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延遲退休”又成為一個熱詞。
延遲退休年齡規定最新消息:
10月14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經中央批準后,人社部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通過小步慢走,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方式,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11月20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談及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時稱,總的考慮是,根據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小步慢走,漸進到位”。
事關公眾養老問題,延遲退休政策從醞釀、提出到推進,歷經數年,引發各界持續熱議,如今終于漸行漸近,只差“最后一公里”。參與延遲退休問題討論的人士認為,女干部和女白領現行按55歲退休,她們是腦力勞動者,大多數人愿意且身體也適合,將是重點展開先行延遲退休的人群。
女白領、女干部或最先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漸行漸近。最新消息顯示,未來延遲退休政策的執行將按照人群進行劃分,其中55歲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領有可能是第一批執行延遲退休的人群。當前,我國男女實行不一樣的退休年齡。實際上,由于女性的預期壽命一般比男性長,這也成為部分人要求男女至少應在一樣年齡退休的一大原因。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女管理者、女白領先起步是肯定的,也沒問題,因為女管理者具備身體條件。”
這一建議跟今年上半年出臺的國家政策一脈相承。
中組部、人社部2月16日聯合下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干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稱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干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將年滿60周歲退休。通知表示,處級女干部退休年齡延遲,是為了充分發揮女領導干部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
目前女工人是50歲退休,應將退休年齡推后多久,業內莫衷一是。
對此,蘇海南認為,
延遲退休從女工人起步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處理好體力勞動者所面臨的延長工作時間所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對體力勞動者一定要有一個“以人為本”的延遲退休的具體安排,
“比如女工人延退,不是簡單地因為女工人退休年齡早而延遲退休年齡,一定要確保女工人不是在原有偏重的體力條件下去工作。”
目前,我國正進入延遲退休深入研究并作出決策的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多年前全國婦聯等部門,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識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過建議,以往的政策實際上也明確了縣處級是可以到60歲退休的。
有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左右,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30%左右。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2017年出臺
現在延遲退休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上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當記者問及延遲退休的方案何時出臺,尹蔚民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我們會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的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小步徐趨、漸進到位”,就是說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達到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
此外,會有一個社會預告,就是先把這項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后,給大家一個心理預期。
他指出,考慮到這項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這個方案正式出臺之前,會把這個方案的要點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的過程也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會把各個方面的意見吸收了之后,使這個方案制定的更加完善、更加穩妥、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
三方面原因使延遲退休成為必然
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已是大勢所趨。尤其是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未富先老壓力陡增,勞動力供給形勢嚴峻。
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逾2.12億人,占總人口比升至15.5%,據預測,這一比例在2050年將上升至38.6%。目前,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3.04:1,也就是約3個人養1個人,到2050年將下降到1.3:1。顯然,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和醫療都會帶來巨大影響。
而我國現有的退休政策并不足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我國現行退休年齡政策源于1951年頒布的《勞動保險條例》。該條例規定男職工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職工為50周歲。1955年,女干部退休年齡被推遲至55周歲。197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規定男工人退休年齡為年滿60周歲,女工人為年滿50周歲,女干部為年滿55周歲。
從國際上看,延遲退休是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據統計,1989年以來,世界上有170個國家推遲了退休年齡。在經合組織的34個國家中,退休年齡都在65歲以上,并且大多數發達國家均實行男女同齡退休。
除去應對老齡化,延遲退休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國的勞動力數量急劇減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首次下降。其中,2012年比2011年凈減少345萬人,2014年比2013年減少371萬人。如果沒有及時必要的政策干預,勞動力供給嚴重不足趨勢將持續。
此外,延遲退休的第三個原因,是社;鹈媾R巨大壓力。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11月20日表示,2014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當期養老金支出大于基金征繳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養老金待遇水平連續上調,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效應逐步顯現,參保人員中退休人數增速高于繳費人數;部分地區撫養比較高,負擔較重。
盡管按照李忠所說,今年前10個月,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超過總支出2100多億元,絕大多數省份基金累計結余額都超過8個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額,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當期養老保險待遇支付,但是,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勞動力供給減少等狀況的發生,未來社保基金所面臨的壓力也不會小。
未富先老多重壓力倒逼延遲退休
專家稱延遲退休方案應有彈性
如果男女實行一樣的退休年齡,是統一延遲到60歲還是65歲?2013年人社部對外征求方案時,來自社科院、人大、清華等研究機構和院校的多個專家團隊參與制定了多套改革備選方案。受關注程度比較高的則數清華大學和社科院提出的兩套方案。
清華方案建議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同時,艱苦崗位的男女職工可以提前10年領取養老金,也就是男女分別進行延遲領取,用15年的時間完成該項工作。
而社科院的方案建議分兩步走:
