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個稅起征點被指偏低 專家建議兩三年調一次
資訊 > 熱門 > 正文 889 2012-03-20 14:17:36

外圍經濟不振,擴大內需發力,近日,有關提高居民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征點的討論再次成為焦點。隨著近年來我國稅收的穩步增長,結構性減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很多專家建議重新制定關乎民眾收...

 外圍經濟不振,擴大內需發力,近日,有關提高居民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征點的討論再次成為焦點。隨著近年來我國稅收的穩步增長,結構性減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很多專家建議重新制定關乎民眾收入的個稅起征點標準。那么,個稅起征點能否在今年再次提高呢?

調高到5000或8000元?

盡管受到去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GDP增速較往年明顯放緩,但是去年我國財政收入仍然比2010年增長24.8%,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在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內需的背景之下,加快結構性減稅步伐、減稅富民的呼聲日益高漲。

“現在結構性減稅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當前我國綜合國力在提升,財政收入連年增長的幅度都還高過GDP的增長速度,確實具備了我們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的前提條件。

去年9月實施的新個稅修正案將起征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賈康表示,在新的方案執行之后,原來工薪階層有28%的人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現在顯著減少了7%,全國大約有2000多萬人。

盡管如此,在一些專家看來,隨著物價的上漲,目前個稅的起征標準仍然偏低。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提出要將個稅起征點調整至5000元。而深圳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志列也建議,提高對高收入者的征收標準,將個稅起征點定在8000元,最低不低于5000元。

按人頭計征并不合理

事實上,我國從1980年頒布個人所得稅法至今,個稅起征點共經歷了3次調整,從最初的800元到現在的3500元,調整的頻率呈增快趨勢。但是,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居民收入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的調整仍然難以滿足居民提高收入的迫切需求。

對此,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應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以家庭中夫妻雙方共同所得進行聯合申報納稅,申報時根據納稅人家庭中贍養、撫養、就業和教育等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扣除數。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許多需要贍養農村老人的家庭,按照家庭為單位征收所得稅,可在社會保障力度不足的情況,加大家庭的社會保障功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也認為,個稅改革今后有可能按照家庭征收、綜合征收或者降低稅率等方向發展,F在按照一個人一個人地征收個稅,也存在弊病,比如一個家庭一人掙錢多,可是妻子和孩子沒有工作,負擔也很大,交的稅也多,而按家庭征稅,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

但是,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卻認為,中國當前社會管理的條件、信息系統條件都還不允許以家庭為單位征收。比如,農村孩子考到城市然后參加工作,從道德上來講,掙的錢需要養老家父母,但從法律上講,他們卻不是一個家庭,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到底是該扣除還是不該扣除,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如果依然要扣稅,對于一些有父母要養的、有困難親戚的、有兄弟姐妹要資助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跟中國傳統道德也有沖突,贍養父母就變得不被法律承認。

應每隔兩三年調整一次

事實上,從1994年開始,個人所得稅進行了幾次改革,但改革的焦點均側重于“減除費用標準”的技術性政策調整上,而在制度性改革方面均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限制了個人所得稅功能的發揮。對此,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劉克崮建議,應當適時轉移廣大公眾對于提高“減除費用”的關注,堅持“普遍納稅、家庭扣除、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改革方向。

“個稅起征點并不是越高越好。”賈康表示,個稅改革的方向應是走向綜合后的超額累進,優化再分配抽肥補瘦,考慮物價波動因素,按家庭贍養負擔區別對待。如果能夠優化個稅的話,以后應該考慮有一個常規的制度設計,每隔3年隨物價調整一次,如果覺得3年長了每隔兩年行不行,也是可以討論的。

許善達也認為,個稅不必要規定具體的起征點,它應隨著CPI的變化動態調整,并且與CPI掛鉤。應該搞一個參照CPI因素的公式,而個稅起征點提高標準是CPI漲幅的2倍左右較為合適。

目前來說,對個稅起征點的爭議較大,又剛調不久,今年年內再調的可能性似不大。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