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構建以品牌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17 經濟日報 2017-08-03 11:01:04

在最近發布的各種全球品牌榜單中,華為的身影頻頻出現。作為一家制造企業,華為的品牌價值正在加速增長,毫無爭議地攀至全球范圍品牌建設第一陣營。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陳因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在最近發布的各種全球品牌榜單中,華為的身影頻頻出現。作為一家制造企業,華為的品牌價值正在加速增長,毫無爭議地攀至全球范圍品牌建設第一陣營。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陳因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的成功正是中國制造業品牌發展的縮影,讓創新驅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躍升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7月PMI為51.4%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繼續發展。圖為7月18日,廈工(三明)重型機器有限公司電焊工人正在焊接盾構機盾體。
 

“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在我國制造業爬坡過坎、由大變強的重要階段,尤其要重視制造業品牌的作用,高質量、多品牌是制造業強大的重要標志。”陳因說。
 

自主品牌競爭力不斷攀升
 

作為中國腕表領軍品牌之一,依波表首開鐘表行業藝術跨界營銷之先河,先后與民族音樂團體女子十二樂坊、歌唱藝術家魏松、“零點樂隊”等共同開啟“依波藝術時光”跨界之旅,為品牌注入新活力。依波表相關負責人表示,時代在變,市場在變,依波表必須緊貼市場需求,不斷創新,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與服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持續贏得競爭優勢,并為中國品牌增光添彩。
 

“從國內看,我國自主品牌產品已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據陳因介紹,在消費品領域,家用電器、服裝家紡等產業自主品牌占有率高達80%以上;絲綢、陶瓷、白酒等民族文化特色顯著的產業占有絕對市場優勢;在手機、汽車、日化等國外品牌影響較大的產業,自主品牌競爭力也在快速提升。同時,在工業品領域,主要產品的競爭力不斷提高。比如,機械、精細化工等產品市場占有率也達到80%以上。
 

從國際上來看,我國多年位居世界貨物貿易大國前列,體現出中國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高鐵、船舶、大型發電設備等產品已經成為中國品牌的名片,華為、海爾、聯想等一批自主品牌也成為世界級品牌,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實現從貼牌到創建自主品牌的轉變。
 

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專家組組長周宏寧告訴記者,我國品牌建設工作進展順利,企業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市場占有率、工業增加值率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進步。目前,在工信部倡導下,全國已經有近萬家企業開展品牌培育試點,涌現出251家示范企業。根據對示范企業的調查,企業主營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平均從17.8%提高到31.4%,工業增加值率從21.8%提高到26.2%,企業經營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重點消費品定制化水平、中高端產品供給比重顯著提升,定制化服裝消費增速超過30%,消費品安全技術指標90%以上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
 

努力構建中國制造新優勢
 

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16年的報告中,中國工業競爭力排名第5位;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6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中,我國以36席位居第5,其中有9個是工業品牌。兩個“第5位”說明,中國制造“從大到強”依然任重道遠,迫切需要創建以質量品牌為標志的競爭新優勢。
 

陳因表示,注冊商標是品牌的重要表征。我國的商標申請量、累計注冊量都居世界第一,但是具有較高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自主品牌還不多,世界級品牌太少,不僅與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地位不相稱,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制造業轉型升級。從美國、德國等世界主要經濟強國的發展實踐看,構建以質量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是這些國家邁向制造強國的共同特征。
 

“我國制造業品牌建設所面臨的困境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等出現的客觀現象。”陳因分析認為,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結構發生變化,消費水平迅速提高。反映到品牌上可以明顯看到,自主品牌產品的質量水平沒有跟上消費需求變化;其次,部分企業和產品在質量信譽、產品安全、實物質量等方面存在差距,甚至問題頻出,拉低了自主品牌的生態競爭力,導致很多好企業的品牌難以脫穎而出;最后,一些企業的品牌培育能力還不夠強,還沒有真正實現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轉變。很多企業仍是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兵,對品牌及品牌成長規律的理解不夠深。
 

“品牌培育是一項科學系統的工作,但歸根到底還是要由具體企業來落實。”周宏寧表示,品牌提升的主體是企業,需要企業制定明確的品牌戰略,從設計、制造、營銷、服務全過程創造價值、挖掘價值、傳遞價值,進而提高顧客感知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增強企業品牌培育能力才是品牌建設的重中之重。
 

提煉中國品牌核心價值
 

今年5月10日被確定為我國首個“中國品牌日”,標志著“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上升到一個新高度。陳因表示,要以“中國品牌日”為契機,完善政策體系,凝練中國品牌的核心價值,提升中國品牌美譽度,提振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信心,增強自主品牌競爭力。
 

“中國品牌整體形象的提升將為制造業品牌發展營建起高水平、高起點的平臺。”陳因表示,品牌建設是系統性工程。它不僅呼喚法治環境、誠信環境、輿論環境等的呵護,還需要企業摸透并遵循品牌培育成長規律展開行動。這意味著品牌建設需要社會各界合力作用,共同破解品牌建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共同營造質量品牌提升的良好生態。
 

一方面,要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落實質量為先,加快構建以創新、智能、綠色和高質量為主要特征的發展新動能,把握“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機,為制造業品牌走上定位差異化、結構優化、價值強化的發展路徑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推進工業品牌培育。周宏寧表示,要把品牌建設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以提高企業品牌培育能力為著力點,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培育、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品牌專業人才培養、中國工業品牌之旅等系列活動。
 

“品牌建設要重點把握好5個關鍵環節。”陳因表示,堅持以誠信為基礎,營造珍視品牌信譽的社會氛圍和企業文化;堅持以創新為核心,以差異化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堅持以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的產品承載品牌價值;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和顧客的認可程度作為評判品牌優劣的標尺;堅持以政策為支撐,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優化市場環境。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