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故事:“技術男”的職場轉彎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01 HRoot 2019-05-08 20:34:49

職場道路應該如何拐彎?逼自己走出舒適區,主動求變,歷練自己。畢業第四年,技術男張椿有了換工作的想法。做技術的人很容易潛入到技術里面,如果我想成為出色的管理者,就必須在能夠接觸外界,需要溝通的環境中...

職場道路應該如何拐彎?逼自己走出舒適區,主動求變,歷練自己。
 
畢業第四年,“技術男”張椿有了換工作的想法。
 
“做技術的人很容易潛入到技術里面,如果我想成為出色的管理者,就必須在能夠接觸外界,需要溝通的環境中工作。”
 
主修建筑學的張椿,出于對計算機的熱愛,大學四年,自學完成了所有相關課程。畢業之后,他順利進入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NEC”),負責電信運營商系統的設計、研發,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技術男。
 
不僅是張椿,大多數人都會在踏入職場3-5年的時間內,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職場生涯。有的人考慮轉行,有的人則開始迎接職場路上的第一次晉升。
 
與大多數人相比,張椿的職場經歷似乎一直沿著自己設想的:20歲初步確定職業理想,從事計算機相關的工作;27歲學習到基本的方法論,補缺自身不足;30歲則朝最初的創業夢全面進軍。而這一切,不是巧合,不是運氣,而是他主動求變的結果。
 
逼自己走出舒適區
 
在NEC,張椿和日本同事的主要溝通形式是郵件,偶爾遇上復雜的事情會打上幾個跨國電話,即使是面對面的溝通,也僅限于內部團隊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跨國公司的工作環境讓張椿有了跳出來的想法。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份和更多人打交道的工作?”雖然張椿不善言談,但他愈發意識到改變工作環境的迫切性。
 
長期從事技術工作的人習慣埋頭苦干,卻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與外界的連接。一個人長期處于封閉的狀態下,會漸漸失去成長的動力。而生長在張椿心底的那個所謂“抱負”的東西,絕非僅僅是做一個很牛的技術男。
 
離職的時候,張椿面臨兩個職位選擇:一個是摩托羅拉的技術研發人員,另一個是亞信科技的需求工程師。前者仍然是傳統的技術人員,后者則需要和更多的需求方進行對接溝通,從而將需求轉換為產品。
 
毫無疑問,張椿選擇了后者。“在溝通方面越有欠缺,就越需要去面對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逼迫自己到一個利于溝通的環境里去。”張椿對《中外管理》說道。
 
剛到亞信,張椿就見識了什么是充滿“溝通”的環境。一間會議室里坐滿了廠商、各部門的代表。有時候為了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意見,甚至會吵上一天。
 
第一次牽頭做一個臺灣項目,張椿就遇到了挑戰。他和同事原本要為臺灣客戶設計一個“裝寬帶送電視”的系統,在套餐的具體設計方式上,雙方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對方直接在桌面上就開罵了。
 
當著很多人的面被罵,張椿心里不好受,只能硬著頭皮,告訴自己要冷靜。在接下來的合作中,他不動聲色,只是根據以往的從業經驗和技術可行性的角度,一遍又一遍地去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方案,張椿不厭其煩的溝通,終于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雙方的立場不一樣,有沖突是難免的。但只要能夠在技術上壓倒別人,在很多層面你是有話語權的。”張椿談到技術的時候,尤為自信。他認為,凡事都在一個“理”字,只要說得有道理,別人就能聽進去。如果說完了連自己都不信,就很難說服別人。
 
溝通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有底氣,技術上自信才是張椿贏得客戶的前提。在和客戶、其他廠商交流的過程中,張椿進一步認識到了技術過硬的重要性,他不斷借助外界力量,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抓住關鍵項目,歷練自己
 
與人們通常印象中埋頭苦干的技術男相比,張椿在亞信的工作,卻讓他時時刻刻處于團隊協作、以及客戶協作的關系中。
 
2012年,亞信負責操作北京移動核心業務系統替換項目,300人的跨部門團隊,歷時10個月,才得以完成。張椿稱之為“換心手術”,“好比將60多條血管切斷,再重新接上。”
 
當時張椿負責新舊系統的銜接工作,這也意味著他成為了這個項目的核心負責人。但當時的挑戰非常大。其中最大的壓力就是時間,“很多事情并不是有人就能做出來的,時間在那兒擺著,非常緊迫。”
 
系統到底應該怎么換?
 
過去在日本企業的工作經驗,幫助他找到了一條思路。在NEC,他的工作每天都在踐行著一套嚴格的方法論體系——PDCA,P即PLAN,制定非 常嚴格的計劃,計劃可以細致到每半天,甚至每個小時;D就是DO,不斷地做;C即檢查;A就是ACTION,行動。每個任務都不斷地循環著這個方法論,直 到趨于完善。
 
整個項目中,最重要的是解決“怎么換”的問題,張椿說,一開始并不是盲目做開發,而是思考需要有哪些步驟,怎么去進行。過程中有哪些事情需要人來完成,由哪些人來做,需要依賴哪些資源,需要和誰對接。
 
張椿將繁雜的任務,具體細化到每個人身上,從而考核每個人每天任務落實的情況。就單正式替換的那一天,時間計劃表上每10分鐘就要進行一個操作。這個計劃表至少5頁以上。
 
在此過程中,張椿一方面做事,另一方面安撫團隊情緒,鼓舞士氣。最后,這個巨大的工程在經過三次模擬之后,終于如期順利完成。
 
這個項目結束后,張椿發現自己帶兵打仗的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這一年,他三十出頭,為了實現在校園里就開始“長”出來的創業夢想,他義無反顧地一頭扎進了創業大潮。
 
創業之后,“迭代”成為更為重要的方法論。正如職場一樣,一邊是講求唯快不破、不斷修正,一邊是合理規劃,逐步踐行。職場最初的夢想,也大抵離不開這兩種實現路徑。
 
個人檔案
 
>姓名 張椿
 
>星座 白羊座
 
>年齡 34
 
>職位 涌泉金服CTO
 
>畫像 溫和的行動者
 
【Q&A】
 
Q:如何規劃職場路徑,能否分享一下你的心得?
 
A:首先,要多思考,考慮自己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其次,細化你的想法,確立具體的實施階段和路徑。再次,盡量多找一些相關資源,向這個圈子的人和資源不斷靠攏。最后,不要有顧慮,立即行動。
 
Q:業余時間你是如何學習的?
 
A:一是看書,積累理論體系。二是在項目中積累經驗,看到的東西只能記住一些核心要領,只有做過才有更深切的體會。
 
管理點評
 
職場中總會有一些重大的轉折點,但這些轉折點從來都不是自然而然出現的,而是需要你主動把握、主動創造的。而使得轉折發生的前提,是基于清晰的 自我認知。本文主人公清晰地認識到了自身短板,并逼迫自己到一個強制彌補短板的環境中去。認識到了,還需要超強的行動力,這很重要。2017/4/14 1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