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0后本科生將踏入職場 早報記者 劉嘉酈 圖 華蓋 自我、強調個性意識、善于搜索信息……這些詞匯成了形容90后最為常見的用語。就在今年,首批90后本科畢業生將正式踏入職場。招聘市場的資深達人對這群...
自我、強調個性意識、善于搜索信息……這些詞匯成了形容90后最為常見的用語。就在今年,首批90后本科畢業生將正式踏入職場。招聘市場的“資深達人”對這群入市新手自有一番看法。
找工作不難 找好工作難
首批90后本科畢業生將正式踏入職場,他們面前的求職之路是否有了新變化?記者采訪了人力資源網站負責人、大學就業中心老師等“觀察員”,報道今季職場小白丁最新情況。
“90后目前的就業形勢要比80后畢業時好得多,”智聯招聘市場總監陳嘉杰介紹道,“就業形勢已經向畢業生方面傾斜,基本上做到了企業提供的職位數與就職人數持平,因此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一觀點同樣得到了在滬上就讀酒店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小陳的支持,“基本上還沒畢業都能夠在酒店找到工作,但很多人不會輕易下決定,還是想多觀望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畢竟做酒店太累。”而在一家知名電子企業實習的小李6月就要畢業,雖然企業表現出了積極的留人意愿,但小李熱情不高,“工作機會挺多的,想再看看。”
但要找一份符合傳統定義的好工作的難度卻并不低。“很多大公司會以高出市場價不少的薪水來招聘優秀學生,但一些有關大學生就業平均薪資調查顯示,數字大概在2000-3000元之間。我們的調查也顯示,82.2%的85后畢業生目前月薪在3000元以下,而處于同一薪酬水平的90后畢業生比例則更高,為91.1%。這些數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學生想要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的難度不低。”陳嘉杰分析道。
和興趣有關 與壓力無關
以往被看做大事的毀約,在90后畢業生身上不少見,“毀約原因多樣,但歸結起來主要就是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陳嘉杰說,“如果工作和自己的興趣不相符合,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會選擇離開,這也導致了相當多的大公司面臨即使招到了人也無法完全定心的新場面。”
“這種追求自我、突出個性的價值觀也反映在求職上。不少學生表現出淡化薪金和行業,追求與自我興趣相關的職業的特點。”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就業中心主任錢靜峰介紹道,“比較令人欣喜的是,這一批學生已經有了相當明顯的職業規劃意識,對自己的未來有比較長遠的考慮。”
即便如此,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校園招聘新觀察調研報告》卻指出,對樂于創造潮流的90后來說,找工作還必須考慮到自我價值和多元化的價值觀的平衡、工作是否會帶給自己壓力、能否讓自己獲得成就感等問題,以往被認為是理想工作標準的“事少錢多離家近”已然不足以滿足90后的要求,再加上“位高權重責任少”方可達到他們對于工作的期望值。
春季招聘或將成學生就業高峰
隨著考研成績揭曉,相當多與心儀學校擦肩而過的學生會將重心重新轉移到求職上來。此外,對留學申請結果不滿意的學生也將加入求職大軍。“從歷年校園招聘發展形勢來看,3、4月份會有一波招聘高峰出現,大量用人單位進校招聘。”交大學生就業中心主任錢靜峰介紹,“就校方來說,我們會積極開拓就業市場,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就在3月9日,交大還為于今年畢業的首批90后畢業生舉辦了一場超過300家企業到場的大型招聘會,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我們也會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就業,比如行業就業專場輔導或者培訓沙龍等,主要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就業技能,讓他們能夠順利找到工作。”錢靜峰介紹道。
“如今大學教育和社會需求的對接其實仍有差距,大學生剛畢業就想直接得到理想工作,難度其實不低。”陳嘉杰說,“我們建議大學生在求職之前積極參與實習,除了打磨性格,為將來更好融入公司做準備之外,還能夠多學一些職業技能和基本知識,另外,也希望畢業生能在求職、入職之前更多地了解自己要去的公司背景、文化等,對未來職場做一個規劃。”
畢業生3種心態需改變
心態1:準時下班,不要加班
“工作是工作,私人生活是私人生活,下班之后的時間是屬于我自己的。我為什么要把屬于自己的私人時間和工作時間混為一談?”
