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曾經陪著自己投資的一些項目去硅谷UBER、AIRBNB、谷歌總部考察,回來時說了句:“中國創業者和美國創業最大的區別在于兩點:大格局、大戰略”的能力。(而這是十億美元企業和百億千億美元企業的真正差距。)
什么是戰略?
百度是這樣回答的:企業戰略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整體性規劃過程,并將其分為公司戰略、職能戰略、業務戰略及產品戰略等幾個層面的內容。
企業戰略是層出不窮的,例如信息化就是一個全新的戰略。企業戰略雖然有多種,但基本屬性是相同的,都是對企業的謀略,都是對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
知乎的回答更精彩,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某考研黨,天天4點起床,背英語單詞看政治看專業課上培訓班,堅持鍛煉,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十幾個小時,每天就睡5個小時。
這個叫做戰術上的勤奮。
然后你問這個考研黨,你為啥要考研呀,考上研之后打算怎么做呀?
然后考研學霸微微一笑,說:我也不知道為啥考研,我媽讓我考的,考上研之后我也不知道干嘛,大概考博吧。
這個叫做戰略上的懶惰。
戰略上勤快而戰術上懶惰,我們說這個叫做“眼高而手低”;戰術上勤快而戰略上懶惰,我們通常形容為“優秀而無用”。
也可以用一張圖片來解釋:
選擇比勤奮更重要,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創業公司最大的成本是決策成本,或者說因為決策不當,而造成的時間成本或機會成本。
由于工作關系,在TMT行業里有機會接觸到一些CEO,大概分為這三個層面:
A.創業者(帶一個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的初創團隊,見過上百家)
B.小老板(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是市場上一號人物,例如一些二三線手游研發商等, 見過幾十家)
C. 企業家(大型上市公司或同等量級的公司,見過大概十幾家)
他們如何分配時間呢?先看A和C
A類最重要的三件事:
1.帶好核心業務,例如搞好產品(產品型公司)或者打開市場(銷售/渠道型公司)
2.帶好創業團隊,保證團隊有熱情、有戰斗力
3.關鍵階段能融到資金
C類最重要的三件事:
1.判斷行業趨勢和格局,對公司業務組合進行取舍修剪,調整集團組織架構
2.管理集團董事會及高管團隊,平衡權力機制
3.資本市場的管理和資本工具的運用
B類通常是A和C的混合體,情況比較多樣化。
簡單說,A操心的事情就是戰術,C操心的事情就是戰略。盯產品版本和數據,挖研發/運營/市場人才,反復打磨
BP和演講拿到投資,這些就是戰術;騰訊調BG架構,剝離搜索電商,百度買91,以及各大上市公司董事會上的故事,這些就是戰略。
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對戰術和戰略的需求結構是不一樣的。CEO如果不能根據企業發展的狀態持續并且有效調整自己的精力分配,那么他就可能成為企業最大的瓶頸。
但這事說說容易做起來難,CEO也是人,都是路徑依賴,并且喜歡停留在舒適區里的;就算愿意不斷學習和改變,也不見得真的就能做好,決勝千里和運籌帷幄,畢竟是不一樣的基因。
CEO的格局決定了企業的格局,從我親身看到的例子來看,無一例外。
所謂戰略,就是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所謂戰術,就是怎么去做這件事情。很多時候,懶惰于戰略而勤于戰術,其實是一個格局問題。
比如說,日本就是一個沒什么戰略的民族,比如說太平洋戰爭吧,在戰術上,日本不能說準備的不夠充分,連士兵怎么上刺刀都考慮到了,而他們唯一沒有想明白的事情,是這仗到底該不該打?
我個人更傾向于認為,戰略層面的成敗,更多的是取決于智力和智力導致的格局問題。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戰略就是如何選擇,戰術就是如何努力!要做好戰略,必須勤于思考和分析!要做好戰術,必須有很強的毅力和耐力!
拿創業來做例子,很多人都在問有個想法,或者有一定資金,就想著來創業。
問他:為什么你會成功呢?
回答:創業是自己的事情,我肯定會拼盡全力去做事情的。
這樣的結果,其實很多只會失敗。
一個好的創業者,或者管理者,特別是團隊的老大,你一定要學會:搭團隊、定戰略、帶隊伍。而不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執行者,很勤奮,很努力的去做每件事情,也就是凡事喜歡親力親為,怕同事做不好,怕別人不會努力。
這樣的人創業失敗以后,總會說,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賺不到錢,為什么還是失敗呢?
戰略,代表著未來,代表著方向,需要你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公司選擇的產品方向是否有未來?公司的團隊結構未來是怎么樣的?公司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整個公司的體系將如何變化?
誰是你現在的用戶,誰是你未來的用戶?你如何去找到用戶?如何去說服他們來購買?
戰略往往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公司,看公司所處的經濟環境,所面對的直接和間接的競爭對手。從全局,從生態鏈,再慢慢看到公司每個細節。
戰略也回答了公司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有點哲學的味道。這個需要我們每個創業者每天要花時間不斷問自己問題,然后去思考,去分析,跳出公司來看問題,想出解決方案,再找合適的人來解決問題。
凡事三思而后行,也就是強調了戰略的重要性。方向一定不能錯了,在錯誤的方向,你再勤奮努力,所得到的結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希望每個人在創業之前,都能夠重視對戰略的思考,并勤于規劃;而非只是在戰術上的勤奮。創業初期,戰術上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變成了空想和空談,只是要注重好時間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