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并軌時,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領取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為了減小對女性工人的影響,可以規定在一定時期內,女性工人可保留選擇按照舊制度退休的權利。
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誰將面臨“延遲退休”
媒體總結將“攤上”延遲退休的公民為:
1、小于等于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歲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歲的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網上流傳的延遲退休時間表
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的是70后和80后,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每年延長幾個月退休年齡,直到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年齡。
關于延遲退休,看看國外怎么做
自己權衡自己定
美國
美國人67歲退休,其實是個偽說法。七老八十還在發揮余熱的美國人多的是。實際上,美國并沒有嚴格的退休年齡,只要你還干得動、老板也愿意雇你,就可以繼續工作。但是對于關于享受社會保障福利,美國確實有年齡的規定。
美國的退休政策分三個層次。
提前退休:年滿62歲就可以開始領退休金,但要打7折,每推遲一個月領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
正常退休:根據出生日期的不同,美國社會保障局設定了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齡,比如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5歲,1943年到1954年間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6歲,1960年和1960年后出生的人,退休年齡是67歲。
在正常退休年齡內退休的人,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
延遲退休:選擇延遲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礎上還能獲得獎勵性的收益。這種以自愿為原則、漸進式的退休制度設計,讓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而拉開檔次的退休金獲得比例,特別是對于延遲退休的獎勵性收益,一定程度上鼓勵了美國人延遲退休。
退休年齡與公積金掛鉤
新加坡
新加坡采用的是公積金的養老方式,繳納的公積金的數額和工資是掛鉤的,工資越高公積金越多。公積金又分為幾部分,最重要的是養老、保健和住房。新加坡人從開始工作就要繳納公積金,等到退休的時候,政府一次性給付絕大部分的公積金。
新加坡的公積金繳交率基本穩定在40%,其中雇主需繳17%,雇員需繳23%。原規定55歲退休時就能領取公積金,后來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至60歲,現在又延長至62歲(男女退休年齡相同)。
社保最少要繳25年
日本
上世紀70年代,日本規定的退休年齡為55歲,到了80年代,退休年齡被延長到60歲,而今則進一步延長到65歲。
2013年4月1日,日本“高齡者雇用安定法”修正法正式實施,該法規定企業有義務繼續雇用面臨退休但有工作意愿的65歲以下員工,受此影響,日本的實際退休年齡線可能將推遲5歲。這一法案出臺的背景,則是養老金領取年齡的推遲。男性可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60歲提高至61歲,2025年還將提高至65歲;女性則比男性晚五年實施。
目前,日本養老金的最低繳納年限為25年,支付開始年齡為65歲。日本對低收入群體有免交養老保險的制度。低收入群體可以申請免交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局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情況,決定是否給予免除,或免除多少。
不過,現實生活中,能夠持續工作到退休年齡的女性很少。大多數日本女性會選擇在結婚、生育之后,辭掉工作回歸家庭;承擔養家糊口重任的男人們則很多選擇“退而不休”。
干滿60歲可退休
法國
法國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個高福利國家。過去,法國規定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為60歲,如果沒有干滿40年,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為65歲,而且執行男女一樣的標準。
但是,由于受歐債危機和人口老齡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法國也與其他國家一樣,同時面臨著養老金入不敷出和政府財政吃緊的問題。2010年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將領取養老金資格的年齡提升至62歲,足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提升至65歲。此舉引起了法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后來薩科齊在總統大選中的失利,奧朗德上臺后,立即宣布把退休年齡恢復到60歲,才平息了民怨。
高福利下的延遲退休
瑞士
被認為是全球最適合養老國家的瑞士是最早實行65歲退休的發達國家之一。瑞士的退休年齡與人們的平均壽命有關。瑞士是歐洲壽命最長的國家,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幾位。
瑞士的退休年齡還與社會福利有關。瑞士是一個高福利國家,他們擁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養老體系。婦女享有一年的產假和免費產前檢查、生產住院、產后護理等權利,如若有八歲以下的孩子,還擁有每天工作6小時的權利;失業人員也可以領取較為豐厚的救濟金,不用工作就有飯吃。
取消強制退休年齡
英國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1月13日消息,從今年4月6日到10月1日期間,英國政府將逐步取消65歲法定退休年齡的限制,國民將獲得自由選擇退休年齡的權利。英國商務部表示,允許國民工作更長時間有利于英國的經濟繁榮。
根據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過去英國公司一般會強制員工65歲退休。而今年4月6日到10月1日期間,只有那些已經被告知4月6日前退休,或者本人已經提出申請確定在10月1日前退休的員工可以被強制退休。10月1日以后,用人單位將不能再援引法定退休年齡政策來強制任何員工退休。
社保壓力也不小
俄羅斯
在俄羅斯,是否應推遲退休年齡也是近幾年社會各界持續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盡管俄羅斯也面臨勞動力人口減少、社會養老問題日益尖銳的問題,但俄羅斯高層領導人表示,暫時不會提高退休年齡。
俄羅斯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比較低的國家之一,目前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此外約有三分之一的特殊人群可提前退休,包括有5個或5個以上孩子的母親、高危行業職工、居住在北極圈附近的居民等。與此同時,俄人口狀況卻在日益惡化。目前尚有10名勞動者供養6名退休人員,但俄適齡勞動力正以每年40萬的速度減少,按照這樣的減少速度,到2030年將是6名勞動者供養10名退休人員。
部分國家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比
對策:15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或將調整
世界各國延遲退休政策普遍較為緩和,還有一些國家是通過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來提高退休年齡,比如意大利在1995年和2004年均采取彈性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1995年的政策規定,參保人員只要繳費滿35年,則可選擇在57歲至65歲間的任一年齡退休,選擇有效期截止至2035年;2004年提出男職工提前退休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養老保險繳費滿35年并且達到最低年齡標準(2008年的最低年齡標準為60歲,2010年為61歲,2014年則為62歲)。
相比意大利繳費滿35年的規定,目前我國要求的個人繳費年限是15年,不及意大利繳費年限的一半。1997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提出,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不滿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對此,蘇海南堅定地認為,現行規定的15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肯定是要調高的,這是因為我國剛開始實行養老保險時有相當部分勞動者已經四五十歲了,以前又沒有交過養老保險費,只能定一個起碼繳費年限。而今后每位勞動者一參加工作就應繳費,“比如一個人20歲或者22歲參加工作,才三十幾、四十歲,就想著領退休金,別人還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