雖然大家都會強調公私分離,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能在下班前完成所有的工作那就請身體力行,如果不行的話,那么適時的溝通相當必要——這決定著你是否應該留下來做完自己分內的當日事。
心態2:做錯事還理直氣壯
“同事埋怨我遺失了供應商的發票,還怪我不夠緊張,沒有責任感?蓙G了就是丟了,我再焦慮再愁苦也沒辦法把它們變出來,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地步,焦慮不安又有什么用?”
不怕做錯事,就怕做錯事還理直氣壯覺得自己一點也沒錯。在習慣性地將別人的批評頂回去之前,有沒有先檢查過自己的行為有否失當?意識到失誤后再好好補救的效果不一定會如預期般好,但一定會讓別人留下相當好的專業印象。
心態3:希望馬上能大展身手
“已經實習了相當長的時間,可上司卻總不給我機會操作項目,總是讓我做些復印、掃描之類的低端工作,我不但希望而且也能夠完成高難度項目!”
在要求別人給你機會之前,你做好準備了嗎?很少有人愿意承擔失敗的后果,為一個新鮮人買單,所以請改變自己的態度,用認真、負責并且虛心好學的態度向職場老人討教,機會也許就在不遠處。
新手秘笈:做個“拿工資的學徒”
無論你現在是一名實習生,還是已經和東家正式簽訂了勞動合同,橫在你面前的大問題是如何迅速成長為合格的職場人。
經歷了四年的理論學習后,你需要盡快轉變學習的方式,把自己定義為學徒也許是個妙招。“職場新人不妨做個拿工資的學徒。找一個好師傅,跟著師傅在實際工作中學習,看師傅如何言傳身教。”在一家投資公司做HR主管的李瑩建議。事實上,在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的教育機制中,學徒式的學習方法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而且研究者也發現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年輕人實現從學校到工作的平衡過渡。如何把這種學徒式教育借鑒到實際工作中呢?
“首先,給自己設定培養目標。這個目標包含了基礎目標和高級目標。前者是讓自己達到初級職業技能,后者則是完成更加熟練的職業技能任務。然后根據目標,做一個課程規劃,比如你覺得一個合格的工作者需要掌握什么樣的關鍵技能?”為好幾家公司做財務顧問的裴振建議畢業生不要把課程機械地定義為去培訓學校上課或者考上崗證,事實上,這些職場新人需要跟著師傅學一些“無形”的課程,這些課程指的是就算以后要跳槽、要轉行,也需要學會的關鍵技能,比如參加討論的能力,搜集資料和數據的能力,編制、審閱和反饋報告的能力,確認合作目標和指責、改進自己學習和行動的能力。“當老板給自己任務時,一定要敏感地從這些看似無關的事情中發現那些需要培養的關鍵技能。這份敏感能夠讓職場新人更樂于從工作中學習。”化妝品品牌公司內訓經理周小姐對此很有感觸,很多畢業生特別茫然,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學什么,只看到每天從事的事情很瑣碎,卻沒有思考怎樣通過做這些事情讓自己離理想更近一點。做一個拿工資的學徒,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比如1年到2年。在這個期間,你需要學會給自己的技能學習進行評估,同樣一件事情,第一個月做得怎樣,第三個月做得是否更熟練,半年后你再做這件事情時是否更靈活,添加了創意?
如何拜到一個好師傅?如果有幸分配到一個師傅,手把手教當然是好事情,不過很多初入職場的人并沒有得到這樣的指點。“可以把師傅這個定義看得更靈活,比如辦公室里的其他人可以是師傅,職業達人的書籍也可以是師傅,而老板更可以成為師傅。”在企業內訓課程上提倡拜師的周小姐建議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一定要磨煉和師傅相處的技巧。做一個有心人很重要,學會細心觀察,不懂就問,比等著師傅主動去說和教更現實。在做事情時,留意觀察師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看他如何處理不同的問題。“準備一個筆記本,認真記錄自己的學徒生活。你可以將工作的流程、操作的步驟、師傅似乎特別看重的事情,以及其他人容易做錯的地方都記下來,相信每次翻閱都可以帶來思考。”另外,多做才能多學,累一點不是吃虧。做事的時候,讓師傅多把關,一方面能避免出大錯,另一方面也能讓師傅更樂意教你。“很多畢業生要么臉皮薄,要么自尊心特強,很在意別人是否欣賞自己,如果求教的時候,對方沒有表現出鼓勵和贊賞,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交流。”經常接觸到應屆畢業生的李瑩對此深有感觸,“事實上,沒有人敢瞧不起愛學習的人,畢業生越是愛鉆研愛學習,越容易讓人覺得此人未來不可限量。”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