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收益促使業績大漲的同時,光線傳媒亦陷入了裁員風波,據自媒體數娛夢工廠報道,光線裁員20%,共計100多名員工,包括校招和實習生。

因張嘉佳的小說和王菲演唱的主題曲,《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宣發期間便自帶票房,國慶期間更是連續4天票房領跑。這也使得該作品的出品兼發行方光線傳媒在國慶檔秒殺樂視榮登寶座。截至10月16日,該影片榮獲7.62億票房,排名第二。
除了在國情檔電影票房表現出色,光線傳媒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業績報告。10月12日,光線傳媒披露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6億-5.9億元,同比增長205%-222%。公司預計三季度單季凈利潤為2.4億-2.7億元,同比增長137%-167%。雖然三季度業績大漲,但來自減持股票的收益占據了很大成分。
今年7月,光線傳媒連續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天神娛樂股票,套現1.64億元,幾乎撐起公司三季度業績的半邊天。投資收益促使業績大漲的同時,光線傳媒亦陷入了裁員風波,據自媒體數娛夢工廠報道,光線裁員20%,共計100多名員工,包括校招和實習生。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近日也在公開場合回應稱裁員屬實。裁員的背后,是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綜合性娛樂戰略的實施。在影視圈內,光線傳媒與勁敵華誼兄弟的較量中屢占下風,與新晉勢力樂視比又缺乏故事。
因此,才有了王長田的綜合性娛樂戰略,為此,光線傳媒業進行了收購貓眼電影等一系列渠道布局,裁員的同時光線在VR等新業務上亦在進行人員招新。業績耀眼相比《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而言,《美人魚》早就令光線傳媒名聲大噪。以電影制作發行起家的光線傳媒,憑借《美人魚》33.9億元的高票房,實現了營收及凈利潤的高增長。
上半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74.27%;實現凈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398.44%。其中電影項目實現收入6.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2.60%,占上半年總營收的84%。這一靚麗耀眼的財報使得光線傳媒遠超華誼兄弟、華策影視等老牌內容制作公司,坐上內容王牌交椅。按照王長田定的全年電影票房70億元的目標,截至半年報,光線傳媒共實現票房43.40億元,如果加上《大魚海棠》,總票房約49億元,完成年度70億元票房目標的70%。隨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影片的上映,光線傳媒再一次業績飄紅。公司預計三季度單季凈利潤為2.4億-2.7億元,同比增長137%-167%三季度的主要收入中,票房分賬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這也成為當季業績大漲的主要因素。據披露,光線傳媒前三季度參與投資、發行并計入本報告期票房的影片共12部,總票房為50.98億元。
其中包括上映了的《美人魚》《誰的青春不迷!返10部影片,票房為47.38億元;2015年上映但有部分票房結轉到報告期的影片有兩部,包括《尋龍訣》《惡棍天使》,票房為3.6億元。事實上,光線傳媒三季度出品的電影除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之外,還有王寶強參與的《大鬧天竺》,后者還沒上映便因王寶強而收獲超高人氣,若運作得當,光線或借助其問鼎冠軍。三季度的業績中,還有一大塊來自股票收益。據悉,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預計非經常性損益為2700萬元,而今年同期飆漲至1.43億元,漲幅高達429%。非經常性損益來自光線傳媒減持天神娛樂的股票收益。據公告顯示,今年7月,光線傳媒連續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天神娛樂股票,套現1.64億元。按照三季度盈利2.4億元來算,股票收入貢獻約占一半。減持后,光線傳媒仍持有天神娛樂1719.05萬股,占總股本的5.89%。
總市值超過13億元。裁員謀布局在股票投資上賺足眼球,業績爆紅的光線傳媒,如今卻面臨著裁員的尷尬。據自媒體數娛夢工廠報道,光線傳媒將在全公司范圍裁員20%左右,校招生、實習生都包括在內。這一傳聞也得到了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的證實,其坦承光線對于先看網絡在戰略上的重要轉向—業務不斷收縮,員工數量也不斷減少,目前僅剩30余人留守。公開資料顯示,先看網絡成立于2014年12月,由光線傳媒與360共同出資設立,布局網絡視頻領域。
