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換工作了,雖然屬于內部調轉,但具體來說還是屬于兩個公司,環境和工作內容都有很大的變化,也相當于跳槽了,區別在于,這個跳槽,不加薪。但我沒有后悔。
其一:居安思危,不做大公司里的活死人
年初,聽說了兩個已經入職十年的同事,合同到期后公司終止合同,提供賠償結束了合同。具體原因不得而知。那一刻,我的危機感提醒我,公司雖大平臺雖好,也并非永遠可以乘涼。
那個時候我開始關注行業內其他機會,也遇到了一些合適的機會,我看上的,人家沒看上我,人家看上的,我沒看上。
這半年多的尋找也讓我發現了,現在的市場經濟確實處在低潮。對于我這種非核心崗位的,也不是互聯網等熱門行業的,機會并不多。所以我把計劃轉到內部,之后就看到了一個空缺崗位,平臺更大,內容相關,我也感興趣,于是就投了簡歷,面試,通知,那邊交接和離職,然后就順利入職了。
大公司好處有許多,弊病也不少,最大的一個,我覺得可能就是容易讓人覺得自己很牛叉,沒有危機感。事實并非如此,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你以為自己不可替代,但其實地球離了誰都能轉,很少有個人可以重要到決定一家公司或者一個部門的命運。所以,不論在一個公司多久,升到多高,都不要妄自菲薄,這是那個完美 CFO 告誡我的。更何況我這樣的小土豆。在一個崗位做幾年,榨干崗位價值,然后就可以考慮,動一動,避免做大公司里的 " 活死人 ",這些過程,都是在打造屬于自己的 " 金飯碗 "。
其二:知道自己的位置和選擇
確定之后,接到一個朋友的推薦,提供的崗位和薪酬都升了不小的級別,但是最終沒有選擇,最主要考慮就是太遠。之后也和朋友聊過,她覺得如果我多找找,薪水翻番肯定沒有問題,距離也能滿足我的要求。但我還是沒有考慮,因為覺得自己還是需要繼續積累的。最近看到一段話,深以為然:" 物盡其用,人盡其職。其實最可貴的是人能夠明白自己的位置,不逾距,不瀆職,平凡中也可以做出偉大 "。大概可以解釋我的心理活動。
其三:為了自己,挪個位置
遇到過一個做審計的前輩解釋崗位輪換的意義:一個人在同一個崗位上做久了,經歷過前幾年的新鮮期,他自己是沒辦法去發現流程問題并改進的,就像許多人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一樣,引進崗位輪換,可以加速流程改進。我用這個觀點去觀察這些年我所有的工作,發現每一項工作任務,在頭一兩年,我的發現和改進確實最多,后面就越來越少。
現在再有人告訴我,工作要做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事情,我肯定忽略,因為這并沒有意義。許多人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和工作 " 談戀愛 "。怎樣愛上一份工作?我覺得這里就要經常有新的心得出來,最終達到馬斯洛需求理論里 " 自我實現 " 的需求。這一年,我的工作發現越來越少,這確實表示,我開始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了。為了繼續和工作好好 " 談戀愛 ",我選擇挪一個位置。
來源:騰訊財經,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