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被譽為 " 世界工廠 ",龐大的勞動力、廉價的土地資源和相對成熟的基礎設施,從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的資本。
外資出走敲響警鐘,波及中國4500萬就業崗位
就在近兩年,關于外資從中國撤離的消息屢屢被曝光。
值得關注的是外商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暴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1211.97億,對比11年3269.81億這一數字,短短五年時間便下跌了62.94%。
另外,2月16日,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為120億美元,同比下跌14.73%。這更讓 " 外資撤潮說 " 重新成為熱門話題。權威的解讀認為月度數據不代表長期趨勢,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每一次外資撤離都涉及到人數眾多的裁員。
根據官方估算,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4500萬。而外資的不斷撤出,可能將影響這一龐大就業人群的生計 !
誰搶了中國人的工作 ?
究竟為什么外資企業撤離中國 ? 究竟是誰搶了中國人的工作 ?
第一,中國的生產成本高了。
近年廣東等地的土地成本持續上揚,稅收優惠的力度減小,外資在華的投資收益率越來越低。
在用工成本漲勢驚人的情況下,中國勞動力的工資增速卻未曾降低,多個年份甚至是全球第一。這代表著外資在華能撈到的油水越發稀薄了。
第二,對外資政策準入門檻提高,優惠政策取消。
中國許多地區都提高了投資門檻,對新進的外資企業,不僅沒有專門的優惠政策,甚至還對其產業類型、節能減排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此外稅收上,外資企業的 " 超國民待遇 " 也正在失效。
第三,中國勞動力不再廉價。
由于貨幣量化寬松,導致物價上漲,又反作用于食品價格和勞動力價格,中國勞動力沒那么物美價廉了。
第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除了以上原因外,也有部分外企自身經營不善,轉型不及時才被迫退出中國,例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知名企業。因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利潤下降而退出中國市場的外企,也大有存在。
我們還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外資企業尚可撤出中國,國內企業會如何反應 ? 他們大多對海外市場的運營一無所知。較高的企業經營成本,會迫使資本從實體經濟 ( 尤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 中退出,不僅重創就業市場,進一步惡化經濟衰退的趨勢,還會加劇資產的泡沫化,增加金融風險。對此,決策者應當慎重應對。
誰都不想失業,但未來的風險難以預料;蛟S我們每個人都得好好想想,如果突然一天失業了,該怎么辦 ?
如果不幸失業了 你該何去何從 ?
關鍵是掌握主動,先發才能制人
有人曾分享了這樣的故事:他的好友在入職沒多久就遇到了行業系統性風險。在當時別的同事還在體制內隨遇而安時,他就已開始尋找新目標,在半年時間內去了一家更優秀的企業。等各種坑爹制度出臺,大家都怨聲載道的時候,只有他在繼續自己的夢想。
其實,無論我們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應該把 " 隨時可以離開公司 " 當成目標,擺脫舒適區,提前儲備多項足以立身的能力。
注意培養你的 " 睡后收入 "
為什么我們辛辛苦苦工作,卻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 ?
為什么我們即使很勤奮、很努力,但還是感到越來越窮 ?
為什么在那些說著1個億小目標的人面前,我們好像完全看不到希望 ?
因為當今世界,勞動無法跑贏資本 ! 光靠自己打工和工資收入是遠遠不夠的。資本收入、知識產權收入這類 " 睡后收入 " 才能讓我們更有安全感。
媒體:中國4500萬人將會丟掉飯碗? 或許與你有關
如何增加資本收入呢 ?
普通人可以這兩大塊著手:儲蓄&投資。
第一階段:儲蓄。只要養成好的理財習慣,在早期工作的時候注重積累,那么你將積累一大筆本金。常見的儲蓄工具有銀行存款、國債、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
第二階段:投資。投資,簡單的說就是購買理財產品,達到錢生錢的目的。高風險的投資品可以讓你迅速致富,但虧損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最好通過專業人士打理,例如購買基金。中低風險的固收類投資品就跟房租似的,能給你帶來穩定的持續回報,例如債券、信托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哪類投資都有風險,大家需要謹慎對待。
文章由HR研究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