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雨豪的“人人獵頭”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將手機通訊錄里的人脈變成錢脈,“賣”自己或“賣”朋友,一旦“賣出去”,你可以拿走用人企業支付的高額獎金。眾包模式會不會顛覆獵頭行業?
連環創業者王雨豪曾經搗鼓商務社交、名片社交,搗鼓出一個名叫“名片碰碰”的產品,但他最大的困惑是這種商業模式怎樣才能產生收入,是不是淪為公益服務?然后,他從眾包大潮中受到啟發,做起了一個新的移動應用產品“人人獵頭”。
在“人人獵頭”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將手機通訊錄里的人脈變成錢脈,“賣”自己或“賣”朋友,一旦“賣出去”,你可以拿走用人企業支付的高額獎金。這個平臺服務十萬年薪以上的職位,企業提供一個月的薪資作為獎金,獎金的70%給推薦人,剩下的30%做為平臺的收入。王雨豪說,“人人獵頭”在150天時間內實現了過百萬的收入,2013年規劃收入大概會超過一千萬人民幣。
2013年年初,“人人獵頭”完成了A輪數千萬的融資。以下是王雨豪對《創業家》記者的講述。
我為什么做人人獵頭?
人人獵頭上線已經5個月了,這5個月里我們完成了從一個新的移動應用上線,到人才服務團隊的組建,到獲得A輪數千萬的融資。在業界看來,好像是一件很傳奇的事情。
其實我常說自己就是個人販子,而且我這個人販子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在做人人獵頭之前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們一直在做商務社交、名片社交這樣一個產品,叫做名片碰碰。這一段最大的困惑就是商業模式怎么樣能產生收入?這個服務是不是已經淪落為一種公益服務?今天的互聯網創業里面的確有很多項目最后變成一種公益服務,大家都在PK、競爭,然后誰都不敢嘗試收費,最后變成都是免費的。
這實際上是名片碰碰時代的一個痛苦。這個痛苦最后逼迫我用更直接、更簡單的方案來滿足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重新定義企業中高端職位的
招聘,這些東西都關聯在一起,就有了人人獵頭。
人人獵頭實際是趕上了眾包的大潮。眾包是2006年美國《連線》雜志編輯提出的一個云端采購的概念。它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和平臺,把任務進行社會化的發包,然后由社會的公眾來完成這個任務,由發包者提供獎金。
這些年出現很多眾包的案例,或大或小,做得都很有意思。全球最大的維基百科就是眾包模式,周航的易道用車也是眾包模式,在澳大利亞最大的圖片網站也是通過一些民間攝影師提供作品,然后進行銷售。日本的無印良品也是通過眾包的模式,征集社會上的設計師,為無印良品設計作品,由無印良品支付費用。
所以,人人獵頭也是一個眾包的案例。之前中高端人才服務里面會經常用到推薦服務,像人才推薦、人才顧問,以前都用外包的方式,企業HR搞不定的時候就找獵頭,外包是給指定對象。眾包模式實際上就是人人獵頭的核心特點,再加上它用到了移動互聯網的一些通路、渠道、技術,包括App、微信等其它的一些移動端渠道。
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這個行業剛出來的時候會有一半人對你說NO,他們會說這個事兒太扯淡了,獵頭的事兒非常專業,不是你搞個新模式就能改變的。但同時,也有另外一班人說,哇!雨豪你這個項目了不得,三年之內必然改變這個行業。所以我們是在巨大爭議當中產生的這個項目。中國整個
招聘市場可以有超過百億的規模,51job、智聯他們做線上、網絡招聘,這個市場大概有四五十億人民幣,可是人才推薦、中高端人才服務市場實際上可以有超過140億的市場。
獵頭行業不會被互聯網顛覆
近兩年唱衰
獵頭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認為互聯網將顛覆獵頭行業。打個比方,今天線下的個體戶已經少了很多了,這種消失的小店鋪,他們去哪里了?他們被顛覆了嗎?或者他們被消滅了嗎?沒有,他們轉移到淘寶上去了,數百萬小商家在淘寶上開店、在淘寶上做生意,他們只是將線下生意的一部分轉移到互聯網上了。
所以,顛覆這個詞并不準確。同樣的道理,獵頭是不會被顛覆的。獵頭是人才招聘環節里提供服務的必不可少的一類人,他們不會被顛覆,更不會消失,只是傳統獵頭行業的整個產業規模、組織架構會改變。它不是被互聯網所顛覆,它實際上會被一種新的模式、新的組織形式顛覆。
在美國,LinkedIn讓很多獵頭公司很難過,但是也有很多獵頭公司日子很好過,因為他們轉到LinkedIn上提供獵頭服務了。LinkedIn有個核心服務是招聘官,獵頭公司付了年費就可以查閱更多信息和更多候選人的資料,這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用戶。所以獵頭只是轉移陣地了,從自己公司的數據庫轉移到LinkedIn去玩兒了。
從這些角度上來講,我覺得眾包模式、移動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的組織形式,正在改變很多行業的組織架構,其中也包括獵頭行業。所以獵頭不會被消滅,獵頭會轉移到人人獵頭及其它的平臺上來工作。但是這些獵頭公司很有可能會被顛覆。
我們緊接著會推出一個重大產品,叫做簡歷銀行。這將會是我們最有創新、最要向LinkedIn致敬的一個產品。這個產品吸取LinkdeIn的一些理念,同時也跟人人獵頭懸賞聘請、眾包的模式緊密相關,對行業內的收入做了重新分配。我們發現,中國近五年來一些成功的公司,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們都重新架構了行業收入的分配。
一個是360公司。它把原來行業收入從賣光盤、賣軟件,到現在變成賣流量的一家公司,他重新設計了這個行業收入的分配;第二個是京東商城。它把賣家電、電器這些收入,也就是原來的賣場收入,轉移到去做物流這樣的重新分配。
所以,簡歷銀行將來會把企業搜索簡歷的收入、平臺的運營,在簡歷擁有者和內容提供者之間進行共享。
從應用上線的第一周開始,我們的盈利模式就十分清晰。我們不對個人用戶收費,反而會反饋報酬獎金給這些個人用戶。我們對企業用戶收費。我們服務十萬年薪以上的職位,企業提供一個月的薪資作為獎金,這個獎金的70%給那些推薦人,就是在人人獵頭上工作的這些微獵頭,剩下的30%做為平臺的收入。到今天為止,我們大概在150天時間內實現了過百萬的收入,服務于200多家企業。2013年,我們規劃人人獵頭收入大概會超過一千萬人民幣。
“人人獵頭”模式:
在人人獵頭平臺上,企業(包括獵頭公司)通過懸賞的方式,面向平臺用戶發布職位,鼓勵用戶推薦或者自薦候選者,凡是成功的推薦都由企業提供高額獎勵。這是一種完全基于手機通訊錄的應用,鼓勵專業人士將自己的人脈變成錢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