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企業裁員的行為更加頻繁,如何正確地解除勞動合同以及處理好裁員特別是集體裁員已經成為老板們要關心、HR 們要專業的一項核心技能。
事實上,有一個口訣,讓裁員不再是一件想來就負能量爆棚的堵心事兒。畢竟,對企業而言,該裁員的時候,還是得拿起“屠刀”。
一慢:制定裁員方案時要慢
首先是能夠避免裁員則要盡量避免,充分考慮公司的經營現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的人力資本需求,盡量用凍結招聘、人員轉崗、再培訓、凍結或者減少薪酬福利等措施來渡過難關。
當迫不得已要裁員時,確定裁員名單的標準應當清晰易懂并且禁得起員工日后的挑戰和質疑,考慮到員工的績效與貢獻、重要性、家庭情況,裁員的補償金標準清楚精確。
補償金原則:滿一年給一個月工資通常被稱為N,多給一個月為N+1,多給兩個月為N+2,以此類推。
注意:裁員方案往往需要經過老板和人力資源經理的多次溝通。
要知道,強迫一個人去裁員是可以的,不過,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思維習慣和做事方法,強迫不如自愿。
二快:執行裁員方案時要快
抓住有利的時間節點,不拖泥帶水,爭取*大程度和平處理,平衡好公司和員工利益之間的關系。
時間節點包括但不限于:
1. 集體裁員的報批時間往往需要一兩個月,工作必須提前,假設4 月1日員工要全部離開,那么最晚2 月份就要全盤啟動,2 月底報批,3 月個別溝通。這里說的是正常的情況,遇到緊急事件,整個時間會縮短到1 個月上下;
2. 利用好合同到期終止(例如上一個合同結束)、1 年哺乳期結束、國家規定的3 到24 個月醫療期結束、績效提升計劃考評不合格等時間節點,實現“和平分手”。
三堅持:公平和原則問題要把握住
裁員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奇葩人和事,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向公司提出各種要求,這時候老板和人力資源部門都會感覺到巨大的壓力,有時可能會傾向于一股腦兒答應員工的要求,這時就需要慎重分析,該堅持的堅持、該調整的調整。一旦放開了一個口子,通常會撕開更大的口子。一旦打破了原則,裁員的過程和公平性會受到很大影響,希望高管和人力資源部門秉持好這個天平。
四保密:信息保密很重要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裁員這種牽涉到飯碗的事情,員工都會非常關心,會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消息,裁員小組必須把住嘴,不能透露消息,以免被極個別員工利用。
過早透露裁員消息會讓組織出現混亂,引起員工不必要的慌亂和增加負面的溝通成本。等到裁員方案確定、范圍確定、時間確定后,核心小組方可主動跟員工溝通。
五溝通:管理工作中的黃金法則
裁員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必要的,老板和高管要理解、信任,經理和HR要盡力溝通,包括事前、事中、事后。
裁員溝通要點:
一、高度重視和工會的溝通,有理有節有章法;二、區分集體溝通和個別溝通,原則問題集體溝通,個人問題個別溝通,避免個別員工結成小團體或互相比較;三、區分溝通的方法:公示有風險,除了法律規定的文件外,減少公示;口頭溝通利于雙向交流和增加感情;郵件溝通利于保留證據;四、注意傾聽,面對要倒苦水、發牢騷的員工,盡量讓他發泄,增加同理心,陪伴他,當然切忌私自答應超過原來設定的條件,注意極個別員工可能會錄音。
六守法:守法是重要一環,這是底線
按照國家法律規定,裁員超過20人或不到20 人但超過員工總數的10%時,應提前30 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意見后,裁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方可進行裁員。
各地對報批材料要求不同,一般都有統一格式,照著填寫即可,關鍵是工會那一欄要蓋章或發表意見。沒有工會怎么辦?按要求應當和員工代表協商,而員工代表通常由公司或員工組織提名推選產生。
七早準備:裁員對員工個人而言是大事
裁員對于員工而言,是對職業穩定、財務狀況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多重考驗,所以提前準備必不可少。
準備涵蓋運營、法律和人員三方面。
運營上:采取提高效率、凍結招聘、降低工資、非全職工作等方法,盡可能避免裁員;法律上:研究方案,做好風險分析和降低風險措施的預備,請律師審核法律文件等;人員上:成立專項小組、強化相關經理和HR 的處理能力,對接當地勞動機構、危機應急處理機制、員工援助計劃(EAP)和心理輔導,以及經濟轉好后的員工優先錄用計劃等。清晰的行動時間表和相應的資源配備是必須的。
好的裁員,離開者對公司沒有怨恨,留下的員工感覺自己幸運。
八強應對:觀察和體驗人性的最佳時候
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公司大了,自然什么樣的人都有。在做好方案并妥善執行后,對于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或針對HR 個人的威脅,可做強應對。這里的“強”指態度明確、內心堅定、領導小組溝通強力、遇到問題處理及時、積極向勞動機構反映尋求理解和支持,面對仲裁積極應對,也不排除極特別情況下報警或擬對問題員工提起訴訟,保護公司的合法利益。