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育人:打造企業凝聚力的秘訣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00 2013-03-13 15:14:23

背景資料有人看了《世界工廠的品牌突圍》后,說我們推行的是虎媽式教育,并評說這種教育的好壞、利弊……事實上,我們當年并沒有參照各種教育模式的利弊,而是依循現實而設計:一家工廠,要轉型做品牌,會遇到很...

背景資料

有人看了《世界工廠的品牌突圍》后,說我們推行的是“虎媽”式教育,并評說這種教育的好壞、利弊……

事實上,我們當年并沒有參照各種教育模式的利弊,而是依循現實而設計:

一家工廠,要轉型做品牌,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做得不好,困難很多;做得好,高速發展,困難更多!

解決問題、戰勝困難,固然需要能力和經驗,但心力更重要!

記得老師霍韜晦教授在我臨行時的幾句贈言:競爭力就是凝聚力!凝聚力來自于成長!沒有鍛煉就沒有成長!

我將霍老師的話演繹為:

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得到生命成長——而不僅僅是掌握做品牌的方法和技巧,而生命成長的秘訣則是經歷鍛煉,也可以稱為磨練。因此,我們訓練理念之一是:磨練越大,福氣越大。

我們相信,開始階段,很多人對這句話不但沒有感覺,還會反感,覺得是空話、假話;只有經歷過磨練,走出來的人,才會慢慢感悟到這句話的價值。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性和愛,才能等待我們的學生通過一次次的磨練,自己走出來,自己感悟。

以下內容摘自《世界工廠的品牌突圍》(作者:金伯揚,中國經濟出版社)

"政府"永遠是對的[金伯楊]

課堂代表"市場",教練代表"政府",學員組成"公司".

這是"百日樹人"最基本的構成元素。

顧問組首先讓所有的學員清晰,"百日樹人"的課程,是體驗式的學習,希望市場的觀念能夠深入到學員的骨髓中,不僅在競賽中,在任何時刻都必須有市場的概念。

當第一期的學員組成了不同的公司,進入到顧問組建立的虛擬市場開始運作時,學員們發現,"政府"的強勢和強硬經常讓人無法接受。不少人還感受到"政府"不講情面,甚至還有些不講道理。

培訓第一天,顧問組公布規則,其中最重要的三條是:

第一,"政府"永遠是對的;

第二,如果你覺得"政府"不對,請參照第一條;

第三,不允許投訴。

看完這個規則,有幾個人會認為是合理的?在很多人看來,這三條規則是絕對的"霸王條款".

對于那些身在其中的學員來講,不理解也得理解,難接受也必須接受。顧問組對這幾條規定,原則上是不解釋,但必須遵照執行。

每天生活在這個規則中,學員內心的郁悶和煩躁可想而知。

有一個公司的CEO(學員模擬),在感想中這樣敘述:"學員們包括自己都有一種感覺,覺得政府說什么都是對的,而且從來都是對的,不管學員有任何的意見,政府最后都會堅持自己的觀點。另外,我們不知道前面是什么,看不到未來會怎樣,于是產生煩躁情緒。"

另一位學員在做助教時,很感慨地寫到:"記得在我被教練們弄得整天碰壁,整天郁悶時,非常需要教練們的關愛,但是卻沒有得到。那時的我們覺得老師們冷漠和無情。"

有學員認為"政府"的制度不透明,導致信息不充分,形成了誤解,造成"政府"與學員之間出現溝通問題。

顧問組強調這不是溝通問題,而是培訓的屬性:"有人提出'政府'應該有透明度,如果'政府'透明,這里就不是培訓,而是辦公室。"

也正是因為這個"不透明",學員的情緒經常波動很大,困惑和迷茫常常由此而來。

當學員堅持完成了封閉培訓,在畢業總結時才開始明白顧問組這樣做的意圖。而當學員經歷過工廠改革、市場磨煉等洗禮后,終于徹底明白了顧問組的良苦用心。

在百日樹人的虛擬市場,我們每天都有競賽,每天都在爭奪市場份額,每天教練和助教們都在給各公司評分。

剛開始,我們看到有些助教難免會偏幫自己喜歡的公司,我們并沒有要求偏幫的助教更改分數——因為市場的選擇是任何人都無法更改的!但我們會要求助教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幫助師弟師妹成長;而胡四江是典型的“幫理不幫親”——越是親,要求越嚴格!——或許,這是不受親人歡迎的特質,但卻是很讓人信任的特質。

——2006-5-18梁芷媚給教練團、全體學員留言

為什么提出"'政府'永遠是對的"這一條?顧問組認為,這就相當于市場和企業的關系。企業經營不好,你能責怪市場錯了才導致自己經營不好嗎?你能讓市場時刻聽你的嗎?沒有任何一個企業經營者會傻到用這種思路做企業,否則是自取滅亡。

顧問組想通過這條鐵律,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市場是沒有道理的,市場是多變的,市場更是無情的。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每一個人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和方法,而不是從外界找借口和理由。

那些中途離開的學員,基本上是沒有看到這一點,或者說不愿意接受這個模擬但是真實的挑戰。他們只關注真實的眼前利益,忘記了培訓開始時教練的定位,忘記了培訓要訓練他們什么。

那么,"不允許投訴"這個規定的意義何在呢?顧問組想表達這樣一個事實:世界不是圍著我們轉的,不會一切都如我們的意,也不會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我們的意志發生。我們是圍著世界轉的,不能要求世界改變來適應我們,而是我們要改變自己來適應世界。

顧問組的目的是:學員從中學會妥協,學會理解,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不受自己控制的市場和世界。

一個有作為的人,一定是能夠承受的人。顧問組期望以不講情面的這幾條規定,來訓練學員的承受能力。在模擬但是真實的培訓中,顧問組設計了大量的環節,挑戰學員的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

梁芷媚在總結時說,我們的設計已經比真正的市場仁慈了很多倍,而且從心底里是關心學員的,有時候看著學員的迷茫和無助,感到于心不忍而網開一面。顧問組經常在一起檢討,這么心軟是不是對學員不負責任?盡管如此,很多學員對"政府"還是很難適應。

顧問組的核心成員都是培訓專家。梁芷媚從1996年就開始做管理培訓,葉振邦很早就在香港推行性格學、領導力、六頂思考帽等專業培訓,其他的教練經驗也很豐富。這樣的一個強強組合,加上數個月的貼身指導,按照顧問組對學員的說法:你們所得到的培訓,在市場上花幾萬元都買不來。

"百日樹人"價值連城,有的學員得到了,終身都將受用;有的學員卻在半路上給丟掉了。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