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李果帶領著團隊,拉到了風投,成立了公司,做出了產品,但是,一路走來,他們還是磕磕絆絆:自主產品盈利困難;300萬風投所剩不多;只做外包,并非長久之計。按照李果的話來說,接手外包,是迫不得已,...
試水“酷旁”失敗了
在創業之前,李果就曾與重慶創意產業協會一起創辦云社區,后來云社區遭遇困難,李果便將目光瞄準了移動應用市場。
2010 年,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最早我們是11個人,三室兩廳。”李果說,和大多數創業故事一樣,條件艱苦,“那時接業務非常難,所以我們的規劃就是開發產 品,吸引投資。”開發了幾款應用之后,李果在卓創國際獲得了第一筆投資300萬。在產品方面,李果選擇了LBS應用。
“當時,國外 Forsquare的‘簽到+商鋪模式’非;,我們就想將這種模式引進過來。”2011年1月,“云游記”上線,“最開始是娛樂性的簽到服務,后來經過 改進升級,加入了商鋪和電子打折券,產品也正式改名為‘酷旁’———Cupon,打折券的英語諧音。”他們通過舉辦活動來吸引用戶,并對商家有一年的免費 推廣期。
在李果看來,用戶可能在兩三年內接受這種新興模式,最后走一條“CRM+支付+商鋪促銷信息”的道路。然而,這樣的考慮終歸還是太樂觀了。2011年底,一年的免費推廣期結束,酷旁被迫暫停。在這段時間,同類的LBS軟件,如街旁、盛大的切客都活得十分艱難。
“玩轉KTV”也沒玩轉
“暫停酷旁之后,我們開始做細分市場。”在李果看來,細分市場是躲避巨頭的較好方式,“大佬看不上的領域,競爭者少。如果做得精,容易在本地提高知名度、吸引用戶。相比那些‘大而全’的平臺式應用,用戶粘性也會更大。”
去年3月,在考察了電影院、酒店等應用之后,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同年7月,“玩轉KTV”正式上線。
“上線之前,我們就組織人員進行推廣。到7月,就有六七十家KTV跟我們簽約了,包括百家樂、好樂迪、歡樂迪。和之前一樣,前期一年免費。”這一次,李果希望能夠通過廣告和競價排名、線下支付的方式,獲得利潤。
然而,等到10月,和出師未捷的酷旁一樣,“玩轉KTV”也暫停了。”
無奈轉型,生存第一
兩款LBS應用的停滯,讓李果更多地考慮生存和盈利的問題。
“如 果要正面跟大企業進行競爭,活下來的希望很渺茫。要養活整個團隊,‘運營解決方案+APP開發’是個很直接的方法。”在李果看來,由于北京、上海一帶的開 發成本十分高昂,西部的產品開發還是有很大的成本優勢,“這樣,可以解決生存問題,另一方面,對我們自己也是一個積累。”
“另外,我們也在跟一些企業進行合作———利用成本優勢,成為北京、上海一些公司的開發基地。”李果說。
通過這樣的方式,奧芬多開始有了進賬。
未來看好物聯網和平臺
有了資金等方面的積累,奧芬多的下一步看準了物聯網、平臺等項目。
“目前國內做物聯網的不多,但兩年后可能就會有更多的公司參與進來。”而為了爭奪市場,價格戰、免費試用等又會卷土重來,“那時候,就是拼資金,拼誰更有造血能力了。”
李果覺得,他們需要1-2年時間,將自己的造血能力打造完善,先活下來,再追尋“平臺夢”。據悉,IPO是李果最大的奮斗目標。
重慶晨報·鈦媒體聯合報道小組記者 肖羅樂 尹雨妍 報道
“先練兵,保持5年不死,我們就有機會!”奧芬多網絡科技的創始人李果這樣告訴重慶晨報·鈦媒體聯合報道小組。這一次,他們的信心更足了。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