然而不到一年時間360便撤資。2015年11月,光線易視成為北京先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王長田此前一直對先看網絡寄予厚望,并稱將其打造成中國的Netflix(最大的電影視頻網站)。不過,缺乏互聯網基因的光線傳媒最終沒能將先看網絡成功運營起來,反而開始裁員削減業務份額。這不是光線傳媒第一次調整內部業務。此前,由于電視劇、欄目制作以及廣告業務大幅度萎縮,2015年兩業務合計虧損7000萬,光線傳媒隨即就解散重組了電視事業部,將部分人員分流其他部門。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與之前電視劇業務的解散重組不同,此次光線傳媒既在裁員,同時新業務部門也在招新。招新主要針對的是光線傳統強項發行領域,正在二三線城市招聘發行人員;以及新興的業務,例如光線旗下的VR全景工作室,還有負責衍生產品的電商業務。
對于光線傳媒裁員,易觀電影分析師黃國鋒對時代周報記者稱:“裁員主要就是為之前投資先看網絡的失誤買單。但是光線重點發力的VR業務能不能堅持做好依舊很難說。”時代周報記者就裁員疑問致電光線傳媒公關部,其表示相關疑問需要找公司相關人士回復,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資本運作不斷裁員的背后,是光線傳媒業務的調整。
近年來,光線傳媒從傳統的內容制作公司向綜合性娛樂公司轉型,并圍繞此目標在影視、游戲、動漫、VR行業皆有布局,在產業鏈下游還控股了貓眼電影,但依舊面臨著阿里影業、百度等勁敵。今年上半年,子公司光線影業擬向VR/AR技術公司北京七維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維科技”)追加投資4000萬元。交易完成后,光線影業將持有七維科技51%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對于此塊業務,王長田曾驕傲地表示:“在VR生態里包括VR的播出平臺,VR的拍攝設備,VR的終端,VR云,以及相關的一整套的VR技術解決方案。在每一個我剛提到過的領域中,我們都有成熟的想法,或者說有非常充分的技術準備。”在光線傳媒,王長田一直耿耿于懷的是發行業務。與華誼兄弟、博納影視、萬達影視、樂視影業相比,光線傳媒在渠道上是最被動的,它不僅沒有任何互聯網平臺,連自己的院線也沒有。
而當阿里影業、騰訊影業等互聯網基因強大的影視公司紛紛崛起之時,光線傳媒感受到了來自渠道的壓力。光線傳媒更是看到自身的不足,于是便收購了在線購票平臺貓眼電影。此時觸網的還有視頻平臺先看網絡,但其不久便流產。為了補齊缺口,光線傳媒確定了綜合性娛樂傳媒的戰略,從傳統的影視制作模式向全產業鏈方向轉型。
為此,光線傳媒斥資數以億元計的資金展開了一系列的收購,從IP到內容制作、從動漫開發到在線售票,新媒體和電商為代表的新渠道,光線亦有布局。今年年初,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談及公司投資業務時曾說道:“已經投資50家公司,洽談的有10多家公司,年內可能會投資70家左右。”影視方面方面,光線傳媒投資了橙子映像、鋒芒文化、明星影業、新麗傳媒等,其中新麗傳媒當前已經在IPO排隊,若順利上市,光線傳媒將收益不菲。動畫方面,光線傳媒通過全資子公司彩條屋投資了15家動畫公司,如彼岸天、十月文化(《大圣回來》團隊)。
在新媒體和互聯網布局上,光線投了包括先看網絡、志合天作網絡(原創視頻內容的彈幕視頻社區)等;金融方面:投資了四家基金,另外還投資了5家游戲公司,7家出版公司及數家場景娛樂公司等。王長田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光線從來不僅僅是一家發行公司,但光線也永遠不會是一家投資公司:“我們是綜合電影公司,主營業務還是影視、網劇、動畫,其余的投資項目全是業務上的合作。
”光線傳媒的部分投資也收獲了成效。以貓眼電影為例,根據易觀智庫公開數據,2015年貓眼電影市場份額位列行業第一位。并且在今年6月份已經實現盈利,成為在線票務平臺中首個盈利的公司。銀河證券分析師公司胡皓在研報中指出,光線將憑借貓眼的用戶數據平臺,在內容制作、營銷模式和檔期安排上作出更好的決策,并在線上發行渠道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光線傳媒投資的公司大多圍繞產業鏈來布局,且股權占比多在30%左右,應該是為了穩定收入來源,此前減持天神娛樂股票業績大漲便是案例。受到阿里影業等新晉影視公司的影響,光線等老牌內容制作公司受到沖擊,因此需要尋找合適的時機去彌補互聯網短板,同時,未來不排除將投資的公司培育成熟發展成為子業務。”對于光線的綜合性娛樂戰略,黃國鋒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對外投資也使光線現金流吃緊。
光線傳媒在今年6月分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注冊短期融資券30億元,7月份又發行了10億元的公司債。與此同時,公司也受到諸多基金的青睞,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30家機構股東持有光線傳媒,累計持股6115萬股,較一季度末增加3856萬股。
文章由搜根
培訓講師發布:http://www.souge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