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者連續6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人力資源企業,近日被邀請擔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首席專家的中智上海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總經理石磊,總有一種責任感,要為引領時代變革中的中國人力資源行業做些什么。
他發現盡管目前中國已經存在政府發布的相關人力資源指數,但主要是從公共管理的宏觀經視野所進行的研究,很難滿足新的時代環境中,企業雇主視野的不同層級需求。
石磊正在研究的一個新課題就是,從新的角度來研究中國人力資源指數,以勞動力(人)為研究切入點,從就業雇傭、薪酬成本、流動率、勞動力效能、勞動關系(訴訟率等)、宏觀經濟影響、法律法規(包含國家、區域性的)等方面,分析角度從宏觀延展到中觀。
當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開放度高、管理日益規范化,但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對人力資源策略的靈活性、響應速度要求更高,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人力資源行業也面臨著顛覆性的挑戰,石磊總在思考的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該如何面對這些趨勢和挑戰?
移動互聯的挑戰與趨勢
隨著中國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石磊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入中國,并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同時,一批優秀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也開始逐漸向海外擴張。
“跨界與整合衍生出新的業務需求和新的產品、服務,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改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使得人力資源產業的邊界不斷被打破,新的商業模式和競爭態勢正在改變市場的格局”,石磊表示,這是人力資源學科面臨的新局面。
在他看來,未來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將會出現5大趨勢:首先,社交網絡的出現對人力資源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正在改變招聘、獵頭等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營銷模式,而招聘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模式也正在發生劇烈變化。
其次,人力資源服務業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日益密切,將誕生全新的業務形態、商業機會。移動設備已經成為人力資源從業者及人力資源部門獲取供應商信息主要入口,行業將越來越多采用移動化形態。
第三,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將不斷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正在改變人力資源軟件市場的未來,未來,人力資源軟件行業將雙管齊下,為企業提供從“云”到“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第四,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管理服務提供商)模式將成為未來企業靈活用工的主流,這可以使企業將自身精力用于更具戰略和變革性的事務上。
此外,金融服務滲透將成為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下一個金礦。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員工產生了多樣化的理財需求,而人力資本與金融服務整合也成為了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抓住這些趨勢,提前布局才能立足于未來”,石磊說。
轉型向整體解決方案邁進
“戰略伙伴、員工關系專家、事務管理專家和變革助推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之父,美國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戴維·尤里奇(David Ulrich)在《人力資源最佳實物》一書中指出,這是人力資源部應該扮演四種角色。
在與客戶的諸多接觸中,石磊也注意到,人力資源對現在中國公司經營戰略的發展與以往有不同的戰略意義。
過去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人事管理,現在人力資源管理也上升為人力資本管理,企業希望根據不斷變化的人力資本市場情況和投資收益率等信息及時調整管理措施,從而獲得長期的價值回報;過去人力資源部門是躲在背后的行政機構,僅限于執行層面,相當于行政工作的執行者,當前人力資源部門逐步向業務合作伙伴邁進,其戰略角色逐漸受到重視,逐漸由職能性、事務性角色向戰略角色蛻變。
這些變化使得現階段在人力資源行業的變革中產生了新的管理模式,“人力資源合作伙伴
HRBP(Business partner)。”
“因而要求HR管理者轉變思維定式,強調"三個更加關注",石磊解釋說,更加關注行業市場,掌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以及與其緊密相關的行業人才市場變化;更加關注企業戰略,積極參與企業的戰略制定與調整;更加關注業務運營,只有對業務部門的工作生態環境深度理解,將業務部門作為企業內部客戶對待,才能真正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
對于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而言,只有整合外包、咨詢、IT這三塊資源才能充分利用客戶資源,對同行形成壁壘,同時使業務間達到了協同效應,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對于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而言,整合式的集成解決方案服務模式可以提高各塊業務之間的協同性,實現客戶、產品資源共享,提高企業的利潤率。
所以,中智已提前布局完成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s),業務遍及人事代理、人力資源業務流程外包(
BPO)、咨詢、測評、軟件、培訓、
獵頭等,通過內部整合進入提供集成解決方案(Integrated Solutions)的階段,開始向統一解決方案(Unified Solutions)邁進。
國際化步伐邁開
作為服務業,中智希望隨著客戶一起成長。所以近些年來,當中國公司更多走向海外市場,中智也邁開國際化步伐,希望成為這些企業全面的合作伙伴。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供應商傳統營銷模式正在受到極大的沖擊,客戶將擁有更自由的"產品"選擇權。人力資源供應商要充分理解和適應"新常態",實現服務模式轉型”石磊說。
比如公司走出去最大的難題之一是人才招募,中智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和籌備,將與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合資打造"MSP"(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人才招聘服務供應商管理平臺,為中國企業提供全球招聘服務。
此外,隨著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步伐加快,中智也在為這些努力拓展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并購重組、法律咨詢等專業的咨詢服務解決方案幫助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規避國際化進程中的用工風險,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
在迪拜龍城,15萬平方米的迄今為止中國在海外最大市場,入駐中方人員為8000多人。2002年中智作為商務部指定的招商總代理,至2004年12月開業,共招集了2805家中國企業入駐迪拜,自2009年起,龍城每年的貿易額超過900億美元。
2013年起,中智又牽線上海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與阿布扎比酋長國政府對應機構,在能源,貴金屬,金融等領域展開實質性合作,努力推動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中國在石油,黃金等大宗商品上的定價權。
目前,中智目前在境內外設立80家分支機構,在7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活動,而在國內,中智也切合國際資本在華企業及其機構運用前沿人力資源工作方式的特點,通過規模運作逐步發展成為全方位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中智目前向全國80余個城市的3.2萬余家跨國企業及駐華代表機構(其中包括全球500強中152個品牌下的401家企業)派遣了130萬余名中高級技術管理人員和雇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