希望在這么大的組織中很好的對人才進行管理。
我想我們要先明確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么,然后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Mark Du Ree,從市場角度你覺得人才是多么大的問題,人們面臨什么挑戰,不僅僅是亞洲,因為亞洲面臨一些急迫的問題,作為很多商業機構我們也面臨找到人才的問題,你覺得這個問題是這個地區的普遍問題還是你能給出地區人才問題的特點?
Mark Du Ree:我覺得人才在哪兒,哪兒需要人才這兩個之間是有脫節的。在我看來,我們也要看有很多的大學在不斷的產出一些人才,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從大學畢業,他們的學術成績非常好。但是在公司當中所需要的人才的類型和他們能夠帶來的這些技能之間是有一個脫節的。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學術界和企業之間進行密切的合作。
唐克文:究竟這個問題的規模有多大呢?有呵奪人都在找工作,您現在所處的市場是什么情況?
Mark Du Ree:我們可以每年是現在工程方面的業務發展增長50%,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人才的,
唐克文:在BT你們有三萬的員工在亞太區,你覺得管理這么多的人才是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呢?
戴高勛:是的,我們在亞太地區有三萬名員工,人才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問題,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確保我們公司的品牌能夠吸引人才。所以,對我來說在過去的幾年當中,英國電信一直是一個人才愿意加入的組織,而且我們也非常廣泛的了解了一些挑戰,因為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我們總是需要能夠不斷的吸引人才。
另外,人才的市場也在發生變化,我覺得到2020年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五代人,而且所有的人員都在一起來進行合作,也會看到有很多的老人還沒有退休,但是年輕的人已經加入到這個就業的大軍當中。所以,對我看來,我看到有很多新畢業生加入進來,他們具備的才能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新的技術,像互聯網,還有Facebook等等,我覺得這也是首次我們會看到我們能夠很循序的來招募到這些人才,能夠在工作當中使用,我覺得這就像足球賽一樣。你在三十歲的時候是很好的球員,到五十、六十的時候就不再是了。所以,我們實際上是在把工作進行了一些劃分,讓不同的工作職責來幫助你吸引到一些的合理的合適的人才加入到你的企業中。
嘉賓:我們覺得我們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上面臨的問題,我們能夠實現20%的增長,我們每年能夠雇大約12萬人左右,他們通常都給我們帶來我們所需要的服務,還有基本的財務人員,我們也需要對他們進行快速的培訓,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培訓那些大學畢業生,同樣還有很多非大學畢業生。對我們來說我們不關心這些人究竟上沒上過大學,我們要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培訓,因為有時候大學并沒有為我們的工作做好準備,作為我們企業來說,我們有自己的大學,我們有自己的課程,我們培訓我們的員工,并且一直這樣保持下去,就像他們剛才所提到的,如果有人工作了五年了,他們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是今天的工作中必要的知識。但是對于那些新員工來說,你必須定期的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這個工作。
唐克文:我覺得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重新的培訓,讓他們適應整個的工作環境。什么是最好的辦法能夠幫助你實現這個目標呢?
來賓:我們是在中東和北非地區開展我們的運營,我們覺得有時候這些地區的人員其實還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沒有具備這些技能,我們希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對此也是非常擅長的,我們知道在約旦我們有很多的業務,對于那些大學畢業生,他們就業的可能性是非大學畢業生的兩倍,有的時候雇主找不到他們所需要的勞動力,到2035年就會有成百上千萬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到就業大軍中。
當然,在很多這樣的國家,青年人的失業率還是非常高的,究竟有什么樣好的辦法呢?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我們和我們的雇主,還有當地的一些基金會,我們通過連鎖的形式來完成,我們可以確定我們的需求。作為這些董事會,他們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勞動力,而且能夠自行地去發展。比如在巴勒斯坦每年都有勞動力市場當中進入車千上萬的工程師,而且我們也和一個CCC的整合合同商公司來進行合作,我們會充分的來利用這些機會,而且我們也建立起自己的一些大學,我們要給這些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來使他們獲得我們所必須的這些技能。
在約旦也是一樣,我們要教給這些孩子們這些有用的技能,要告訴他們在工作場所要做什么。
唐克文:我們歡迎大家到我們的網站上和我們進行交流,大家可以通過Twitter,通過微博,通過WEF的人才網站和我們進行互動,你也可以給我們發電子郵件,或者你如果在場的話也可以舉手提問。
Mark Du Ree,你對于重新的教育或者培訓應該是非常有興趣的,你覺得大學和協會間,以及如何培訓人員,讓他們具備必要的技能方面應該有什么樣的一些辦法去做呢?
Mark Du Ree:我覺得有兩種,有的時候大學已經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他們有很出色的教授,而且他們也有非常好的教育的結構,課程的結構,但是有其他的一些大學卻是純粹的學術性的。所以,我們實際上需要和學術界進行密切的合作,比如像我本人這樣的人士,我本人也在大學教課,我教的也就是和一些人的人力資源,還有和事業相關的一些課程。我們需要來了解人力資源和你的職業生涯之間的一個關系,以及我們如何能夠讓這些學術人員在實際的世界當中花一些時間,他們如果在實際的實體世界中學到一些技能知識,也能返回來教授到大學中的學生。
當然我們希望大學能夠教給人們一些想法,但是現在這樣的一種想法已經不應該再存在了。
唐克文:你覺得你能想出有什么樣的一些例子能說明這一點呢?
Mark Du Ree:我目前還想不出什么好的例子二指。
唐克文:Tyagarajan你是不是以前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嘉賓:大學必須改變自己授課的內容,這樣他們產出的技能才能為我們所用。我們在和大學的合作伙伴溝通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也是持一種非常開放的態度,我們可以創造所需要的內容,把這些內容嵌入到大學的課程當中,當這時候大學畢業生出來之后,他們就會獲得你們所需要的那些技能,在這方面有兩個挑戰,一方面在很多國家我們都需要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來進行合作,因為很多時候大學都不是私營機構,所以,我們需要政府公共部門和大學之間進行合作,和私營部門之間來進行合作。
有的時候你可以教一些財務或者是會計,但是你如何能夠教他們一些軟性的東西,如何在一個組織中來工作,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于未來員工能夠為你產出很多的價值這也是同樣重要的。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